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维生素C的两步发酵领域,具体为。
技术介绍
Vc 二步发酵是我国20世纪七十年代专利技术的技术,现国内生产厂家均采用这一技术。该技术的主要特点是采用两种菌混合发酵,发酵中底物山梨糖浓度为8-9%,发酵温度29-31°C,发酵周期55-60小时。该项技术在生产上已应用40余年,满足了一般生产要求,但仍有不少不尽人意之处,其中之一是发酵温度一直提不上去。较低的发酵温度使发酵速度变慢、发酵周期拉长、发酵收率降低;也为设备冷却增加了负担,特别是炎热的夏季为控制到较低的发酵温度,制冷系统需要应用溴化锂等昂贵的制冷剂,使运行成本大幅攀升。专利技术一种可在高温条件下发酵的新工艺,已成业内关注的一个重大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生产维生素C前提古龙酸的发酵过程中,发酵底物为质量百分比浓度为8-9%的山梨糖,种液接种量为5-15% (体积百分比),发酵起始,温度控制在29-31 °C,pH6.7-6.9,通风溶氧百分比为20-22% ;待发酵菌浓度达1-1OXlO8个/ml,开始逐步以0.5-2°C/小时的速率升温至42-50°C,同时增加通风至醪液溶氧百分比达25%,待发酵至40小时后调pH为7.2-7.4,并且降低溶氧百比分比至15%,至发酵结束,实现古龙酸的高温发酵。 所述发酵种液的菌数为2X IO8个/ml至9X IO8个/ml,其中小大菌菌数之比为20-50: I;接种量为5-15% (体积百分比)。所述发酵种液的菌数为1-1OXlO8个/ml,其中小大菌菌数之比为20-50: I,接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古龙酸的高温发酵的方法,生产维生素C前提古龙酸的发酵过程中,其特征在于:发酵底物为浓度为8?9%的山梨糖,种液接种量为5?15%,发酵起始,温度控制在29?31℃,pH6.7?6.9,通风溶氧百分比为20?22%;待发酵菌浓度达1?10×108个/ml,开始逐步升温至42?50℃,同时增加通风至醪液溶氧百分比达25%,待发酵至40小时后调pH为7.2?7.4,并且降低溶氧百比分比至15%,至发酵结束,实现古龙酸的高温发酵。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古龙酸的高温发酵的方法,生产维生素C前提古龙酸的发酵过程中,其特征在于:发酵底物为浓度为8-9%的山梨糖,种液接种量为5-15%,发酵起始,温度控制在29-31°C,pH6.7-6.9,通风溶氧百分比为20-22% ;待发酵菌浓度达1-10X IO8个/ml,开始逐步升温至42-50°C,同时增加通风至醪液溶氧百分比达25%,待发酵至40小时后调pH为7.2-7.4,并且降低溶氧百比分比至15%,至发酵结束,实现古龙酸的高温发酵。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古龙酸的高温发酵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酵种液的菌数为2X IO8个/ml至9X IO8个/ml,其中小大菌菌数之比为20-50: I;接种量为5_15%。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宏权,徐慧,吕淑霞,安海英,杨伟超,邵立东,姜铭妍,宫英姿,姚岚,荆士华,韩利涛,朱葛,张忠泽,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东北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