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冲击型新式自行车鞍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664364 阅读:1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02 18:02
一种抗冲击型新式自行车鞍座,其包括由前沿和后翼构成的的鞍面,所述的后翼中部设有弧形开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鞍面的前沿下端两侧各设有一支架插孔,鞍面后翼下端两侧各设有一支架卡座,一开口状的“U”型支架前端插入支架插孔内,后端置于支架卡座内并由封盖固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提高市场竞争力。2、鞍座后端的两翼由支架本体横跨连接,提高鞍座后端承载力和抗冲击性,防止鞍面破裂造成损坏甚至是人身损害。3、鞍面与支架间采用插扣和封盖外设螺丝固定,因此鞍面可一次注塑而成,简化工艺流程,便于后期安装。4、鞍面上设有散热槽,有利于乘坐者臀部散热,提升舒适感。(*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自行车配件,具体是一种抗冲击型新式自行车鞍座
技术介绍
一般公知的白行车鞍座,其至少包含有一壳体、一设于壳体前端的插接部、两个设于壳体后端底面上的支架孔位、接于插接部与支架孔位内的支架、一置于壳体表面的海绵垫、及一包覆于壳体与海绵垫的外覆座所构成;施以组装时,将支架锁固于自行车的座管上,使骑乘者利用该座垫内的海绵垫配合支架以维持跨坐骑乘时的基本弹性。如中国专利号02241212提出的自行车坐垫避震弹和防尘保护结构,其说书的固定支架弯折呈“V”型,连接端插接固定在鞍座前端,开口的两活动端则通过固定螺栓连接在鞍座的后端两侧。众所周知,当人体乘坐鞍座时,臀部的大部分压力将由鞍座的后端承载,换而言之就是由支架后端承载,而现有的鞍座中,支架的开口端与安装的后端连接,因此鞍座在承载纵向压力的同时,还需要承载横向的拉力,以确保支架的两活动端不被分开,因此鞍座壳体的硬度与强度似乎不足以支撑而产生碎裂的可能,或者是与支架固定的连接螺栓发生松脱,与鞍面分离,造成鞍座损坏甚至是人身损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生产加工方便、承载力、抗冲击性能强,使用寿命长,乘坐舒适的抗冲击型新式自行车鞍座。本技术用以下方式实现的一种抗冲击型新式自行车鞍座,其包括由前沿和后翼构成的鞍面,所述的后翼中部设有弧形开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鞍面的前沿下端两侧各设有一支架插孔,鞍面后翼下端两侧各设有一支架卡座,一开口状的“U”型支架前端插入支架插孔内,后端置于支架卡座内并由封盖固定。所述的支架由圆柱状钢筋一体弯折而成。所述的支架前端弯折有插条,插条插入支架插孔内与鞍面连接。所述的鞍面上还设有贯通鞍面前沿的散热槽,所述的散热槽前端呈方形后端呈椭圆形,并由圆弧过渡连接。所述的鞍面的后翼上还设有向内凹陷的沟槽,沟槽联通散热槽和后翼中部的弧形开口。所述的支架卡座上设有与支架形状相配合凹槽。所述的封盖扣合在支架卡座上,由若干固定螺丝将两者紧固连接。 所述的封盖间由标贴架连接,所述的标贴架上设有标贴区。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提高市场竞争力。2)鞍座后端的两翼由支架本体横跨连接,提高鞍座后端承载力和抗冲击性,防止鞍面破裂造成损坏甚至是人身损害。3、鞍面与支架间采用插扣和封盖外设螺丝固定,因此鞍面可一次注塑而成,简化工艺流程,便于后期安装。4、鞍面上设有散热槽,有利于乘坐者臀部散热,提升舒适感。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中鞍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鞍面与支架装配图。图3为本技术总装效果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具体进一步的说明。一种抗冲击型新式自行车鞍座,其包括由前沿I和后翼2构成的鞍面,所述的后翼中部设有弧形开口 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鞍面的前沿I下端两侧各设有一支架插孔52,鞍面后翼2下端两侧各设有一支架卡座8,—开口状的“U”型支架5前端插入支架插孔52内,后端置于支架卡座8内并由封盖6固定。所述的支架5由圆柱状钢筋一体弯折而成。所述的支架5前端弯折有插条51,插条51插入支架插孔52内与鞍面连接。所述的鞍面上还设有贯通鞍面前沿的散热槽4,所述的散热槽4前端呈方形后端呈椭圆形,并由圆弧过渡连接。所述的鞍面的后翼2上还设有向内凹陷的沟槽31,沟槽31联通散热槽4和后翼中部的弧形开口 3。所述的支架卡座8上设有与支架形状相配合凹槽81。所述的封盖6扣合在支架卡座8上,由若干固定螺丝7将两者紧固连接。所述的封盖6间由标贴架61连接,所述的标贴架61上设有标贴区。工作原理本技术中,所述的支架由圆柱状钢筋一体弯折而成,支架的前端为两开口端,开口端上弯折有插条51,装配时,将支架的插条插入鞍面前端的支架插孔内固定,支架后端横跨两支架卡座8,并通过端盖与两卡座连接,使支架与鞍面固定为一体。其中由于两卡座由支架横跨连接,所以当乘坐者压力承载于鞍座上时,支架可以承载纵向压力和横向拉力。避免了传统技术由鞍面本体承载横向拉力,减轻对鞍座强度要求,防止鞍面破裂造成人身损害。同时贯穿整个鞍面的散热槽在加快臀部空气流动速度,提升散热效果的同时,还可避免人体生殖器官遭受压迫,在提高乘坐舒适性的同时,还有利于人体健康。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专利技术创造的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之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抗冲击型新式自行车鞍座,其包括由前沿(1)和后翼(2)构成的鞍面,所述的后翼中部设有弧形开口(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鞍面的前沿(1)下端两侧各设有一支架插孔(52),鞍面后翼(2)下端两侧各设有一支架卡座(8),一开口状的“U”型支架(5)前端插入支架插孔(52)内,后端置于支架卡座(8)内并由封盖(6)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冲击型新式自行车鞍座,其包括由前沿(I)和后翼(2)构成的鞍面,所述的后翼中部设有弧形开口(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鞍面的前沿(I)下端两侧各设有一支架插孔(52),鞍面后翼(2)下端两侧各设有一支架卡座(8),一开口状的“U”型支架(5)前端插入支架插孔(52)内,后端置于支架卡座(8)内并由封盖(6)固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冲击型新式自行车鞍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架(5)由圆柱状钢筋一体弯折而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冲击型新式自行车鞍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架(5)前端弯折有插条(51),插条(51)插入支架插孔(52)内与鞍面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冲击型新式自行车鞍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鞍面上还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麦振山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顺德区均安镇富山自行车配件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