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下芯机的气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635410 阅读:2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27 20:18
一种自动下芯机的气压装置,具有壳体,壳体内设有内芯,内芯设有前后贯通的气腔,壳体的前、后端分别连接有前连接管和后连接管,内芯外周面的中部设有环体,环体把壳体的腔分隔成彼此独立的前腔和后腔,内芯的前端设有和前腔相通的若干气孔,前腔通过气孔和前连接管相通,内芯的后端和后连接管之间具有气通道,后腔通过气通道和后连接管相通,壳体上对应前腔和后腔分别设有前送气孔和后送气孔,后连接管和自动下芯机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紧凑且体积小,当压缩气体从前送气孔输入,向自动下芯机提供负压力,当压缩气体从后送气孔输入,则向自动下芯机提供正压力。(*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自动下芯机的气压装置
技术介绍
粘土湿型砂自动造型设备通过自动下芯机下芯,自动下芯机上利用负压来吸附泥芯,在下芯完成后,虽然负压消失,但泥芯不是很容易脱出,此时如能加以正压力对泥芯吹气,能帮助泥芯脱出,而目前的粘土湿型砂自动造型设备一般没有提供正压的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既能提供正压又能提供负压的自动下芯机的气压装置。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如下技术方案本技术具有壳体,壳体内设有内芯,内芯设有前后贯通的气腔,壳体的前、后端分别连接有前连接管和后连接管,内芯外周面的中部设有环体,环体把壳体的腔分隔成彼此独立的前腔和后腔,内芯的前端设有和前腔相通的若干气孔,前腔通过气孔和前连接管相通,内芯的后端和后连接管之间具有气通道,后腔通过气通道和后连接管相通,壳体上对应前腔和后腔分别设有前送气孔和后送气孔,后连接管和自动下芯机连接。所述内芯的气孔为斜孔。所述内芯的后端插入后连接管中,内芯的后端和后连接管之间具有环形间隙,形成气通道。所述后连接管前段的管壁为锥面。本技术结构简单、紧凑且体积小,当压缩气体从前送气孔输入,向自动下芯机提供负压力,当压缩气体从后送气孔输入,则向自动下芯机提供正压力。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视图。图2是壳体示意图。图3是内芯不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附图所示的本实施例具有壳体1、处于壳体I内的内芯2以及前连接管3和后连接管4。壳体I的前、后端均设有螺纹孔,前连接管3和后连接管4上均设有外螺纹段,前连接管3和后连接管4分别螺纹连接在壳体I的如、后端,如连接管3的后端面和内芯2的如端面相贴。内芯2设有前后贯通的气腔,前连接管3的管腔、内芯2的气腔和后连接管4的管腔是相通的。壳体I的中部内壁上设有限位凸环1-3,内芯2从限位凸环1-3中通过,内芯2的外周面的中部设有环体2-1,环体2-1紧挨限位凸环1-3的前侧面,环体2-1和限位凸环1-3把壳体I的腔分隔成彼此独立的前腔Ia和后腔lb,内芯2上且处于前腔Ia的前部具有头部2-2,内芯2的气腔在头部部位为锥状,内芯2的头部2-2和环体2-1均和壳体的腔1-4过渡配合。内芯2的头部2-2的外周面上设有环形槽2-4,环体2_1的外周面上设有环形槽2-5,后连接管4的外周面上设有环形槽,三个环形槽中均嵌有密封圈5,这样保证前腔Ia和后腔Ib都具有良好的密封性。壳体I上对应前腔Ia和后腔Ib分别设有前送气孔1-1和后送气孔1-2。内芯2的头部2-2的后端设有和前腔Ia相通的气孔2_1,气孔2_1为斜孔,前腔Ia通过内芯2上的气孔2-1和前连接管3相通。内芯2的后端插入后连接管4中,内芯2的后端和后连接管4之间具有环形间隙,形成气通道lc,后连接管4前段的管壁为锥面,后腔Ib通过气通道Ic和后连接管4相通。后连接管4和自动下芯机连接。当压缩气体从前送气孔1-1输至前连接管3,此时后连接管4内为负气压,本装置向自动下芯机提供负压力。当压缩气体从后送气孔1-2输至后连接管4,此时后连接管4内为正气压,本装置向自动下芯机提供正压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动下芯机的气压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壳体(1),壳体(1)内设有内芯(2),内芯(2)设有前后贯通的气腔,壳体(1)的前、后端分别连接有前连接管(3)和后连接管(4),内芯(2)外周面的中部设有环体(2?1),环体(2?1)把壳体(1)的腔分隔成彼此独立的前腔(1a)和后腔(1b),内芯(2)的前端设有和前腔(1a)相通的若干气孔(2?1),前腔(1a)通过气孔(2?1)和前连接管(3)相通,内芯(2)的后端和后连接管(4)之间具有气通道(1c),后腔(1b)通过气通道(1c)和后连接管(4)相通,壳体(1)上对应前腔(1a)和后腔(1b)分别设有前送气孔(1?1)和后送气孔(1?2),后连接管(4)和自动下芯机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下芯机的气压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壳体(1),壳体(1)内设有内芯(2),内芯(2)设有前后贯通的气腔,壳体(1)的前、后端分别连接有前连接管(3)和后连接管(4),内芯(2)外周面的中部设有环体(2-1),环体(2-1)把壳体(1)的腔分隔成彼此独立的前腔(1a)和后腔(lb),内芯(2)的前端设有和前腔(1a)相通的若干气孔(2-1),前腔(1a)通过气孔(2-1)和前连接管(3)相通,内芯(2)的后端和后连接管(4)之间具有气通道(lc),后腔(Ib)通过气通道(1c)...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小明孟庆洋
申请(专利权)人:南车戚墅堰机车车辆工艺研究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