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车电池盒补强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637450 阅读:1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27 22: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关一种摩托车电池盒补强机构,该电池盒为上端具有开口的盒体,其具有底部及墙面部;该底部上设有固定孔,该固定孔可供电池盒锁固于摩托车上用;该墙面部由底部四周向上延设一定高度的墙面所构成,该墙面部上端可界围出电池盒的开口部;该墙面部上端缘向外凸设凸肋来形成补强机构;藉由该补强机构之设置来使电池盒的开口部,不会因塑料的冷缩而被缩小开口的开度,藉此该电池即可被顺畅的由电池盒的开口部放入,而被稳定收纳于电池盒内,进而来达到提升电池盒的使用功效。(*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摩托车电池盒补强机构,尤其是指于可避免电池盒开口部其开口的开度被缩小,而来达到提升电池盒的使用功效的电池盒补强机构。
技术介绍
按,摩托车藉由电池来供应所须要的电力,因此摩托车上会设置一电池盒I来供电池安置,如图1、2所示,该电池盒I为由射出成型方式所制成的上方具开口的盒体;为便利电池的安置,该电池盒I四周由底部11向上延伸有一定高度的墙面部12。由于该电池盒I为射出成型方式所制成的盒体,且具有一定高度的墙面部12,因此当该电池盒I被射出成型后,会因塑料冷缩因素,该电池盒I的墙面部12于上端的开口部13处向内缩收,意即该墙面部12于上端的开口部13处朝内缩收,会造成该开口部13的口径变小而无法供电池穿通,进而会使该电池盒I无法供电池存放。为解决上述缺失,业者乃于该电池盒I除于底部11上底固定孔111外,另外于该墙面部12于上端处设置复数个上固定凸耳14,该上固定凸耳14上设有固定孔141,藉由于该墙面部12于上端处设置的上固定凸耳14的设置,当该电池盒I藉由该底固定孔111与上固定凸耳14来被锁固于摩托车上后,藉此该电池盒I上方的开口部13即可藉由该上固定凸耳14的锁固,来对该开口部13形成拉引作用,从而可使该开口部13维持一定的开口度,俾能供电池存放。上述习用的电池盒I藉由于墙面部12于上端处设置复数个上固定凸耳14,而来解决电池盒I因塑料冷缩所造成的开口部13开口度不足的缺失;然而,习用的电池盒I藉由于墙面部12于上端处设置复数个上固定凸耳14构造,同时会造成电池盒I安装于摩托车上的安装工程变得复杂化。因此,如何提供一种可维持电池盒的开口部开口宽度,同时可使电池盒的安装工程可以简易化的电池盒构造,已为摩托车业者亟待解决的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主要目的乃在解决习用电池盒开口部会因塑料冷缩因素而缩小其开口开度锁固工程繁杂等缺失。本技术的主要技术手段,乃在提供一种摩托车电池盒补强机构,该电池盒为上端具有开口的盒体,其具有底部及墙面部;该底部上设有固定孔,该固定孔可供电池盒锁固于摩托车上用;该墙面部由底部四周向上延设一定高度的墙面所构成,该墙面部上端可界围出电池盒的开口部;该墙面部上端缘向外凸设凸肋来形成补强机构;本技术藉由上述技术手段所能达成的功效在于藉由该补强机构的设置来使电池盒的开口部不会因塑料的冷缩而被缩小开口的开度,藉此该电池即可被顺畅的由电池盒的开口部放入,而被稳定收纳于电池盒内,进而来达到提升电池盒的使用功效。附图说明图1是习知电池盒的立体图。图2是习知电池盒的俯视图。图3是本技术电池盒的立体图。图4是本技术电池盒的俯视图。图5是本技术电池盒的实施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弹性束带的另一实施例。主要元件符号说明1电池盒11底部111底固定孔12墙面部13开口部14上固定凸耳 141固定孔2电池盒21底部211固定孔22墙面部221凹槽222钩体223固定凸耳2231固定穿孔224 嵌钩2241 嵌槽225点火控制器安置部226诊断耦合器收纳部227保险丝收纳部228安插座22 a前面22 b背面22 c左面22 d右面23开口部24补强机构3电池31电源线4弹性束带4 a板状弹性束带4 a I 扣具具体实施方式为使贵审查员能更易于了解本技术的机构及所能达成的功效,兹配合附图说明如后首先,请参阅图3、4所示,本技术的电池盒2为上端具有开口的盒体,其具有底部21及墙面部22 ;该底部21上设有二固定孔211,该固定孔211可供电池盒2锁固于摩托车上用;该墙面部22由底部21四周向上延设一定高度的墙面所构成,该墙面部22上端可界围出电池盒2的开口部23 ;该墙面部22上端缘向外凸设L形的凸肋来形成补强机构24,该补强机构24环设于该墙面部22的四周;其中,该墙面部22的前面22 a (图3的上方、图4的上方侧)凹设一对凹槽221,该凹槽221可供电池3的电源线31出线用,另于该一对凹槽221之间设置一钩体222 ;该墙面部22的背面22 b (图3的下方、图4的下方侧)上端设有一固定凸耳223,该固定凸耳223具有一固定穿孔2231,该固定凸耳223可供该电池盒2上方锁固于摩托车上用,于该固定凸耳223之侧旁设嵌钩224,该嵌钩224与该钩体222相对设置,且该嵌钩224的二侧设有嵌槽2241,该嵌槽2241为开口小内部大的窄口槽,藉此该嵌钩224可供弹性束带4嵌设,同时藉由该嵌槽2241来对该弹性束带4形成限制,而可避免该弹性束带4自嵌钩224上脱离,该墙面部22的背面22 b的下端一侧设有点火控制器(C D I )安置部225,该点火控制器(C D I )安置部225可供摩托车引擎的点火控制器(C D I)(附图中未绘出)安放用;该墙面部22的左面22 c (图3的左方、图4的左侧)于该补强机构24上设有复数个安插座228,该安插座228可供摩托车备用保险丝(附图中未绘出)暂放;该墙面部22的右面22 d (图3的右方、图4的右侧)上设有诊断耦合器收纳部226及保险丝收纳部227,该诊断耦合器收纳部226可供诊断耦合器(附图中未绘出)收纳用,该保险丝收纳部227可供保险丝(附图中未绘出)收纳用。本技术于实施时,请参阅图4、5所示,该电池盒2主要藉由该底部21上的二固定孔211及墙面部22的固定凸耳223,来使电池盒2上下二端被锁固于摩托车上定位,该电池盒2则藉由该墙面部22上端缘向外凸设L形的凸肋来形成补强机构24,藉此该电池盒2当被射出成型后,藉由该补强机构24的设置来使电池盒2的开口部23,不会因塑料的冷缩而被缩小开口的开度,藉此该电池3即可被顺畅的由电池盒2的开口部23放入,而被稳定收纳于电池盒2内,同时藉由弹性束带4 一端钩卡于该嵌钩224,另一端钩卡于该钩体222上,藉此该弹性束带4可对该电池3上端形成压迫,进而使该电池3更能被稳定的收纳于电池盒2内,如图5所示。如图6所示,本技术于实施时,该弹性束带4可以板状弹性束带4 a来实施,该板状弹性束带4 a的二端头分别连结有金属材质所制成的扣具4 a 1,该扣具4 a I的一端钩卡于该嵌钩224,另一端钩卡于该钩体222上,藉此该板状弹性束带4 a可对该电池3上端形成压迫,进而使该电池3更能被稳定的收纳于电池盒2内。本技术的功效在于,主要藉由该墙面部22上端缘向外凸设L形的凸肋来形成补强机构24,藉此该电池盒2当被射出成型后,藉由该补强机构24的设置来使电池盒2的开口部23,不会因塑料的冷缩而被缩小开口的开度,藉此该电池3即可被顺畅的由电池盒2的开口部23放入,而被稳定收纳于电池盒2内,藉此一方面可达避免因射出成型后塑料的冷缩而缩小电池盒2开口部23的开口开度的缺失产生,进而来达到提升电池盒2的使用功效;另一方面由于该电池盒2的锁固点减少,进而可使该电池盒2的锁固工程变得简易化。综上所述,本技术的电池盒补强机构并未见于市面,且藉由上述补强机构确能达到所诉求的目的,而具有实用性、新颖性及进步性的要件,应已符合技术专利的要件,爰依法提出申请,祈请贵审查委员详鉴,惠赐为准予技术专利审定,至感德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摩托车电池盒补强机构,该电池盒为上端具有开口的盒体,其具有底部及墙面部,其特征在于;?该底部上设有固定孔,该固定孔可供电池盒锁固于摩托车上用;?该墙面部由底部四周向上延设一定高度的墙面所构成,该墙面部上端可界围出电池盒的开口部;该墙面部上端缘向外凸设凸肋来形成补强机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摩托车电池盒补强机构,该电池盒为上端具有开口的盒体,其具有底部及墙面部,其特征在于; 该底部上设有固定孔,该固定孔可供电池盒锁固于摩托车上用; 该墙面部由底部四周向上延设一定高度的墙面所构成,该墙面部上端可界围出电池盒的开口部;该墙面部上端缘向外凸设凸肋来形成补强机构。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电池盒补强机构,其特征在于,该补强机构为L形凸肋。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电池盒补强机构,其特征在于,该墙面部凹设一对凹槽,于该凹槽之间设置一钩体。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电池盒补强机构,其特征在于,该墙面部设有一固定凸耳,该固定凸耳具有一固定穿孔,于该固定凸耳的侧旁设嵌钩,该嵌钩与该钩体相对设置,该嵌钩的二侧设有嵌槽,该嵌钩可供一弹性束带嵌设,该嵌槽为开口小内部大的窄口槽。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摩托车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耀贤
申请(专利权)人:光阳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