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滴下落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656419 阅读:251 留言:1更新日期:2013-05-02 00:1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液滴下落控制装置,它包括双层坩埚,驱动电机,其特征在于在底部开有小孔的双层坩埚,上端采用法兰密封和波纹管密封相结合的形式,防止液态物质被氧化。调节杆连接坩埚底部小孔和驱动电机的从动轮,驱动电机驱动主动轮带动从动轮运动,实现螺杆升降组件的提升,通过控制调节杆的提升距离和频率来实现控制下落液滴的大小和频率。本发明专利技术所提供的装置主要通过采用双层坩埚结构来解决液态物质在高温下的盛放,与此同时,通过电机控制液滴下落的频率和大小,克服倾倒式一次只能实现一滴下落的缺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能控制液滴下落的装置,能控制下落液滴的大小和频率,用于反应堆换热器中。
技术介绍
反应堆换热器破口事故是反应堆安全事故中重点研究对象。当换热器发生破口之后,冷却剂会与水反应发生反应,从而引起蒸汽爆炸致换热器压力、温度和成分的剧烈变化,直接影响换热器乃至反应堆的安全运行。研究冷却剂液滴滴入水中的反应,目的是研究破口事故时冷却剂与水接触最小单元的反应机理和蒸汽爆炸机理。开展冷却剂与水接触传热传质以及化学反应的机理实验研究,可以获得其相互接触作用的机理以及寻求解决方案;为我国先进核能系统反应堆换热器结构设计、性能评价、优化提供实验指导和理论依据。目前关于冷却剂液滴滴入水中的实验,大部分研究没有开展腐蚀性的冷却剂开展实验。针对强腐蚀性液滴如铅铋合金滴入水的实验,在高温环境下几乎所有的钢材都不能用来盛放液态铅铋。由于材料的限制,采用耐高温不锈钢坩埚只能适用于低温液滴滴入水中的实验中。目前,可以用来盛放高温强腐蚀性液体坩埚材料主要是陶瓷,由于陶瓷不易加工,获得高温腐蚀性液滴的方法目前主要是采用直接倾倒陶瓷坩埚,手动控制难以实现液滴下落大小并且一次只能滴入一次,每次滴入后需要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液滴下落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电机(1)、由内层坩埚(2)和外层坩埚(3)构成的双层坩埚、加热炉(4)、保温层(5)、充放气口(6)、调节杆(7)、波纹管(8)、导向杆(9)、从动轮(10)、主动轮(11)、坩埚底部小孔(12)、坩埚上法兰(13)和固定杆(14);内层坩埚(2)外壁紧贴(3)内壁,坩埚上法兰(13)上开有充放氩气口(6);加热炉(4)紧靠外层坩埚(3)外壁,为坩埚内液态物质提供加热作用;在外热炉(4)的外层包上保温层(5),为坩埚提供保温作用;调节杆(7)通过锥形塞和坩埚底部小孔(12)相连;主动轮(11)连接坩埚上法兰(13)和导向杆(9),控制充放气口(6)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滴下落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电机(I )、由内层坩埚(2)和外层坩埚(3)构成的双层坩埚、加热炉(4)、保温层(5)、充放气口(6)、调节杆(7)、波纹管(8)、导向杆(9)、从动轮(10)、主动轮(11)、坩埚底部小孔(12)、坩埚上法兰(13)和固定杆(14);内层坩埚(2)外壁紧贴(3)内壁,坩埚上法兰(13)上开有充放氩气口(6);加热炉(4)紧靠外层坩埚(3)外壁,为坩埚内液态物质提供加热作用;在外热炉(4)的外层包上保温层(5),为坩埚提供保温作用;调节杆(7)通过锥形塞和坩埚底部小孔(12)相连;主动轮(11)连接坩埚上法兰(13 )和导向杆(9),控制充放气口( 6 )的方向;波纹管(8 )连接坩埚上法兰(13)和固定杆(14),导向杆(9)穿过固定杆(14),连接坩埚上法兰(13)和从动轮(10),固定杆(14)固定导向杆(9)和调节杆(7)的左右方向,使调节杆(7)不致于左右移动,只能上下移动;从动轮(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丹娜洒荣园姜华磊高胜黄群英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1条评论
  • 来自[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圣克拉拉县山景市谷歌公司] 2015年02月27日 22:10
    本身能氧化为脱氢型。在酸性溶液中,2,6-二氯酚靛酚呈红色,还原后变为无色。因此,当用此染料滴定含有维生素C的酸性溶液时,维生素C尚未全部被氧化前,则滴下的染料立即被还原成无色。一旦溶液中的维生素C已全部被氧化时,则滴下的染料立即使溶液变成粉红色。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