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合式耐磨卸料弯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605373 阅读:2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19 06: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组合式耐磨卸料弯头,包括卸料弯头本体、缓冲腔直管和耐磨芯,所述缓冲腔直管一端固定在所述卸料弯头本体上,所述耐磨芯通过螺栓安装在缓冲腔直管的另一端法兰上,耐磨芯与缓冲腔直管的法兰之间设置有密封垫,所述耐磨芯和缓冲腔直管装配后的空腔形成缓冲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组合式耐磨卸料弯头,改变了入射点的结构,延长了卸料弯头的使用寿命,使用过程中,只需更换耐磨芯就可以恢复卸料弯头的功能,不仅降低了维护费用,也节省了更换工时。(*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气力输送管道与料仓连接用的卸料弯头,特别涉及一种带有耐磨芯的组合式耐磨卸料弯头
技术介绍
气力输送是利用空气的能量来进行物料输送,利用具有一定速度的空气动能来输送物料。当输送颗粒状物质时,颗粒在直管道中输送时,颗粒和管壁相撞的入射角很小,一般不会引起严重的磨损,所以直管道一般使用寿命比较长。当颗粒进入弯头时,由于运动方向的改变,在离心力和惯性力的作用下,颗粒以入射流的方式撞击管壁,致使管道弯头局部严重磨损,最终导致管壁磨穿。目前延长弯头使用寿命最常用的方法是在弯头易磨损部位喷涂耐磨材料或把易磨损的部位预先加厚,比如在易磨损部位焊接一块厚耐磨钢。以上方法虽然能够延长弯头的使用寿命,但是由于没有解决弯头恶劣的工作环境,不能够有效解决弯头的磨损问题。此外,当弯头易磨损部位磨穿而不能再修补时,就要报废整个弯头,造成材料资源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组合式耐磨卸料弯头,通过改变弯头易磨损部位的结构来达到防止弯头磨损,从而延长气力输送管道中弯头的使用寿命。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组合式耐磨卸料弯头,包括卸料弯头本体、缓冲腔直管和耐磨芯,所述缓冲腔直管一端固定在所述卸料弯头本体上,所述耐磨芯固定在缓冲腔直管另一端法兰上,所述耐磨芯和缓冲腔直管装配后的空腔形成缓冲腔。进一步地,所述耐磨芯通过螺栓安装在所述缓冲腔直管上。进一步地,所述耐磨芯与所述缓冲腔直管的法兰之间设置有密封垫。进一步地,所述缓冲腔直管中心线和物料入射流中心线重合。本技术提供的组合式耐磨卸料弯头,由于耐磨芯和缓冲腔直管装配后形成一个缓冲腔,在使用初期,物料流直接撞击耐磨芯。随着时间的延续,物料将在缓冲腔中渐渐积累,积料堆积到一定程度后,物料流将不再直接撞击耐磨芯而是和缓冲腔中的积料撞击,最终实现“料撞料”效应,减小耐磨芯的磨损。长时间使用耐磨芯磨损后,只需将耐磨芯更换便可继续使用,而弯管本体和缓冲腔直管不需更换,从而节省材料。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组合式耐磨卸料弯头的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组合式耐磨卸料弯头的纵向截面图。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1和图2,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组合式耐磨卸料弯头,包括卸料弯头本体1、缓冲腔直管2和耐磨芯3,缓冲腔直管2 —端焊接在卸料弯头本体I上,耐磨芯3通过螺栓5安装在缓冲腔直管2另一端的法兰上,耐磨芯3与缓冲腔直管2的法兰之间设置有密封垫4,耐磨芯3和缓冲腔直管2装配后形成一个缓冲腔6。其中,卸料弯头本体I和缓冲腔直管2可用普通铸铁制作,耐磨芯3采用耐磨性能较好的材料(如陶瓷、耐磨钢等)制作。缓冲腔直管2中心线和入射流中心线重合,入射流的冲击点就是缓冲腔6。耐磨芯3的材质和厚度K根据输送物料的性质进行选择,缓冲腔6直径d 3与入料口 7的直径dl和出料口 8的直径d2相关,缓冲腔6的长度L与入射流压力相关。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组合式耐磨卸料弯头的使用原理是;当空气和物料的混合物从卸料弯头本体I的进料口 7流入,由于空间变大,物料流压力降低。物料流在离心力和惯性力的作用下进入缓冲腔6,并撞击耐磨芯3,物料流撞击耐磨芯3后发生反射,反射物料会渐渐在缓冲腔6中堆积,当物料积累到一定数量后,入射流将撞击缓冲腔6中的积料,最终形成“料撞料”效应。因为入射流不再和耐磨芯3直接接触,耐磨芯3将不再继续磨损,这样卸料弯头的使用寿命将大大延长。在卸料弯头在反复长时间使用后,耐磨芯3将被击穿报废,此时更换耐磨芯3,卸料弯头将可继续使用,从而,不仅降低了维护费用,也节省了更换工时。最后所应说明的是,以上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实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组合式耐磨卸料弯头,其特征在于:包括卸料弯头本体、缓冲腔直管和耐磨芯,所述缓冲腔直管一端固定在所述卸料弯头本体上,所述耐磨芯固定在缓冲腔直管另一端法兰上,所述耐磨芯和缓冲腔直管装配后的空腔形成缓冲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组合式耐磨卸料弯头,其特征在于包括卸料弯头本体、缓冲腔直管和耐磨芯, 所述缓冲腔直管一端固定在所述卸料弯头本体上,所述耐磨芯固定在缓冲腔直管另一端法兰上,所述耐磨芯和缓冲腔直管装配后的空腔形成缓冲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耐磨卸料弯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史风奎彭志杰韩勇敢王桂林曹刚永
申请(专利权)人: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