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艾先涛专利>正文

用于棉花种子鉴定的引物和试剂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621330 阅读:1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25 02: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棉花种子鉴定的引物组及其试剂盒,其包括60对核心引物,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核心引物组为棉花品种的生产鉴别提供了有力工具,具有快速、准确等优点,也为今后生产中发生的假冒伪劣、套牌冒牌等坑农害农事件的发生提供了强有力的鉴别工具,为当地种子管理部门处理问题种子纠纷提供了可靠方法和技术保证,极大地保护了棉花育种者、种子生产经营单位和广大棉农的生产利益。通过本套核心标记进行品种的指纹图谱进行鉴定,无需再进行分子标记的大量筛选,节约成本和时间,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鉴定棉花品种的方法,属于分子生物学

技术介绍
棉花是纺织工业的主要原料。我国棉花年产量在500万吨左右,价值量在750亿元左右,是仅次于粮食的第二大农作物,全国有2亿多农民直接参与棉花的生产。纺织业产业链长,目前我国纤维加工量已占世界的48%。近年来,石油价格上涨推高了化纤成本,促使纺织企业提高用棉比例,棉花和化纤的比例已达到1:1。随着全球经济的复苏,纺织品需求上升,国内棉花需求还将保持增长态势。新疆棉花基地的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其作用不可替代。新疆是我国最大的优质棉、 商品棉生产基地和出口基地,棉花总产、单产、种植面积已连续18年稳居全国首位,棉花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40%。棉花是新疆经济支柱产业,原棉产值达到300亿元,占全疆种植业产值的65%和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1/3 ;棉花收入占全区农民收入的35%,占南疆主产区农民收入的60% ;棉花加工产值占全疆工业产值的60-80% ;全疆15%的财政收入、产棉县 50%的财政收入来自棉花及其相关产业。“十一五”期间,新疆棉 花种植面积稳定在2100万亩以上,棉花产量保持在250-300万吨。2003年以来新疆累计调出棉花1800多万吨,超出同期全国棉花进口量200多万吨;2004至2006年,我国棉花年进口增至364万吨,进口依存度由28%上升至38% ;2006-2008年新疆年均调出棉花300万吨,有力地支持了我国棉纺工业的高速发展,也为保持国内棉花70%的自给率奠定了基础。假如没有新疆棉花的支撑,我国对国际棉花市场的依存度将超过50%以上,棉花产业将重蹈大豆、油脂产业的覆辙。新疆棉花发展潜力大,今后在全国棉花产业中的地位更加重要。通过优化生态布局,棉花生产形成了北疆早熟棉区和南疆早中熟棉区等主产区。新品种应用,在提高单产、 改善品质方面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在栽培上,新疆棉花单产提高主要依靠增加密度,靠大群体提高总铃数,实现产量突破。技术上,推广矮密早栽培技术、膜下滴灌技术、平衡施肥技术。全区棉花单产2009年已达到119公斤,比1995年增长33%,高于全国其它地区平均单产35公斤。其中,兵团平均单产达到155公斤。新疆棉花品质好、品级高,平均纱支达到 36支,比全国平均纱支水平高4支。近年来,随着新疆棉花生产的快速发展,病虫害日危害加重。新疆棉花生产要求选育适合当地棉花生产发展,适应市场需求的丰产潜力大、稳产性好、适应性强的新品种。品种研发滞后,影响棉花核心竞争力提高。进一步拓宽遗传基础,加强产量和抗性育种,选育不同纤维类型的高品质棉花新品种、实现纤维类型生产多元化有重要意义。目前新疆棉花每年的用种需求量巨大,每年达10万吨以上。在如此巨大的用种量需求下,生产中假劣伪冒、套牌贴牌种子时有发生,常给育种家、种子企业和棉农带来巨大损失,同时这种混乱的局面也不利于种子管理部门的监管,为保证新疆棉花生产的正常发展和种子市场的规范管理,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简单快速检测技术显得尤为必要。DNA指纹图谱技术快速发展,为品种鉴定、纯度检测、品种亲缘关系与分类研究及品种专利权的正当维护等提供了很好的解决途径。DNA指纹图谱是指能够鉴别生物个体之间差异的DNA电泳图谱,它是建立在DNA分子标记的基础之上的。这种电泳图谱多态性丰富,具有高度的个体特异性和环境稳定性,就象人的指纹一样,因而被称为“指纹图谱”。指纹图谱是鉴别品种、品系(含杂交亲本、自交系)的有力工具,具有快速、准确等优点。因此指纹图谱技术非常适合于品种资源的鉴定工作。该技术已在各种作物品种资源和纯度鉴定研究中得到应用,并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正是在这样的市场环境大背景下,开展新疆棉花品种指纹图谱技术的建立与应用对解决上述问题具有重要作用。DNA指纹图谱技术现状众所周知,作物品种资源作为 国家的重要战略资源之一,它是作物高产稳产的重要基础,在未来的生命科学和农业科学研究领域中将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Tanksley and McCouch,1997)。目前,我国种子生产和经营单位管理还不太规范,不合格种子,甚至假种屡屡混入市场并用于生产,造成粮食减产,同时也极大地损害了品种专利拥有者的利益和农民的经济利益,因此进行品种资源鉴定显得尤为重要。早期,人们多采用形态学方法对品种进行识别,即植物的外部特征特性,如株高、穗长、粒色、干粒重等。该方法简便、经济,但是由于许多形态学性状鉴定周期长、受环境影响大(刘勋甲等,1998,湖北农业科学,(I):33-35 ; (3) 27-32 ;梁明山等,2001),并且随着育种亲本的利用集中化,品种鉴定愈来愈困难,传统的形态学方法已越来越不适应品种鉴定和纯度分析的需要。近年来,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诞生了一系列DNA分子标记技术,如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estf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简称 RFLP)、随机扩增多态性DNA (random amplified polymorphic DNA,简称RAPD)、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mplified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简称 AFLP)、简单序列长度多态性 (simple sequence length polymorphism,简称 SSLP)、随机扩增微卫星多态性(random amplified micro-satellite polymorphism,简称RAMP)、序列标签位点(sequence-tagged sites,简称 STS)、DNA 扩增指纹(DNA amplified fingerprinting, DAF)、扩增子长度多态性(amplicon length polymorphism,简称 ALP)、特异扩增子多态性(specific ampiliconpolymorphism,简称 SAP)、单链构象多态性(singlestrand conformation polymorphi sm,简称 SSCP)和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简称 SNPs)等(李梅芳和周开达,2001 ;邹喻苹和葛颂,2003 ;王忠华,2005)。与上述形态标记相比,DNA分子标记具有以下多种优点(I)直接以遗传物质DNA 的形式表现,在生物体的不同组织和发育时期均可检测到,受季节和环境的影响较少;(2) 数量多、分布广,遍及整个基因组;(3)多态性高,自然存在着许多等位变异,不需专门创造特殊的遗传材料;(4)表现为“中性”,即不影响目标性状的表达,与不良性状无必然的连锁;(5)有许多分子标记表现为共显性(codominance),能够鉴别出作物品种或品系的纯合基因型与杂合基因型,为育种利用提供极大的便利(贾继增,1996)。遗传标记主要分为形态标记、细胞学标记、生化标记、分子标记等四品种型。形态标记形态标记是一种外部形态特征,如矮杆、变态叶、雄性不育等。从形态学或表型性状来检测遗传变异是最直接也最简便易行的方法。广义形态标记包括色素、生理特性、生殖特性抗病虫性等有关的标记。由于表型和基因型之间存在着基因表达、调控、个体发育等复杂的中间环节,如何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鉴定棉花品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待测样品棉花总DNA提取与纯化;测定棉花总DNA纯度和浓度的;采用引物组中的引物分别对棉花总DNA进行PCR扩增反应;对扩增产物同时进行凝胶电泳,并获取凝胶电泳图像;将凝胶电泳图像与标准谱图进行比对以确定棉花类型。所述的引物组包括以下6?0对引物: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鉴定棉花品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待测样品棉花总DNA提取与纯化;测定棉花总DNA纯度和浓度的;采用引物组中的引物分别对棉花总DNA进行PCR扩增反应; 对扩增产物同时进行凝胶电泳,并获取凝胶电泳图像; 将凝胶电泳图像与标准谱图进行比对以确定棉花类型。所述的引物组包括以下6 O对引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鉴定棉花品种的方法,所述的引物组所包括的其它引物不超过15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艾先涛李雪源华金平王俊铎郑巨云吐尔逊江梁亚军孙杰多力坤沙红莫明孙国清刘建喜马玄郭江平龚照龙
申请(专利权)人:艾先涛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