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地理坐标间距测量装置。
技术介绍
在进行城乡各种发展和改造规划时,经常需要在区域地图或工程图上测定两个理坐标之间距离。对于这种操作过去人们都习惯借助于一把直尺,据此来完成测量。采用这种测量方式存在有两方面的缺点,首先是所使用的直尺通常都会妨碍人们的视线,另外所确定的测量点也很难准确地加以选择,测量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串动,从而造成较大的测量误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地理坐标间距测量装置,采用该装置进行测量具有方便准确的优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该地理坐标间距测量装置由起点定位座、终点定位座和测量尺组成。起点定位座的顶部为手持柄,其底部与固定轴连接,固定轴通过其底部的螺旋杆与盘形底座螺纹连接。盘形底座由透明材料制成,在其轴心处装有起点定位针。测量尺为一根直尺,首端通过旋转套固定在旋转套上,测量尺上测量刻度的起点为起点定位针,在测量尺的中心区内设有纵向设置的滑动槽。终点定位座安装在滑动槽中,其顶部为滑动钮,其底部与工字形的滑座连接,在滑动柄顶部的侧面设有读数标尺,滑动柄的底部装有终点定位针,终点定位针的针尖包在一个透明球中。本技术的使用方法是先将起点定位座底部的起点定位针准确地定位在测量起点处,再转动测量尺,将其对准测量终点的方向,通过移动滑座将终点定位针准确定位在测量终点处,通过滑动柄顶部面的读数标尺就能得到准确的常量距离了。`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地理坐标间距测量装置的优点首先是测量的起点和终点能够通过两个定位座上的定位针很方便面地实现精确定位。而且这种定位比较稳定。由于定位针的针尖都包在透明玻璃中,测定过程中不会对地图造成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地理坐标间距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由起点定位座(1)、终点定位座(2)和测量尺(3)组成;起点定位座(1)的顶部为手持柄(4),其底部与固定轴(5)连接,固定轴(5)通过其底部的螺旋杆与盘形底座(6)螺纹连接;盘形底座(6)由透明材料制成,在其轴心处装有起点定位针(7);测量尺(3)为一根直尺,首端通过旋转套(8)固定在固定轴(5)上,测量尺(3)上测量刻度(9)的起点为起点定位针(7),在测量尺(3)的中心区内设有纵向设置的滑动槽(10);终点定位座(2)安装在滑动槽(10)中,其顶部为滑动钮(11),其底部与工字形的滑座(12)连接,在滑座(12)顶部的侧面设有读数标尺(13),滑座(12)的底部装有终点定位针(14),终点定位针(14)的针尖包在一个透明球(15)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理坐标间距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由起点定位座(I)、终点定位座(2)和测量尺(3)组成;起点定位座(I)的顶部为手持柄(4),其底部与固定轴(5)连接,固定轴(5)通过其底部的螺旋杆与盘形底座(6)螺纹连接;盘形底座¢)由透明材料制成,在其轴心处装有起点定位针(7);测量尺(3)为一根直尺,首端通过旋转套(8)固定在固定轴(5)上...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