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供车辆使用的内面板部件,特别涉及一种具有气囊盖区域的内面板部件及所述内面板部件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气囊盖区域用于覆盖气囊装置的气囊的通道开口。
技术介绍
内面板,特别是仪表板,其为现有技术所熟知。内面板可以设置在许多合适的位置,例如作为仪表板时,其可设置在乘客侧,并具有一气囊活门。通常,这这些内面板或者各个仪表板具有执行不同功能的多层体一支撑层和一装饰层,所述支撑层可设置有一中间层,其中所述中间层置于所述支撑层上,所述装饰层固定于所述中间层的可见侧,并朝向乘客室。所述气囊活门经常地是由所述支撑层,所述中间层和所述装饰层形成,其中削弱区设置在朝向远离所述可见侧的一侧,并通常是顺着所述气囊活门的轮廓。为了防止所述气囊活门在气囊膨胀时被撒开,通常需要使用反弹带,其以紧贴地或压紧地方式使其一边与所述气囊通道开口的盖板连接,另一边与所述仪表板连接。在现有技术中,反弹带经常使用织物或纺布,并形成网状,参考德国专利文献DE202007016718U1。这些织物或纺布的柔性连接结构在所述仪表板的安装状态时其作用方式与薄膜铰链类似,从而可以防止所述盖板被撕开脱落。德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车辆内部的内面板部件(1),所述内面板部件(1)具有第一层(10)和第二层(30),所述第一层(10)朝向第一侧(S1),所述第二层(30)具有下侧(30a)并固定于所述第一层(10)(构造成一支撑层),并且所述下侧(30a)朝向相反于所述第一侧(S1)的第二侧(S2),所述第二层(30)具有环绕边缘区域(32)和由所述环绕边缘区域(32)界定形成的气囊通道开口(50),其中所述第一层(10)具有主区域(100)和气囊盖区域(20),所述气囊盖区域(20)覆盖所述通道开口(50),所述第一层形成为通过来自所述第二侧(S2)(并且位于所述第二层那一侧的初始位置处)的气 ...
【技术特征摘要】
2011.05.26 DE 102011102521.21.一种用于车辆内部的内面板部件(I),所述内面板部件(I)具有第一层(10)和第二层(30),所述第一层(10)朝向第一侧(SI),所述第二层(30)具有下侧(30a)并固定于所述第一层(10)(构造成一支撑层),并且所述下侧(30a)朝向相反于所述第一侧(SI)的第二侧(S2),所述第二层(30)具有环绕边缘区域(32)和由所述环绕边缘区域(32)界定形成的气囊通道开口(50),其中所述第一层(10)具有主区域(100)和气囊盖区域(20),所述气囊盖区域(20)覆盖所述通道开口(50),所述第一层形成为通过来自所述第二侧(S2)(并且位于所述第二层那一侧的初始位置处)的气囊膨胀,所述气囊盖区域(20)得以至少局部地从所述主区域(100)分离,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面板部件(I)具有连接部件(40),所述连接部件(40)由第一固定部分(41),第二固定部分(42),和耦接部分(43)构成,所述第一固定部分(41)固定于所述第一层(10)的所述气囊盖区域(20),所述第二固定部分(42)固定于所述第二层(30)的所述下侧(30a),所述耦接部分(43)设置于所述第一固定部分(41)和所述第二固定部分(42)之间,其中所述耦接部分(43)由柔性材料制成,并形成为当所述气囊盖区域(20)至少局部地从所述主区域(100)分离时,所述气囊盖区域(20)由所述耦接部分(43)保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面板部件(I),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部分(41)和所述第二固定部分(42)互相间隔设置,从而在两所述固定部分(41、42)之间的所述耦接部分(43)成为暴露部分,尤其为环体。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面板部件(I),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部分(41)和所述第二固定部分(42)互相间隔设置,从而所述耦接部分(43)构造成为薄膜连接件或者合页连接件,其中所述第一固定部分(41)通过边缘部分邻接所述边缘区域(32)。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面板部件(I),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连接部件(40)的所述第二固定部分(42)嵌入到固定带(70)中,所述固定带(70)固定于所述第二层(30)上。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内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斯蒂芬·特鲁普,
申请(专利权)人:佛吉亚内饰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