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螺旋藻多糖的提取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652429 阅读:1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01 18:16
本发明专利技术是一种螺旋藻多糖的提取方法。取螺旋藻经提取工艺得到提取液,将该提取液经微孔滤膜过滤、超滤、浓缩液,干燥,得到1种以上的水提螺旋藻粗多糖,总糖含量≥10%,分子量为0.5万以上;或将提取液浓缩,除杂处理,处理后的溶液于≤15000r/min转速下离心,微孔滤膜过滤,超滤,选择0.5万至20万分子量间的滤材进行超滤,至超滤机出口无液出时,收集超滤机流出液和超滤机内的浓缩液,干燥,得到1种以上的水提螺旋藻多糖,总糖含量≥40%,分子量为0.5万~20万。本发明专利技术根据对产品纯度不同的需求,在工艺路线不同的阶段选择合理的处理措施,不需要检测即可获得预定分子量规格的高纯度多糖,而且可以同时获得多种规格的螺旋藻多糖。这是其他传统方法所不可能达到的优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同时获得多种分子量范围的螺旋藻多糖的提取方法。所制的不同规格的多糖可用于药品、食品、保健品及化妆品等。
技术介绍
螺旋藻是海洋中古老的单细胞藻类,含有大量的氨基酸、蓝藻素、类胡萝卜素、Y亚麻酸、肌醇等营养物质。螺旋藻多糖是从螺旋藻藻体、螺旋藻培养液中提取分离出来的一类具有促进细胞生长、提高免疫力、抗肿瘤、抗辐射、抗衰老等功能的重要天然生物活性物质,有防治多种疾病同时还能显著增强机体免疫力的双重作用。螺旋藻中存在大量的蛋白质,和多糖一样均属于高分子物质,部分水溶性蛋白质和多糖一起被溶剂提取出来。去掉蛋白质是螺旋藻多糖提纯的关键步骤,常利用氯仿正丁醇的二元溶剂体系或三氯乙酸使蛋白质变性析出。前者使用的溶剂有一定毒性且具强挥发性,给环境和操作人员一定的危害;后者使用的三氯乙酸有一定毒性,脱蛋白后生产的盐与多糖类似的溶解性,去除困难,也有一定的毒性,因此该方法得到的粗品运用受到限制。常利用多糖不溶于乙醇的特性对螺旋藻多糖粗提物进行精制,但该法所得到的多糖纯度不高,无法除尽蛋白质,还会掺杂色素、胶质等其他杂质,而且所得物分子量范围较宽。还有利用DEAE纤维素柱离子交换层析法、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螺旋藻多糖的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按以下步骤进行:(1)取螺旋藻,加4?10倍量的95%乙醇,回流提取1~3次,每次1~3小时,倾去乙醇,固体物晾干,加入水4?20倍量,提取1~5次,每次2~10小时,提取温度为60~100℃,合并提取液,于≤15000?r/min转速下离心,上清液合并,备用;(2)取上述(1)得到上清液合并液,过≤1.5μm的微孔滤膜过滤,将滤液加入超滤机中,选择0.5万以上分子量的滤材进行超滤,至超滤机出口无液出时,收集超滤机流出液和超滤机内的浓缩液,干燥,得到1种以上的水提螺旋藻粗多糖,总糖含量≥10%,分子量为0.5万以上;一种螺旋藻多糖的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按以下...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螺旋藻多糖的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按以下步骤进行: (1)取螺旋藻,加4-10倍量的95%乙醇,回流提取f3次,每次f 3小时,倾去乙醇,固体物晾干,加入水4-20倍量,提取I飞次,每次2 10小时,提取温度为6(TlO(rC,合并提取液,于彡15000 r/min转速下离心,上清液合并,备用; (2)取上述(I)得到上清液合并液,过<1.5μπι的微孔滤膜过滤,将滤液加入超滤机中,选择0.5万以上分子量的滤材进行超滤,至超滤机出口无液出时,收集超滤机流出液和超滤机内的浓缩液,干燥,得到I种以上的水提螺旋藻粗多糖,总糖含量> 10%,分子量为0.5万以上; 一种螺旋藻多糖的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按以下步骤进行: (1)取螺旋藻,加4-10倍量的95%乙醇,回流提取f3次,每次f 3小时,倾去乙醇,固体物晾干,加入水4-20倍量,提取I飞次,每次2 10小时,提取温度为6(TlO(rC,合并提取液,于彡15000 r/min转速下离心,上清液合并,备用; (2)取上述(I)得到上清液合并液,浓缩,除杂处理,处理后的溶液于彡15000r/min转速下离心,取上清液,过<1.5 μ m的微孔滤膜过滤,将滤液加入超滤机中,选择0.5万至20万分子量间的滤材进行超滤,至超滤机出口无液出时,收集超滤机流出液和超滤机内的浓缩液,干燥,得到I种以上的水提螺旋藻多糖,总糖含量> 40%,分子量为0.5万 20万。2.根据权利要求2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梅艳李俊
申请(专利权)人:昆明振华制药厂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