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葵幼苗培养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614653 阅读:2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24 14: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布了山葵幼苗培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生根培育:将经过灭菌脱毒初代培育的茎尖分生组织转移到不加激素的1/2MS培养基中生长;(B)移栽炼苗:步骤(A)持续28~32天后,将其移入到穴盘中;(C)大田种植:步骤(B)移栽炼苗75~85天后,将成品山葵幼苗移栽至大田。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在增殖培养的培养基中添加生根剂的方式来代替细胞分裂素,克服了生根较慢、根细长的问题,达到了短期内迅速增加单株苗的根长度的目的;同时生根剂的价格远远低于细胞分裂素的价格,而且用量更少,利用率更高,相对于生长素培养的方式中,生长素的浪费两较大,利用率较低,大大降低了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农业领域中的幼苗培育方法,具体是指。
技术介绍
我国山葵产业发展中,墨入病(也称黑心病)是山葵种植最重要的病害,严重时可引起山葵种植的完全失败。已有的研究发现,墨入病是山葵的专有病害,对其他作物不产生危害,也不对人体健康造成不利影响。墨入病是由山葵莖点霉菌(Phoma wasabiae Yokogi )侵入山葵植株体内并主要经维管束传导侵染,严重影响山葵品质和产量,甚至造成山葵绝收。墨入病可以为害山葵的根莖、须根、叶片、叶柄。经日本、台湾、大陆多年的研究,至今未找到根治或有效防治山葵墨入病的药物。所以,对其防治是以预防为主要措施,其中,培育和种植不带墨入病菌的健壮种苗是重中之重。种苗培育已成为山葵大面积发展的一个主要制约因素。在传统生产上山葵多采用种子繁殖和分株繁殖。山葵是异花授粉植物,因受高山寒冷气候及多雨的影响,媒介昆虫密度低,种子稔实率低,采收后储藏管理及打破休眠处理等技术繁琐困难,一般农户掌握难度较大。同时,山葵种子播种后,发芽率通常只有30%左右,出苗极不整齐,难以大规模培育规格一致的健康壮苗,不能满足山葵大面积种植的需要。山葵种子中,约30%感染有内生性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山葵幼苗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生根培育:将经过灭菌脱毒初代培育的茎尖分生组织转移到不加激素的1/2MS培养基中生长;(B)移栽炼苗:步骤(A)持续28~32天后,将其移入到穴盘中;(C)大田种植:步骤(B)移栽炼苗75~85天后,将成品山葵幼苗移栽至大田。

【技术特征摘要】
1.山葵幼苗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生根培育将经过灭菌脱毒初代培育的茎尖分生组织转移到不加激素的I/ 2MS培养基中生长; (B)移栽炼苗步骤(A)持续28 32天后,将其移入到穴盘中; (C)大田种植步骤(B)移栽炼苗75 85天后,将成品山葵幼苗移栽至大田。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山葵幼苗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生根培育中,在I / 2MS培养基中添加有浓度为O. 3-0. 5mg/L的生根剂,生根剂为IBA、NAA、IAA中的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季虎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蓝公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