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节的煤粉浓淡分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605943 阅读:1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19 07: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调节的煤粉浓淡分离装置,包括至少局部具有弯曲段的燃烧器或含粉气流通道和主体段,所述弯曲段的后端与所述主体段相连,所述主体段包括与所述燃烧器或含粉气流通道等径相连的外筒、以及位于外筒内部且前端与所述弯曲段后端偏向外弧的部分相连通的浓相煤粉通道,所述浓相煤粉通道沿气流流动方向依次包括直径逐渐减小的渐缩段连接过渡的缩孔段、直径逐渐增大的渐扩段以及直管段,在所述浓相煤粉通道的内部还设有贯穿所述缩孔段的中心筒,所述中心筒穿过所述缩孔段处设有中心筒变径段,且所述煤粉浓淡分离装置上还设有沿浓相煤粉通道轴向移动所述中心筒的中心筒调节机构。使得燃烧器出口气流流速始终处于合理范围。(*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煤粉浓淡分离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可调节的煤粉浓淡分离>J-U ρ α装直。
技术介绍
燃煤锅炉的燃料为煤粉,煤粉燃烧需要大量的氧量来完成,燃烧器为输送煤粉的装置。二次风风箱为炉内煤粉燃烧提供空气流通通道,空气气流通过每个燃烧器进入炉内,与煤粉混合后在炉膛内完成燃烧过程。目前,煤炭市场波动,供电需求下降,大多数电厂通过改变燃煤结构来提高企业效益。同时,燃煤结构的变化,即锅炉实际运行煤质与原设计煤质存在很大差别,对锅炉安全、经济性和NOx等污染物排放特性方面也会产生很大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燃用煤质的变化,会使得一次风率变化,进而影响燃烧器喷口的风速相应地增大或减少,造成煤粉着火滞后或提前,影响燃烧器的使用寿命和锅炉的燃烧效率。燃用煤质的变化,还使得燃烧器出口的煤粉浓淡分离效果相应增大或减小,影响燃烧器出口的燃料分级特性,煤粉浓度较难达到合理范围,影响对燃料NOx的抑制能力,无法保证原燃烧器在抑制NOx生成方面的特性。燃用煤质的变化,进一步还会使得锅炉整体配风情况发生变化,二次风风率随着一次风风率的增大或减少而减少或增大,燃烧器出口的二次风风速和一次风风速响应发生改变,很难或无法组织合理的燃烧器出口气流流场,影响锅炉的安全、经济运行。若对燃烧器二次风机构调整以尽量满足合理的气流流场,势必会增大整个烟风系统阻力,增大耗电量,影响锅炉正常的经济运行。随着国家环保政策的日趋严格,考虑到如果在不进行炉内低氮燃烧技术改造的基础上,直接加装尾部烟气脱销设备,一方面会产生高昂的经济费用,另一方面脱硝设备的效率也无法保证。因此大多数电厂锅炉选择在炉内低氮燃烧技术改造的基础上再进行尾部脱销设备安装,一方面可以保证脱销效率,满足国家的环保要求;另一方面为电厂节省大笔的尾部脱销设备费用和运行费用。其中,炉内低氮燃烧技术一般选用较为成熟的低NOx燃烧器,加装煤粉浓淡分离装置,实现炉内整体空气分级,来抑制NOx的生成。同时,由于煤炭市场波动,大多数电厂整体效益不佳,为了提高经济效益,采用改变燃煤结构来控制发电成本。这样一来,电厂实际燃用煤质的不断变化,使得锅炉一、二次风风量分配重新改变,严重影响了锅炉的燃烧效率及抑制NOx生成的能力。对于燃煤结构的变化带来的影响,电厂频繁组织相关技术人员对炉内燃烧进行调整,通过改变二次风风道调节风门开度、燃烧器的二次风风门开度及叶片角度、控制炉膛内氧量、增加或减少不同受热区域的换热面面积等手段来调整燃煤结构变化对锅炉的影响。其目的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1、调整锅炉一、二次风风量的分配,合理组织燃烧器出口气流流场,保证锅炉安全、经济运行。2、调整由于煤粉浓淡分离效果变化引起的着火性能和抑制NOx生成能力影响,保证燃烧器的使用寿命和低氮燃烧器对NOx的抑制能力。针对燃煤结构的变化,目前主要的技术方案通过对锅炉整体风量、燃烧器二次风的风门开度和叶片角度、一次风的风量等参数进行调整,来适应由于燃煤结构的变化带来对锅炉效率和尾部NOx排放量的影响。上述现有的技术方案,主要存在有如下缺点燃煤结构变化,直接影响了一次风量的大小,而一次风量的调节只能通过增大或减少磨煤机入口的一次风量大小,或者调整一次风粉管道上的可调装置来实现燃烧器喷口的风粉速度,调节范围小,调节特性较差。燃煤结构变化,使得锅炉的二次风量也相应发生了变化,为了保证合理的燃烧器出口气流流场,只能通过调整二次风风门开度及叶片角度,来增大或减少二次风速,以适应燃烧器一次风出口的风速及浓度变化;但二次风调节机构多数为机械调整,很难及时实现一次风风速的变化,而且需要进行长时间的调整和试验来进行摸索。燃煤结构变化,一次风粉的浓淡分离效果也将受到很大影响,目前的调整手段不能对浓淡分离效果进行有效调节,由此也导致燃烧器的提前着火和NOx污染物排放特性变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在锅炉运行过程中针对实际燃用煤质或多种煤质掺烧比例的变化对燃烧器出口的一、二次风风量分配和煤粉浓淡分离效果进行自动调整的可调节的煤粉浓淡分离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调节的煤粉浓淡分离装置,包括至少局部具有弯曲段的燃烧器或含粉气流通道和主体段,所述弯曲段的后端与所述主体段相连,所述主体段包括与所述燃烧器或含粉气流通道等径相连的外筒、以及位于外筒内部且前端与所述弯曲段后端偏向外弧的部分相连通的浓相煤粉通道,所述浓相煤粉通道沿气流流动方向依次包括直径逐渐减小的渐缩段连接过渡的缩孔段、直径逐渐增大的渐扩段以及直管段,在所述浓相煤粉通道的内部还设有贯穿所述缩孔段的中心筒,所述中心筒穿过所述缩孔段处设有中心筒变径段,且所述煤粉浓淡分离装置上还设有沿浓相煤粉通道轴向移动所述中心筒的中心筒调节机构。优选地,所述中心筒变径段为沿着气流流动方向直径逐渐增大的中心筒渐扩段。优选地,所述中心筒还包括在气流流动的上游处与所述中心筒渐扩段相连的中心筒第一直管段以及在气流流动的下游处与所述中心筒渐扩段相连的中心筒第二直管段。优选地,所述中心筒第二直管段的外径小于所述缩孔段的内径。优选地,所述直管段的直径小于所述主体段的直径,并在所述直管段和主体段之间形成第一气流通道。优选地,所述中心筒第二直管段与所述直管段之间形成第二气流通道。优选地,所述还设有自动控制装置,所述中心筒调节机构与所述自动控制装置相连接。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优点是本技术的可调节煤粉浓淡分离装置,在锅炉运行过程中能够针对实际燃用煤质或多种煤质掺烧比例的变化对燃烧器出口的一、二次风风量分配和煤粉浓淡分离效果进行自动调整,使得燃烧器出口气流流速始终处于合理范围,并且组织合理的气流流场,不仅保证连燃烧器的燃烧效率,而且还不会影响或降低燃烧器在抑制NOx生成方面的能力。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里中心筒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参见图1和图2,其中示出本技术一种可调节的煤粉浓淡分离装置的优选实施例,包括至少局部具有弯曲段I的燃烧器或含粉气流通道10和主体段20,所述弯曲段I的后端与所述主体段20相连,二者连接处的直径相同或相当(易于连接),所述主体段20包括与所述燃烧器或含粉气流通道10等径相连的外筒、以及位于外筒内部且前端与所述弯曲段I后端偏向外弧的部分相连通的浓相煤粉通道,所述浓相煤粉通道沿气流流动方向依次包括直径逐渐减小的渐缩段2、连接过渡的缩孔段3、直径逐渐增大的渐扩段5以及直管段9。其中,渐缩段2的前端与弯曲段I后端偏向外弧的部分相连通,如图1所示;所述的缩孔段3用于连接两个变径的部分一渐缩段2和渐扩段5。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所述的“前”、“后”均是相对于气流流动方向而言的,位于气流流动上游的方向为“前”,位于气流流动下游的方向为“后”。在所述浓相煤粉通道的内部还设有贯穿所述缩孔段3的中心筒6,所述中心筒6穿过所述缩孔段3处设有中心筒变径段,如图1和图2所示,优选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中心筒变径段为沿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调节的煤粉浓淡分离装置,包括至少局部具有弯曲段(1)的燃烧器或含粉气流通道(10)和主体段(20),所述弯曲段(1)的后端与所述主体段(20)相连,所述主体段(20)包括与所述燃烧器或含粉气流通道(10)等径相连的外筒、以及位于外筒内部且前端与所述弯曲段(1)后端偏向外弧的部分相连通的浓相煤粉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浓相煤粉通道沿气流流动方向依次包括直径逐渐减小的渐缩段(2)、连接过渡的缩孔段(3)、直径逐渐增大的渐扩段(5)以及直管段(9),在所述浓相煤粉通道的内部还设有贯穿所述缩孔段(3)的中心筒(6),所述中心筒(6)穿过所述缩孔段(3)处设有中心筒变径段,且所述煤粉浓淡分离装置上还设有沿浓相煤粉通道轴向移动所述中心筒(6)的中心筒调节机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调节的煤粉浓淡分离装置,包括至少局部具有弯曲段(1)的燃烧器或含粉气流通道(10)和主体段(20),所述弯曲段(1)的后端与所述主体段(20)相连,所述主体段 (20)包括与所述燃烧器或含粉气流通道(10)等径相连的外筒、以及位于外筒内部且前端与所述弯曲段(I)后端偏向外弧的部分相连通的浓相煤粉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浓相煤粉通道沿气流流动方向依次包括直径逐渐减小的渐缩段(2)、连接过渡的缩孔段(3)、直径逐渐增大的渐扩段(5)以及直管段(9),在所述浓相煤粉通道的内部还设有贯穿所述缩孔段 (3 )的中心筒(6 ),所述中心筒(6 )穿过所述缩孔段(3 )处设有中心筒变径段,且所述煤粉浓淡分离装置上还设有沿浓相煤粉通道轴向移动所述中心筒(6)的中心筒调节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粉浓淡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筒变径段为沿着气流流动方向直径逐渐增大的中心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树翁张玉斌李明林淑胜刘欣崔星源姬亚王志远甄晓伟
申请(专利权)人:烟台龙源电力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