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胶原粉末和/或胶原衍生物粉末及其制造方法,该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将含有12~50质量%的平均粒径1~1,000μm的胶原沉淀物和/或胶原衍生物沉淀物的粗胶原沉淀物分散于亲水性有机溶剂中,分离固形物,进行干燥。由于通过分散于亲水性有机溶剂中可将沉淀物脱水,因此可以将所得的上述所述固形物通过风干进行干燥。而且,由于扩大了比表面积,所得胶原粉末和/或胶原衍生物粉末的溶解性良好,且由于平均粒径为8~1,000μm,操作性良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通过将由胶原沉淀物和/或胶原衍生物沉淀物构成的平均粒径I 1,000 μ m的粗胶原沉淀物分散于亲水性有机溶剂后进行干燥而得到的。
技术介绍
胶原具有3根多肽链缠绕成螺旋的结构,约300nm的多个胶原分子通过每个错开67nm而凝聚(会合)从而形成长胶原纤维。胶原是形成鱼、猪、牛等的原皮、腱、骨等的主要蛋白质,但在生物体内所含的大部分在水中是不溶性的。尽管胶原是不溶性的,但是生物体成分从而具有安全性良好、由于在动物之间相同性高因而难以引起免疫反应等优点。因此,正在研究在食品、医药品、化妆品领域中的应用,正在开发各种可溶化方法、可溶化胶原的利用方法。作为可溶化胶原,除了将在动物的皮、骨等原料中所含的微量可溶性胶原通过稀酸提取而得到的胶原以外,还有添加蛋白酶等酶来可溶化而得到的胶原(专利文献I)、添加碱来可溶化而得到的胶原(专利文献2)等。另一方面,水溶性胶原由于含水分量多,在透明的溶液化状态下的热改性温度低,因而也有提高了热改性温度的胶原(专利文献3)。在化妆品的配方中所采用的pH范围内具有等电点的胶原的水不溶性凝聚体(会合体),由于是乳白色且不均匀等理由,认为不适于作为化妆品原料,但发现将具有PH5.5 8.5的等电点的胶原水溶液调整至其等电点付近的PH而得到的凝聚体的热改性温度显著提高,这样的凝聚体就可以作为化妆品原料来使用。实施例中,在等电点为PH约7.0的胶原溶液中添加最终浓度为5质量%的氯化钠来进行盐析,将所得的胶原沉淀物由盐酸溶解,之后由氢氧化钠中和,从而得到凝聚体的分散物。未改性的胶原是具有特有的三重螺旋结构的棒状分子,其水溶液耐热性低,经过热处理容易破坏胶原的螺旋结构。上述专利文献3中,使用所得的未改性胶原来评价人皮肤表皮细胞的接着性,明胶的情况下30分钟培养后的接着性全无,3小时培养后是能够观察到一点接着性的程度,但在使用未改性胶原的情况下,30分钟培养后观察到显著的接着性。未改性的胶原溶液在常温下也有改性的可能性,关于保管需要冷藏等温度管理。鉴于这样的胶原的保存性,有使用干燥胶原的方法(专利文献4)。制造方法为,将胶原溶液由喷嘴吐出到挥发性的亲水性有机溶剂介质中,生成丝状物或膜状物,将该丝状物等干燥,进行细切或粉碎得到粒状或粉状的胶原干燥物。记载了如下要点,即吐出至所述亲水性有机溶剂介质中的胶原溶液的胶原浓度为3 10质量%、由喷嘴的吐出速度为I 30m/min是合适的。此外,还有源自鱼皮的胶原衍生物的干燥物(专利文献5)。为了降低源自鱼的胶原的臭气,特征为将有机溶剂处理和离心分离处理进行组合,进而调制作为胶原的酰基化胶原等的胶原衍生物。实施例2中,在对鱼皮进行有机溶剂处理和离心分离处理后,通过醋酸酸性而将胶原可溶化,通过盐析而得到胶原沉淀物,将其冻结干燥而得到胶原干燥物。此夕卜,实施例4中,对鱼皮进行有机溶剂处理和离心分离处理,在沉淀物中添加氢氧化钠,搅拌一夜,离心分离后,在沉淀中加入柠檬酸水溶液并提取胶原,添加柠檬酸钠使胶原沉淀,在该胶原沉淀物中添加氢氧化钠溶液,调整至PH10,与琥珀酸酐发生作用来得到琥珀化胶原,然后通过盐酸酸性使琥珀化胶原沉淀,将所得的沉淀冻结干燥,得到胶原干燥物。此外,胶原因处理方法不同而等电点各异,在酸性条件下进行可溶化的胶原的等电点存在于pH7 9.5,因此,在pH5以上溶解性变差,生成沉淀凝集,鉴于此,还有将胶原酯化而提高水溶性的方法(专利文献6)。专利文献6中,预先在动物组织的状态下进行胶原的酯化反应,然后进行酯化胶原的提取操作。由此,可以以简单的工序低价地制造酯化胶原。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公昭44-1175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公昭46-15033号公报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0-128764号公报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平6-228505号公报专利文献5:日本特开2000-256398号公报专利文献6:日本特开平8-27192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由于维持三重螺旋结构的未改性的胶原的保湿性良好且对于人皮肤表皮细胞的接着性良好,因此是化妆品配比、医疗用的用途开发所要求的化合物。但是,溶解于溶液的胶原的热改性温度低,即使在常温也会改性,需要冷藏保存。即,将维持了三重螺旋结构的胶原在溶解的状态下混合的胶原化妆品,为了防止胶原的改性,需要在冰箱等中保存,使用上不便利。此外,由于胶原在等电点容易析出,如果因细菌感染等溶解液的PH变动则溶液变得白浊,或因析出而易于发生堵塞等。因此,希望开发在溶解时构成三重螺旋结构的未改性的胶原粉末的制造方法。另一方面,由于胶原会因微量水分而膨润,因此不易于制造粉末。在上述专利文献4记载的方法中,为了得到干燥胶原,将可溶化胶原溶液在有机溶剂中吐出而纤维化,但纤维化的操作极为复杂。此外,专利文献5虽然对胶原进行冻结干燥而得到胶原干燥物,但处理时间长,所需的必要的干燥能量大。进一步,胶原本身是保湿性良好的化合物。如上述专利文献6的比较例I所示,记载了:尝试将端胶原(atelocollagen)进行盐析而得到的胶原的沉淀物由乙醇洗净,但由于胶原纤维中浸入了含有食盐的水而无法除去。这样的话,在胶原的干燥中,需要冻结干燥、喷雾干燥等技术,制造工序、装置变得复杂。因此,希望开发出不需复杂工序、简便地调制胶原粉末的方法。另一方面,未改性胶原,如上述专利文献3所示,具有细胞培养时的接着性方面良好等活性。因此,即使是胶原粉末,在将其溶解时,也需要维持三重螺旋结构。例如,有经过加压喷嘴从塔顶供给含有目标成分的溶液,输送热风来造粒的方法等,但胶原易于热改性,这样的方法来造粒也很困难。因此,希望开发出制造工序简易、制造能量少、溶解时能构成三重螺旋结构的未改性的胶原粉末的制造方法。进一步,本来可溶性胶原具有依存于提取方法的等电点,可溶性胶原在等电点的溶解性低。因此,使用中性化妆水等来溶解干燥胶原是困难的。因此,在用于化妆品用途时,希望有在一般化妆品的PH5.5 8.5能快速溶解的胶原粉末。对于将胶原粉末化的需求,不限于天然的胶原,对于胶原衍生物也同样。鉴于上述现状,本专利技术的目标在于提供微细的胶原粉末和/或胶原衍生物粉末。此外,本专利技术的目标在于提供能够简便地调制的未改性的胶原粉末和/或胶原衍生物粉末的制造方法。解决课题的手段本专利技术人发现,如果对胶原溶液进行等电点沉淀,在溶液中胶原凝聚而沉淀,但如果在搅拌胶原溶液的同时进行等电点沉淀,可以得到由比通常更短径的平均粒径I I,000 μ m的胶原沉淀物构成的粗胶原沉淀物;如果将所述粗胶原沉淀物的浓度调节到12 50质量%,将其分散于亲水性有机溶剂中,则可有效地对胶原沉淀物进行脱水而分离取出固形物,通过风干而成为胶原粉末;通过使用短径的粗胶原沉淀物,可以进行有效地脱水和干燥,其结果,可以制造短径的胶原粉末;由上述方法所得的胶原粉末在110°C的高温也不改性,耐热性良好;如果将该粉末溶解,胶原在溶液中呈现三重螺旋结构,从而完成了本专利技术。即,本专利技术提供胶原粉末和/或胶原衍生物粉末,通过将含有12 50质量%的平均粒径I 1,000 μ m的胶原沉淀物和/或胶原衍生物沉淀物的粗胶原沉淀物分散于亲水性有机溶剂,分离固形物,进行干燥而获得。进而,本专利技术提供胶原粉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0.07.30 JP 2010-172698;2010.07.30 JP 2010-172691.一种胶原粉末和/或胶原衍生物粉末,是通过将含有12 50质量%的平均粒径I 1,000 μ m的胶原沉淀物和/或胶原衍生物沉淀物的粗胶原沉淀物分散于亲水性有机溶剂中、分离固形物、干燥而得到的。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胶原粉末和/或胶原衍生物粉末,特征在于,所述粗胶原沉淀物是胶原和/或胶原衍生物的PH3.5 10的等电点沉淀物或盐析物。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胶原粉末和/或胶原衍生物粉末,特征在于,所述粗胶原沉淀物的等电点为PH3.5 8.0,该粉末5mg的pH6.5溶液的溶解初速度为0.2mg/分钟以上。4.一种胶原粉末和/或胶原衍生物粉末的制造方法,特征在于, 将含有胶原和/或胶原衍生物的溶液在控制胶原和/或胶原衍生物的凝聚的同时在pH3.5 10进行等电点沉淀,得到平均粒径I 1,000 μ m的等电点沉淀物, 调整所述等电点沉淀物中所含的胶原沉淀物和/或胶原衍生物沉淀物的浓度到含有12 50质量%,作为粗胶原沉淀物, 将所述粗胶原沉淀物分散于亲水性有机溶剂中,分离固形物,进行干燥。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胶原粉末和/或胶原衍生物粉末的制造方法,所述胶原的凝聚的控制是对含有所述胶原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中启友,小仓孝之,服部俊治,松田刚一,小林善胜,大井章司,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日皮,
类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