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用车轮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658608 阅读:2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02 03:13
在轮辋20的外侧胎圈座部24的车轮半径方向内侧面24b形成槽30。槽30具备以比外侧胎圈座部24的车轮半径方向内侧面24b的没有形成槽30的部分24c处的倾斜角度平缓的角度向车轮轴向外侧且向车轮半径方向外侧倾斜的槽侧倾斜面31。由于槽侧倾斜面31向车轮轴向外侧且向车轮半径方向外侧倾斜,因此与槽侧倾斜面31是圆筒形的情况相比,槽30的深度变浅,外侧胎圈座部24的、形成槽30的车轮轴向位置处的最小厚度变厚。因此,即使在外侧胎圈座部24形成槽30的情况下,也能够容易地确保轮辋20的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用车轮,特别涉及大中型的车辆用车轮。
技术介绍
车辆用车轮的轮辋(rim)和轮辐(disk)的以往的组装结构如图15、图16所示。其中,图15表示在乘用车等使用的车轮即小型车论,图16表示在卡车、公共汽车等使用的车轮即大中型车轮。在图15所示的小型车轮中,为了减少材料费,而缩短轮辐4在车轮轴向上的长度,能够用自动化生产线将轮辐4嵌合地接合于轮辋2的胎圈座部2a。这是因为,在小型车轮中,胎圈座部2a相对于车轮轴线的倾斜角度是5°,较平缓。但是,在图16所示的大中型车轮中,就难以用自动化生产线将轮辐4嵌合地接合于胎圈座部2a,而将轮辐4嵌合地接合于隔着胎圈座部2a和鼓出部2b而相邻的壁架(ledge)部2c。在大中型车轮中,胎圈座部2a相对于车轮轴线的倾斜角度为15°。因此,即使想用自动化生产线将轮辐4嵌合于胎圈座部2a,也会因轮辋2的反力而使轮辐4脱落或使轮辐4在车轮轴向上的位置偏移,难以将轮辐4固定到轮辋2上。因此,在使轮辐4嵌合于倾斜角度为15°的胎圈座部2a的情况下,用手工生产线来进行生产。此外,在使轮辐4嵌合于倾斜角度为15°的胎圈座部2a的情况下,难以在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1.02.10 JP 026755/20111.一种车辆用车轮,其特征在于, 具有轮辋和轮辐, 所述轮辋具备车轮半径方向外侧面及车轮半径方向内侧面向车轮轴向外侧且向车轮半径方向外侧倾斜延伸的外侧胎圈座部,在该外侧胎圈座部的车轮半径方向内侧面形成有槽, 所述轮辐具备嵌合于所述外侧胎圈座部的轮辐外周部, 所述槽具备,以比所述外侧胎圈座部的车轮半径方向内侧面的没有形成所述槽的部分处的倾斜角度平缓的角度、向车轮轴向外侧且向车轮半径方向外侧倾斜延伸的槽侧倾斜面, 所述轮辐外周部具备与所述槽侧倾斜面面接触地嵌合的轮辐侧第一倾斜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车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槽侧倾斜面相对于车轮轴线的倾斜角度为1.5°以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深町哲郎高野贵光
申请(专利权)人:都美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