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杆瓦加工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66999 阅读:49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连杆瓦加工工艺。连杆瓦加工工艺,其包括以工序顺序的以下步骤:铸造毛坯,该毛坯需带有工艺夹头;自然失效,将所述毛坯露天单独放置50~70天;将所述毛坯铣成两半轴瓦,在车间放置35~45天进行自然失效;将上述两半瓦通过卡箍合为一整体,粗车内外圆,留余量5~7mm;粗铣瓦口;自然失效,在加工车间单独放置3天;半精车内外圆;半精铣瓦口;在所述工艺夹头上车防变槽,校正精车内外圆,加工精度IT8~IT5,切掉工艺夹头;钻连杆瓦装配孔,然后矫形;精铣瓦口和瓦口斜面。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具有使用寿命长、使曲柄连杆机构运转精度高的连杆瓦产品的加工工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连杆瓦加工工艺,特别的,涉及满足各种曲柄连杆传 动的运动精度和使用寿命的连杆瓦的加工工艺。(二)
技术介绍
目前,各种曲柄连杆传动机构广泛用于汽车、航空、航天、家电等行 业,尤其是在汽车工业和航空航天制造业中占据重要地位。连杆瓦是处于 活塞杠杆与曲轴的连接部分,起连接和支承作用,其作用同轴承类似。作 为高速运转构件的连接件和较大负荷的支撑件,连杆瓦的加工精度,以及 其内部应力形式,对曲轴连接机构的运动精度,及其使用寿命具有主要影 响,且对连杆瓦自身的使用寿命有决定性的影响。如果连杆瓦加工精度和 内部应力形式不合理,容易致连杆瓦、连杆瓦座孔和曲轴的工作面会有不 同程度的损坏,严重时曲轴变形、连杆弯曲、甚至报废,连杆瓦座失圆。连杆瓦的使用寿命和结构精度直接为加工工艺所决定,目前欧美和日 本等少数国家垄断了所有连杆瓦的高端市场,由于技术封锁,我国在该领 域无从得知国外的先进加工工艺。就目前我国现有的连接瓦加工工艺来看, 其主要包括以下工序铸造毛坯——自然失效——粗车——半粗镗——钻 孔、铣斜面——检验,其只包含一个自然失效,该工序主要是消除加工硬 化,消除内应力,在后续加工中,仍然会出现加工硬化,如果没有这一步, 则必然是连接瓦的机械性能严重下降;此外,其切削加工仅包含大进刀的 粗车和半精加工的粗镗,很难保证工件的加工精度,且由于连杆瓦是一种 技术要求不低于7级精度的精密器件,现有加工工艺由于达不到所需的加 工精度,其摩擦系数较大,耐磨性比较差,使用寿命甚至不能用年计。虽 然不存在宏观缺陷,但其微观结构差异很大,影响曲柄连杆机构的传动精 度和使用寿命。此外,目前加工工序通常是先把连杆瓦整体加工成型,然 后再切为两半瓦,此方案虽然在中间工序容易加工,但是由于其最后工序 为切分两半瓦的冷加工工序,很容易造成半瓦结构变形,即便是增加矫形 工序,也无法保证其矫形精度,且由于该切分两半瓦工序,很容易致成品 内应力形势复杂,冷作硬化比较严重。(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了克服
技术介绍
中连接瓦加工工艺的缺陷,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 例提供了具有使用寿命长、使曲柄连杆机构运转精度高的连杆瓦产品的加 工工艺。依据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连杆瓦加工工艺,其包括以工序顺序的以下步骤a. 铸造毛坯,该毛坯需带有工艺夹头;b. 自然失效,将所述毛坯露天单独放置50 70天;c. 将所述毛坯铣成两半轴瓦,在车间放置35 45天进行自然失效;d. 将上述两半瓦通过卡箍合为一整体,粗车内外圆,留余量5 7mm;e. 粗铣瓦口;f. 自然失效,在加工车间单独放置3天;g. 半精车内外圆;h. 半精铣瓦口;i. 在所述工艺夹头上车防变槽,校正精车内外圆,加工精度IT8 IT5, 切掉工艺夹头;j.钻连杆瓦装配孔,然后矫形;k.精铣瓦口和瓦口斜面。 上述连杆瓦加工工艺,将所述毛坯铣成两半轴瓦的工序要求切削速度 为60r/min,横向进刀量t=2mm,纵向进刀量S二O. 5mm/r;铣削余量 0.2 0.3ran,然后剃开。所述粗车内外圆工序转速为80r/min,横向进刀量 t=0. 8,纵向进刀量S二O. 5mm/r。所述半精车内外圆工序采用固定工件一端, 加工非装夹部分,然后装夹已加工表面的部分表面,加工完成所述精车内 外圆工序第一次横向进刀量t=0.5mm,当余量还有lmm时,车防变槽,然 后调整装加力,降温,然后再调整装夹力,进行切削。所述铸造毛坯工序 采用离心熔模精密铸造,要求毛坯外圆和孔无砂眼、縮孔、縮松和硬点缺 陷。上述连杆瓦加工工艺,所述将所述毛坯铣成两半轴瓦工序、粗车内外 圆工序、粗铣瓦口工序、半精车内外圆工序和精车工序后均设置工序检验。加工工艺不是简单的工序叠加,各工序间的顺序,以及工序内工步和 加工参数的设定,对产品的质量均有影响,甚至会有比较大的影响。本专利技术基于细化现有连杆瓦加工工艺及其工艺参数的选择,以保证连 接瓦成品的精度和内应力形式,进而保证曲柄连杆机构的运转精度和使用寿命,以及连接瓦自身的使用寿命。机械设计原理有加工工艺的好坏和工 序顺序和工序参数的选择也有直接的关系的教导,加工工艺并不是简单工 艺的叠加,本专利技术则整合现有加工工艺,进而改进之,己获得所需的加工 精度和保证其成品在曲柄连杆机构的使用寿命,和保证曲柄连杆机构的运 转精度和使用寿命。本专利技术在铸造工序后,进行50 70天较长时间的自然失效,选用天数 需要根据日平均温度和湿度来定,日平均温度高、湿度大,则可以选择相 对比较短的自然失效时间, 一般60天即可满足要求,使铸造内应力尽可能 的消除,以减小后续加工的难度。相对于原来内外圆粗精车一刀完成再铣 开的方案,本专利技术采用先将毛坯铣开再粗车,半精车,精车分工序完成, 且与铣削加工相互间隔,消除了加工变形问题,设置自然实效以消除内应 力的工序,消除工件加工完成后,因工件内应力过大而产生的变形,从而 保证连杆瓦的加工精度,进而保证曲柄连杆机构的传动精度和使用寿命。 本专利技术改进之处还体现在现将坯件铣成两半坯件,然后再结起来进行后续 加工,加工过程中调整卡箍即可,最后打开卡箍即为成品,没有最后的冷 加工,不会产生附加的冷作硬化,也不会产生加工变形问题,结构精度高, 圆度好。其中涉及到的防变槽为在工艺夹头上车一个环形槽,以减少车削 时零件变形量,以保证车削加工的精度。 具体实施例方式本具体实施方式提供一种优选的连杆瓦加工工艺,其包括以工序顺序 的以下步骤a. 铸造毛坯,该毛坯需带有工艺夹头;b. 自然失效,将所述毛坯露天单独放置50 70天;c. 将所述毛坯铣成两半轴瓦,在车间放置35 45天进行自然失效;d. 将上述两半瓦通过卡箍合为一整体,粗车内外圆,留余量5 7mm;e. 粗铣瓦口;f. 自然失效,在加工车间单独放置3天;g. 半精车内外圆;h. 半精铣瓦口;i. 在所述工艺夹头上车防变槽,校正精车内外圆,加工精度IT8 IT5, 切掉工艺夹头;j.钻连杆瓦装配孔,然后矫形;k.精铣瓦口和瓦口斜面。上述涉及到的自然失效的天数选择,主要考虑的是日平均温度和湿 度,在规模化生产中,自然失效方式比热处理方式成本要低,在连续生产 中,不影响后续工序地进行。对于粗车内外圆余量主要考虑进刀数和进刀 量,在上述范围即可满足要求。为了保证加工精度,需要对进刀量和切削速度做严格限制,尤其是精 加工。将所述毛坯铣成两半轴瓦的工序要求切削速度为60r/min,横向进 刀量t二2mm,纵向进刀量S二O. 5mm/r;铣削余量0. 2 0. 3mm,以防止夹刀。 然后剃开。所述粗车内外圆工序转速为80r/min,横向进刀量t二0.8,纵向进刀量 S=0. 5腕/r。所述半精车内外圆工序采用固定工件一端,加工非装夹部分,然后装 夹已加工表面的部分表面,加工完成。为了防止损伤加工面,精车外圆时,连接瓦的装夹优选可调卡箍卡住 装夹端,再用四抓卡盘装夹,使连接瓦装夹端受力均匀。所述精车内外圆 工序第一次横向进刀量t=0. 5mm,当余量还有lmm时,车防变槽,然后调 整装加力,降温,然后再调整装夹力,进行切削。所述铸造毛坯工序采用熔模精密铸造,要求毛坯外圆和孔无砂眼、縮 孔、縮松和硬点缺陷。所述将所述毛坯铣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连杆瓦加工工艺,其包括以工序顺序的以下步骤: 1)铸造毛坯,该毛坯需带有工艺夹头; 2)自然失效,将所述毛坯露天单独放置50~70天; 3)将所述毛坯铣成两半轴瓦,在车间放置35~45天进行自然失效; 4)将上述两半瓦通过卡箍合为一整体,粗车内外圆,留余量5~7mm; 5)粗铣瓦口; 6)自然失效,在加工车间单独放置3天; 7)半精车内外圆; 8)半精铣瓦口; 9)在所述工艺夹头上车防变槽,校正精车内外圆,加工精度IT8~IT5,切掉工艺夹头; 10)钻连杆瓦装配孔,然后矫形; 11)精铣瓦口和瓦口斜面。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洪江蒋宏伟张颂蒋轶军
申请(专利权)人:济南二机床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8[中国|济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