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源式传动马达及无源式风扇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628014 阅读:2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26 01:31
一种无源式传动马达,包括一底座、一定子总成、一转轴、一转子总成、一第一金属转盘、至少一第一磁极对及一第二金属转盘。定子总成连接于底座。转轴以转动的方式连接于底座。转子总成连接于转轴。转子总成与定子总成交互作用而驱使转轴转动。第一金属转盘连接于转轴。第一磁极对设置于第一金属转盘之上。第二金属转盘套设于转轴之上,并且相对于第一磁极对。当转轴转动而驱使第一金属转盘转动时,设置于第一金属转盘上的第一磁极对与第二金属转盘产生电磁交互作用而驱使第二金属转盘相对于第一金属转盘转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传动马达和风扇结构,特别涉及一种无源式传动马达和无源式风扇结构。
技术介绍
请参阅图1,一种现有的风扇I主要包括有一定子11、一转子12、一底座13及一叶轮14。定子11设置于底座13上。当定子11通电而与转子12产生交互作用时,转子12连同叶轮14即会相对于底座13进行转动,因而可以产生风力。如上所述,在此种现有的风扇I之中,为了使风量增加,多半是增加叶轮14上的叶片对空气作功的面积,亦即采用较大尺寸的风扇。然而,此种方式会产生一些缺点。首先,当叶轮14的叶片本身的重量增加时,转子12的重量也会跟着增加,因此需要配置较大型的驱动装置以提供所需的扭力。然而,这种方式除了会使得整个风扇I变得较为笨重外,其还会增加风扇I建构上的成本。其次,当大尺寸的风扇I作动时,其转速的上限会受到限制,因而会导致驱动装置无法在最佳的工作效率下运转。同时,大尺寸的风扇I所消耗的功率会随即增加,因此在能量的使用上是相对没有效率的。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无源式传动马达,其仅需运用一小型的驱动装置即能驱使一大型的负载机构或一大型叶轮运转,以达成节省能源消耗及提高能源使用效率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要解决上述的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提供一种无源式传动马达,其包括一底座;一定子总成,该定子总成连接于该底座;一转轴,该转轴以转动的方式连接于该底座;一转子总成,该转子总成连接于该转轴,其中,该转子总成与该定子总成交互作用而驱使该转轴转动;一第一金属转盘,连接于该转轴,由该转轴带动旋转;至少一第一磁极对,设置于该第一金属转盘之上;以及一第二金属转盘,套设于该转轴之上,并且相对于该第一磁极对设置,其中,当该转轴转动而驱使该第一金属转盘转动时,设置于该第一金属转盘上的该第一磁极对与该第二金属转盘产生磁力交互作用而驱使该第二金属转盘相对于该第一金属转盘转动。根据上述实施例,该无源式传动马达更包括至少一第二磁极对,设置于该第二金属转盘之上,并且相对于该第一磁极对,其中,当该转轴转动而驱使该第一金属转盘转动时,设置于该第一金属转盘上的该第一磁极对与设置于该第二金属转盘上的该第二磁极对产生磁力交互作用而驱使该第二金属转盘相对于该第一金属转盘转动。根据上述实施例,该第一磁极对为轴向充磁的磁极对。 根据上述实施例,该第二磁极对为轴向充磁的磁极对。根据上述实施例,该第一磁极对为轴向充磁且一体成型的环状磁极对。根据上述实施例,该第二磁极对为轴向充磁且一体成型的环状磁极对。根据上述实施例,该第一磁极对为径向充磁的磁极对。根据上述实施例,该第二磁极对为径向充磁的磁极对。根据上述实施例,该第一磁极对为径向充磁且一体成型的环状磁极对。根据上述实施例,该第二磁极对为径向充磁且一体成型的环状磁极对。根据上述实施例,该第二金属转盘围绕该第一磁极对。根据上述实施例,该第二磁极对围绕该第一磁极对。根据上述实施例,该第一金属转盘及该第二金属转盘由导磁性金属或非导磁性金属所制成。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例提供一种无源式风扇结构,其包括一无源式传动马达,包括一底座;一定子总成,该定子总成连接于该底座;一转轴,该转轴以转动的方式连接于该底座;一转子总成,该转子总成连接于该转轴,其中,该转子总成与该定子总成交互作用而驱使该转轴转动;一第一金属转盘,该第一金属转盘连接于该转轴;至少一第一磁极对,设置于该第一金属转盘之上;以及一第二金属转盘,套设于该转轴之上,并且相对于该第一磁极对,其中,当该转轴转动而驱使该第一金属转盘转动时,设置于该第一金属转盘上的该第一磁极对与该第二金属转盘产生电磁交互作用而驱使该第二金属转盘相对于该第一金属转盘转动;至少一第一扇叶,连接于该第一金属转盘;以及至少一第二扇叶,连接于该第二金属转盘,因此当第二金属转盘受到第一磁极对的电磁交互作用而转动时,第二扇叶也会随之转动。根据上述实施例,该无源式风扇结构还包括至少一第三扇叶,设置于无源式传动马达的第二金属转盘及第二扇叶之间,该第一扇叶转动以产生一气流,并借由该气流带动该至少一第三扇叶旋转,而第三扇叶与第二扇叶相连接,因此第二扇叶也会同时被带动旋转。由于第二扇叶是通过第一扇叶所产生的气流来带动旋转,其启始的速度较慢,而通过设置于第一金属转盘上的第一磁极对与第二金属转盘产生的磁力交互作用,会驱使第二金属转盘相对于第一金属转盘转动,进而使得第二扇叶的启始速度提升。根据上述实施例,该无源式风扇结构还包括一第一支架,连接于该转轴、该第一金属转盘及该第一扇叶,其中,该第一金属转盘借由该第一支架而连接于该转轴,以及该第一扇叶借由该第一支架而连接于该第一金属转盘。根据上述实施例,该无源式风扇结构还包括一第二支架,该第二支架套设于该转轴之上,并且连接于该第二金属转盘及该第二扇叶,其中,该第二金属转盘借由该第二支架而套设于该转轴之上,以及该第二扇叶借由该第二支架而连接于该第二金属转盘。为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做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显示一种现有的风扇的部分剖面及平面示意图;图2显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一种无源式传动马达的部分剖面及平面示意图3A至图3E显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一种无源式传动马达的各种不同型式的第一磁极对与第一金属转盘结合的立体示意图;图4显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一种无源式传动马达的部分构造的运作示意图;图5显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另一种无源式传动马达的部分剖面及平面示意图;图6显示运用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无源式传动马达的一种无源式风扇结构的部分剖面及平面示意图;图7显示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例的一种无源式传动马达的部分剖面及平面示意图;图8显示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例的一种无源式传动马达的部分构造的剖面示意图;图9显示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例的另一种无源式传动马达的部分剖面及平面示意图;图10显示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例的另一种无源式传动马达的部分构造的剖面示意图;以及图11显示运用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例的无源式传动马达的一种无源式风扇结构的部分剖面及平面示意图。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I 风扇11 定子I2 转子13 底座14 叶轮101、101’、102、102’ 无源式传动马达110 底座120 转子总成130 转轴140 定子总成151、151’ 第一金属转盘152、152’ 第二金属转盘161、161’ 第一磁极对162、162’ 第二磁极对171 第一支架172 第二支架173 环形导流结构181 第一扇叶182 第二扇叶183 第三扇叶1001、1002 无源式风扇结构C 涡电流M 电磁场S 容置空间具体实施例方式兹配合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第一实施例请参阅图2,本实施例的一种无源式传动马达101主要包括有一底座110、一转子总成120、一转轴130、一定子总成140、一第一金属转盘151、多个第一磁极对161及一第二金属转盘152。转子总成120是连接于转轴130。转轴130是以转动的方式连接于底座110。定子总成140是连接于底座110。在此,定子总成140可与转子总成120交互作用而驱使转轴130转动。在此,由于定子总成140与转子总成120交互作用早已为一般马达内部普遍的运作原理,故在此不予赘述。第一金属转盘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无源式传动马达,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底座;一定子总成,连接于该底座;一转轴,以转动的方式连接于该底座;一转子总成,连接于该转轴,其中,该转子总成与该定子总成交互作用而驱使该转轴转动;一第一金属转盘,由该转轴带动旋转;至少一第一磁极对,设置于该第一金属转盘之上;以及一第二金属转盘,相对于该第一磁极对设置,其中,当该转轴转动而驱使该第一金属转盘转动时,设置于该第一金属转盘上的该第一磁极对与该第二金属转盘产生磁力交互作用而驱使该第二金属转盘相对于该第一金属转盘转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源式传动马达,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底座; 一定子总成,连接于该底座; 一转轴,以转动的方式连接于该底座; 一转子总成,连接于该转轴,其中,该转子总成与该定子总成交互作用而驱使该转轴转动; 一第一金属转盘,由该转轴带动旋转; 至少一第一磁极对,设置于该第一金属转盘之上;以及 一第二金属转盘,相对于该第一磁极对设置,其中,当该转轴转动而驱使该第一金属转盘转动时,设置于该第一金属转盘上的该第一磁极对与该第二金属转盘产生磁力交互作用而驱使该第二金属转盘相对于该第一金属转盘转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源式传动马达,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一第二磁极对,设置于该第二金属转盘之上,并且相对于该第一磁极对,其中,当该转轴转动而驱使该第一金属转盘转动时,设置于该第一金属转盘上的该第一磁极对与设置于该第二金属转盘上的该第二磁极对产生磁力交互作用而驱使该第二金属转盘相对于该第一金属转盘转动。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源式传动马达,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磁极对或该第二磁极对为轴向充磁的磁极对。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源式传动马达,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磁极对或该第二磁极对为一体成型的环状磁极对。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源式传动马达,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磁极对或该第二磁极对包括偶数个磁极对。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源式传动马达,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磁极对或该第二磁极对为径向充磁的磁极对。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无源式传动马达,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磁极对或该第二磁极对为一体成型的环状磁极对。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源式传动马达,其特征在于,该第二金属转盘围绕该第一磁极对。9.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源式传动马达,其特征在于,该第二磁极对围绕该第一磁极对。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源式传动马达,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家源庄坤富张楯成
申请(专利权)人: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