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铁零件铸造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635409 阅读:2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27 20: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铸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球铁零件铸造模具,具有补缩冒口的内浇道,所述的内浇道的截面呈长方形,内浇道的截面积增大致与待加工零件侧面的截面大小基本一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把球铁零件铸造模具的内浇道设计成方形,并根据零件的大小来调整内浇道截面的大小,使工件于补缩冒口基本连成一体,确保补缩通道的畅通,提高铸造效果。(*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铸造
,尤其涉及一种球铁零件铸造模具
技术介绍
球墨铸铁是通过球化和孕育处理得到球状石墨,有效地提高了铸铁的机械性能,特别是提高了塑性和韧性,从而得到比碳钢还高的强度。球墨铸铁是20世纪五十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高强度铸铁材料,其综合性能接近于钢,正是基于其优异的性能,已成功地用于铸造一些受力复杂,强度、韧性、耐磨性要求较高的零件。球墨铸铁已迅速发展为仅次于灰铸铁的、应用十分广泛的铸铁材料。所谓“以铁代钢”,主要指球墨铸铁。球墨铸铁大多数是共晶或过共晶成分,其糊状凝固方式使铸件外壳没有抵抗石墨化膨胀能力,因而铸型产生型壁迁移,增大铸件体积,极易产生内部缩孔、缩松。在球墨铸铁的铸造过程中,热节部位的缩松是经常面临的问题。以往我们采用的办法一是使用冷铁,二是采用补缩冒口。冷铁的使用效果比较理想,但铸件的外观及硬度很难控制。而补缩冒口由于深浇口设计得不是很合理,一般浇口截面呈圆形或椭圆形,铸造效果不是很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确保补缩通道的畅通,提高铸造效果,本技术提供一种球铁零件铸造模具。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球铁零件铸造模具,具有补缩冒口的内浇道,所述的内浇道的截面呈方形,内浇道的截面积增大致与待加工零件侧面的截面大小基本一致。进一步,具体地,所述的内浇道的截面呈长方形。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把球铁零件铸造模具的内浇道设计成方形,并根据零件的大小来调整内浇道截面的大小,使工件于补缩冒口基本连成一体,确保补缩通道的畅通,提高铸造效果。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最优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内浇道的截面图。图中1、内浇道,2、工件。具体实施方式现在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技术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技术有关的构成。如图1、2所示,是本技术最优实施例,具有补缩冒口的内浇道1,所述的内浇道I的截面呈长方形或正方形,内浇道I的截面积增大致与待加工零件侧面的截面大小基本一致,形状也相互匹配。把内浇道设计成长方形或正方形,并根据零件的大小来调整内浇道截面的大小,使工件于补缩冒口基本连成一体,确保补缩通道的畅通。该技术在生产上应用后,复杂的机器人球铁零件的铸造成品率提高10%,机加工的刀具损耗降低20%,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Mo以上述依据本技术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技术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技术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球铁零件铸造模具,其特征在于:具有补缩冒口的内浇道(1),所述的内浇道(1)的截面呈方形,所述的内浇道(1)的截面积增大致与待加工零件侧面的截面大小基本一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球铁零件铸造模具,其特征在于具有补缩冒口的内浇道(I),所述的内浇道(I)的截面呈方形,所述的内浇道(I)的截面积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易解邵桂良王震李新芳李红芳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万盛铸造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