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线组及其浮动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339037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0 09:57
本案关于一种总线组及其浮动连接器,总线组包括第一连接总线、第二连接总线、多个电连接器及浮动连接器。第一连接总线与第二连接总线相互绝缘且对应设置,且分别包含输入端及输出端。多个电连接器分别电连接于第一连接总线及第二连接总线的输入端。浮动连接器包含第一连接模块及第二连接模块。第一连接模块及第二连接模块分别包含总线端连接座及机柜端连接座。第一连接总线及第二连接总线的输出端分别可滑移地盲插于第一连接模块及第二连接模块的总线端连接座。机柜端连接座架构于供机柜总线的两个连接端的对应连接端可滑移地盲插于其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案关于一种电源导接元件,尤指一种具浮动连接器的总线组。


技术介绍

1、一般而言,总线组经常被运用于机柜总线,架构于将一个或多个电源供应单元的输出电极电性连接至机柜总线,使一个或多个电源供应单元所输出的电能经由伺服器机柜的机柜总线而分配至电子设备,借此以供电予电子设备使用。

2、图1为已知的总线组锁附于机柜总线的立体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已知的总线组锁附于机柜总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如图1及图2所示,已知的总线组900包含两个输出端901,且两个输出端901之间具有间距902。总线组900的两个输出端901是以多个螺栓903锁附且电连接于机柜总线904的两个连接端905,以实现总线组900与机柜总线904之间的电能传输。然而,两个输出端901之间的间距902需根据机柜总线904的两个连接端905而调整。当间距902过小时,恐导致螺栓903无法锁附组装。当间距902过大时,总线组900的输出端901会产生极大的应力,恐导致装置损坏的风险。

3、另一方面,已知的总线组900的两个输出端901及机柜总线904的两个连接端905分别穿设多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总线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总线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连接总线及该第二连接总线是沿一第一方向分别于该第一连接模块及该第二连接模块的该总线端连接座中滑移,其中该机柜总线的两个该连接端是沿一第二方向或一第三方向分别于该第一连接模块及该第二连接模块的该机柜端连接座中滑移,其中该第一方向、该第二方向及该第三方向彼此相互垂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总线组,其特征在于,该浮动连接器的该至少一第一连接模块及该至少一第二连接模块分别包含一外壳及至少一导接片,其中该外壳包含一本体、一总线端开口、一机柜端开口及一连通道,其中该连通道连通于该总线端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总线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总线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连接总线及该第二连接总线是沿一第一方向分别于该第一连接模块及该第二连接模块的该总线端连接座中滑移,其中该机柜总线的两个该连接端是沿一第二方向或一第三方向分别于该第一连接模块及该第二连接模块的该机柜端连接座中滑移,其中该第一方向、该第二方向及该第三方向彼此相互垂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总线组,其特征在于,该浮动连接器的该至少一第一连接模块及该至少一第二连接模块分别包含一外壳及至少一导接片,其中该外壳包含一本体、一总线端开口、一机柜端开口及一连通道,其中该连通道连通于该总线端开口及该机柜端开口之间,且贯穿该本体,其中该至少一导接片至少部分容置于该外壳的该连通道,其中该至少一导接片包含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其中该至少一导接片的该第一端对应该总线端开口设置,以构成该总线端连接座,其中该至少一导接片的该第二端对应该机柜端开口设置,以构成该机柜端连接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总线组,其特征在于,该至少一导接片的该第一端及该第二端分别设有至少一凸部,其中当该第一连接总线的该第一输出端盲插于该至少一第一连接模块的该总线端连接座时,该至少一第一连接模块的该至少一导接片的该第一端的该至少一凸部抵顶于该第一输出端,其中当该第二连接总线的该第二输出端盲插于该至少一第二连接模块的该总线端连接座时,该至少一第二连接模块的该至少一导接片的该第一端的该至少一凸部抵顶于该第二输出端,其中当该机柜总线盲插于该机柜端连接座时,该至少一导接片的该第二端的该至少一凸部抵顶于该机柜总线。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总线组,其特征在于,该至少一导接片包含一第一段部及一第二段部,其中该第一段部连接于该第二段部,且由该第一段部由该第二段部弯折一第一角度构成。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总线组,其特征在于,该至少一导接片包含一第一段部、一第二段部及一第三段部,其中该第一段部及该第二段部分别连接于该第三段部的两相邻侧,该第一段部由该第三段部弯折一第二角度构成,该第二段部由该第三段部弯折一第三角度构成。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总线组,其特征在于,该至少一导接片的该第一端位于该第一段部,且该第一段部是位于该外壳的该总线端开口之外,其中该第一段部所位于的平面的延伸方向平行于该总线端开口所位于的平面,其中该至少一导接片的该第二端位于该第二段部,且该第二端由该外壳的该机柜端开口凸出于该连通道之外。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总线组,其特征在于,该外壳包含一第一延伸部,其中该第一延伸部由该本体朝向平行于该总线端开口所位于的该平面的方向延伸,且对应于该第一段部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总线组,其特征在于,该外壳包含一第二延伸部,该第二延伸部由该外壳的该总线端开口朝向垂直于该总线端开口所位于的该平面的方向延伸,其中该第一延伸部与该第二延伸部分别位于该总线端开口的两相对侧,且彼此间隔设置,其中该第二延伸部包含一第一部分、一第二部分及一第三部分,该第一部分、该第二部分及该第三部分分别邻接于该本体,该第二部分及该第三部分分别连接于该第一部分的两相对侧,其中该第二延伸部是对应于该至少一导接片的部分的该第二部分以及该第二部分与该第一部分的一弯折处。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总线组,其特征在于,该外壳包含一第三延伸部及一第四延伸部,该第三延伸部及该第四延伸部位于该外壳的该机柜端开口的两相对侧,且分别由该本体朝向远离该机柜端开口的方向延伸,并且彼此相对设置,其中一缺口形成于该第三延伸部及该第四延伸部之间,且该至少一导接片的该第二端位于该缺口。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总线组,其特征在于,该至少一第一连接模块及该至少一第二连接模块分别包含至少一限位元件,其中该至少一导接片包含至少一第一限位孔,该至少一第一限位孔贯穿该至少一导接片的该第一段部,其中该第一连接总线的该第一输出端及该第二连接总线的该第二输出端分别穿设至少一第二限位孔,其中该至少一限位元件穿设于该至少一第一限位孔及该至少一第二限位孔。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总线组,其特征在于,该至少一限位元件固定地穿设于该至少一第一限位孔,且该至少一第二限位孔的面积大于该至少一限位元件的截面积,使该至少一限位元件可移动地穿设于该至少一第二限位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尹冠尘张景棠
申请(专利权)人: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