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动力型蓄电池内螺纹式极柱连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647036 阅读:30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28 04: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动力型蓄电池内螺纹式极柱连接装置,极柱设置有内螺纹孔,极柱连接装置包括连接螺杆和连接装置,连接螺杆的中部具有多边形凸台,多边形凸台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螺纹部和第二螺纹部,第一螺纹是、部的螺纹方向与第二螺纹部的螺纹方向相反,连接装置的两端均设置有螺纹孔,第一螺纹部与螺纹孔配合连接,第二螺纹部与极柱的内螺纹配合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动力型蓄电池内螺纹式极柱连接装置通过特殊设计的螺杆连接,极柱与连接装置之间不再是平面接触,而是通过多圈螺纹接触,这样就大大增加了接触面积和接触可靠性,且这种连接方式降低了对电池极柱表面平整度度光滑度的要求,极大地降低了接触内阻,并提高了接触可靠性。(*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蓄电池组装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动力型蓄电池内螺纹式极柱连接 装直。
技术介绍
常用的具有内螺纹式极柱的动力型电池在进行串并联连接时连接方式为连接片用螺栓直接紧固。此种方式操作简单,只需要使用简单的工具(扳手)即可完成整个连接过程。目前具有内螺纹式极柱的动力型电池的极柱连接主要就是采用这种方式。但是,这种方式在应用中存在如下问题 1、连接片与极柱之间的接触面积小,从而使得接触内阻较大。此种连接方式中,连接片与极柱的接触面积,取决于螺栓与连接片以及连接片与极柱底部平台部分接触的最小面积。而通常螺栓的有效接触面积较小,因此导致整体的有效接触面积较小,使得连接内阻较大。2、当螺栓、连接片、极柱平台部分三个区域只要任何一个区域有轻微的不平整或是错位,则其有效接触就有可能从整体面接触变为部分面接触甚至是点接触,此时的接触内阻较则正常接触内阻大很多,严重时将导致连接点过热,从而造成安全隐患。因此,需要一种新的动力型蓄电池内螺纹式极柱连接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目的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内螺纹式极柱的动力型电池紧固方式的缺陷,提供一种连接稳定的动力型蓄电池内螺纹式极柱连接装置。技术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动力型蓄电池内螺纹式极柱连接装置,所述极柱设置有内螺纹孔,其特征在于,所述极柱连接片包括连接螺杆和连接片,所述连接螺杆的中部具有多边形凸台,所述多边形凸台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螺纹部和第二螺纹部,所述第一螺纹部的螺纹方向与所述第二螺纹部的螺纹方向相反,所述连接片的两端均设置有螺纹孔,所述第一螺纹部与所述螺纹孔配合连接,所述第二螺纹部与所述极柱的内螺纹孔配合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动力型蓄电池内螺纹式极柱连接装置,所述极柱设置有内螺纹孔,其特征在于,所述极柱连接片包括连接螺杆和连接片,所述连接螺杆的中部具有多边形凸台,所述多边形凸台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螺纹部和第二螺纹部,所述第一螺纹部的螺纹方向与所述第二螺纹部的螺纹方向相反,所述连接片的两端均设置有螺纹孔,所述第一螺纹部与所述螺纹孔配合连接,所述第二螺纹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庆代云飞周寿斌王彩霞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华富储能新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