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石墨烯薄膜的透明电极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656808 阅读:31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02 00:35
基于石墨烯薄膜的透明电极的制备方法,在石墨烯薄层与器件表面之间插入ITO纳米薄层;包括以下步骤:将GaN基LED外延片(208)进行清洗;在p-GaN层(203)上制作第一纳米ITO薄层(202),厚度为7-10nm;退火;将第二石墨烯薄膜层(201)转移到(202)上;在(202)上光刻定义出台阶区域,并且利用台阶上的光刻胶作为掩模,去除(201)和(202),然后进行ICP刻蚀,直至刻蚀到n-GaN为止;光刻定义出透明导电层的图形(201)和(202);光刻电极图形,制作金属电极;进行超声剥离;GaN基LED所需的后段工艺。本发明专利技术降低了石墨烯与半导体材料的接触电阻,并且使整个透明导电层结构保持一个很高的透光率,使整体的透光率和石墨烯薄膜几乎保持一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光电子技术,具体为LED制造与封装领域。
技术介绍
在许多光电子器件当中,透明导电层作为表面电流扩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是某些光电子器件中非常重要的部分,不可缺少。这种材料要求有很高的透光率以及良好的导电性能。氧化铟锡(ITO)作为透明导电层在光电器件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但是In作为一种稀土元素,储量非常有限。而且随着ITO大规模的使用,其价格也越来越高。造成最终器件的成本不断升高,而且随着开采In的储量下降严重,寻找一种替代材料来取代ITO已经成为了一个非常迫切的问题。ITO由于其材料本身性质,不适于弯折,对于柔性衬底并不是十分适用。其耐酸碱能力有限,很多常见的酸性物质都能对其进行腐蚀。随着石墨烯这种材料被发现,其优异的导电性和透光性迅速引起人们的注意,成为ITO这一传统透明导电层材料的替代材料之一。石墨烯作为透明导电层拥有以下有优点:高透光,单层石墨烯的透光率可达97.7% ;高电子迁移率,随着生长技术的发展,电阻率会降的很低,而目前的水平已经能达到商用的水平;高化学稳定性,耐酸碱;大规模生产成本低;可以任意弯折,适合柔性衬底。但是石墨烯直接应用在某些光电子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基于石墨烯薄膜的透明电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石墨烯薄层与器件表面之间插入ITO纳米薄层;包括以下步骤:1.1.将GaN基LED外延片(208)进行清洗;GaN基LED外延片(208)自上层往下层包括:p?GaN层(203),多量子阱层(204),n?GaN层(205),u?GaN层(206),蓝宝石层(207);用丙酮、乙醇煮沸,去离子水冲洗多遍,王水煮沸,去离子水冲洗多遍;1.2.在p?GaN层(203)上制作第一纳米ITO薄层(202),厚度为7?10nm;1.3.放入炉管退火;1.4.将第二石墨烯薄膜层(201)转移到步骤1.3所述退火后的在p?GaN层(203)上制作的第一纳米I...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石墨烯薄膜的透明电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石墨烯薄层与器件表面之间插入ITO纳米薄层;包括以下步骤: 1.1.将GaN基LED外延片(208)进行清洗;GaN基LED外延片(208)自上层往下层包括:p_GaN 层(203),多量子阱层(204),n_GaN 层(205),U-GaN 层(206),蓝宝石层(207); 用丙酮、乙醇煮沸,去离子水冲洗多遍,王水煮沸,去离子水冲洗多遍;1.2.在p-GaN层(203)上制作第一纳米ITO薄层(202),厚度为7-10nm ;1.3.放入炉管退火; 1.4.将第二石墨烯薄膜层(201)转移到步骤1.3所述退火后的在p-GaN层(203)上制作的第一纳米ITO薄层(202)上;1.5.在步骤1.4所述的第一纳米ITO薄层(202)上光刻定义出台阶区域,并且利用台阶上的光刻胶作为掩模,去除第二石墨烯薄膜层(201)和第一纳米ITO薄层(202),然后进行ICP刻蚀,直至刻蚀到n-GaN为止; 1.6.光刻定义出透明导电层的图形第二石墨烯薄膜层(201)和第一纳米ITO薄层(202);包括在压焊金属圆台下刻蚀出圆孔,实现电流阻挡,以及增加金属电极与器件的粘附性;1.7.光刻出与步骤1.6中电极图形,制作金属电极;1.8.进行超声剥离;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晨许坤孙捷邓军朱彦旭毛明明解意洋郑雷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