一种模具差动顶出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671445 阅读:1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03 16:02
一种模具差动顶出结构,包括直顶(1)、导向套一(2)、导向杆(3)、导向套二(4)、二次推板(5)、一次推板(6)、滑动座压条(7)、滑块压条(8)、二次顶油缸(9)、小油缸(10)、大油缸(11)、斜导柱(12)、滑块(13)、滑动座(14)、底板(15),直顶(1)与导向杆(3)固定,并通过导向套一(2)、导向套二(4)固定在滑动座(14)上,滑动座(14)和滑块(13)构成斜面接触;滑块(13)安装在二次推板(5)上,并通过斜导柱(12)与二次推板(5)、一次推板(6)连接。这种模具差动顶出的结构简单,制造方便,能保证模具差动顶出,且操作简便。(*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模具顶出机构,也就是说为模具减少顶出次数提供ー种新型结构。
技术介绍
模具エ业迅猛发展,要求越来越高,模具也就更加复杂。有时需要分几次顶出才能使产品完全顶出,目前模具一般采用的结构中包括一次顶部分、二次顶部分、滑块部分、顶出下降部分。由于模具的特殊性,模具顶出中经常遇到的问题是:顶块上有筋,产品在顶块上抱紧カ过大,脱模困难,需要增加顶出次数。因此,需要专利技术新的结构来解决此问题,以提高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更好地解决双色模具两种颜色搭接区域封胶镶件经常断裂的问题,能有效地保证模具的后期正常生产。为达到上述的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更好的解决多次顶出的模具,其技术方案是:ー种差动顶出的结构,包括直顶(I)、导向套一(2)、导向杆(3)、导向套ニ⑷、ニ次推板(5)、一次推板(6)、滑动座压条(7)、滑块压条(8)、二次顶油缸(9)、小油缸(10)、大油缸(11)、斜导柱(12)、滑块(13)、滑动座(14)、底板(15),直顶⑴与导向杆⑶固定,并通过导向套ー(2)、导向套ニ(4)固定在滑动座(14)上,滑动座(14)和滑块(13)构成斜面接触;滑块(13)安装在二次推板(5)上,并通过斜导柱(12)与、二次推板(5)、一次推板(6)连接。此结构既可靠又简单,制造方便。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技术上述实施例的模具结构剖面图附图2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模具三维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ー步描述。附图1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模具剖面图,附图2为其三维结构图,其技术方案是:ー种差动顶出的结构,包括直顶1、导向套一 2、导向杆3、导向套ニ 4、二次推板5、一次推板6、滑动座压条7、滑块压条8、二次顶油缸9、小油缸10、大油缸11、斜导柱12、滑块13、滑动座14、底板15,直顶I与导向杆3固定,并通过导向套一 2、导向套ニ 4固定在滑动座14上,滑动座14和滑块13构成斜面接触;滑块13安装在二次推板5上,并通过斜导柱12与二次推板5、一次推板6连接。工作原通:当ホ旲具完成广品注塑后,小油缸10、大油缸11带动一次推板6顶出后,第一次顶出完成;二次顶油缸9带动二次推板5顶出,使一次推板6和二次推板5之间分开,斜导柱12起作用,滑块13移动,直顶I和滑动座14沿导向套一 2、导向套ニ 4向下移动,直顶I脱离产品的筋,从而解决脱模困难的问题。此结构不会给模具的制造带来很大的工作量,但可以减少顶出次数,有效地保证了模具的后期正常生产,即可靠又简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模具差动顶出结构,包括直顶(1)、导向套一(2)、导向杆(3)、导向套二(4)、二次推板(5)、一次推板(6)、滑动座压条(7)、滑块压条(8)、二次顶油缸(9)、小油缸(10)、大油缸(11)、斜导柱(12)、滑块(13)、滑动座(14)、底板(15),其特征在于直顶(1)与导向杆(3)固定,并通过导向套一(2)、导向套二(4)固定在滑动座(14)上,滑动座(14)和滑块(13)构成斜面接触;滑块(13)安装在二次推板(5)上,并通过斜导柱(12)与二次推板(5)、一次推板(6)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具差动顶出结构,包括直顶(I)、导向套一(2)、导向杆(3)、导向套ニ(4)、ニ次推板(5)、一次推板¢)、滑动座压条(7)、滑块压条(8)、二次顶油缸(9)、小油缸(10)、大油缸(11)、斜导柱(12)、滑块(13)、滑动座(14)、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严全良赵苏义李建龙曹建春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华威亚克模具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