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机械自动下盒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600882 阅读:1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19 03:07
一种纯机械自动下盒装置,包括支架、固定在支架上的主轴,所述主轴上固定套装有过渡盘和通气盘,所述过渡盘上设置有与吸气气泵连接的第一气孔,所述通气盘的正面设置有与第一气孔连通的第二气孔,所述通气盘的背面设置有与第二气孔连通的圆弧状的吸气槽,所述通气盘的背面还设置有圆弧状的与外界大气相通的进气槽;所述主轴上可转动的套装有固定连接的通气链轮和旋转大盘,通气链轮正面设置有第三气孔,第三气孔对应所述吸气槽和进气槽设置,通气链轮的背面设置有与第三气孔连通的第四气孔,第四气孔通过气管与自转轮及其轮轴内的气体通道连通,所述气体通道与吸盘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优点:能实现任意位置的料盒的吸取与放下、成本低。(*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ー种自动下盒装置。
技术介绍
伴随着全国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医药市场进ー步扩大,对药物的需求量也逐渐増大,而传统的人工纸盒包装药物工作效率低,要人工取放纸盒,人工操作方式使得整个产业发展脚步受影响。因此,能自动吸取以及放下料盒的自动下盒装置应运而生。现有的自动下盒装置,如专利号为201120183356. 5,授权公告日为2011年12月21日,名称为ー种晶体摆盒机下盒装置的中国技术专利,该下盒装置由气缸、U形架、料盒以及料盒放置板安装组成,料盒放在U形架内,待料满后,气缸推动U形架以及架内的料盒,沿料盒放置板的斜坡下滑,料盒位置下移,推至流水线上,进入下一道エ序。该装置存在的不足是需要其他辅助装置使得料盒位于U形架内,也就是说,对生产线的结构设计有要求,不能实现任意位置的料盒吸取与放下;而且,配套生产线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的自动下盒装置存在的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ー种能实现任意位置的料盒的吸取与放下、成本低的纯机械自动下盒装置。本技术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纯机械自动下盒装置,包括支架、固定在支架上的主轴,所述主轴上固定套装有过渡盘和通气盘,所述通气盘位于过渡盘的后方,所述过渡盘上设置有与吸气气泵连接的第一气孔,所述通气盘的正面设置有与第一气孔连通的第二气孔,所述通气盘的背面设置有与第二气孔连通的圆弧状的吸气槽,所述通气盘的背面还设置有圆弧状的进气槽,所述进气槽与外界大气连通;所述主轴上可转动的套装有固定连接的通气链轮和旋转大盘,所述通气链轮、旋转大盘依次位于通气盘的后方,所述通气链轮与通气盘靠接,所述通气链轮与主动链轮通过链条传动连接,所述主动链轮由电动机驱动,所述通气链轮正面设置有第三气孔,所述第三气孔对应所述吸气槽和进气槽设置,所述通气链轮的背面设置有与第三气孔连通的第四气孔;所述旋转大盘上穿设有自转轮轮轴,位于旋转大盘背面的自转轮轮轴上固定安装有自转轮,所述旋转大盘的背面还设置有主皮带轮,所述主皮带轮与所述主轴固定连接,所述主皮带轮与自转轮之间通过皮带传动连接;所述自转轮及其轮轴内设置有气体通道,所述第四气孔通过气管与气体通道连通,所述气体通道与吸盘连通。进ー步,所述支架包括固定板、位于固定板下方的底板,所述固定板上可上下移动地固接有调节板,所述调节板与主轴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旋转大盘上穿设有三个自转轮轮轴,皮带绕过三个自转轮并与主皮带轮传动连接;所述第四气孔有三个,各个第四气孔与一自转轮及其轮轴内的气体通道连通。优选的,所述通气链轮的背面设置有凸台,所述凸台与旋转大盘靠接,所述凸台的侧面设置有所述的第四气孔。优选的,所述旋转大盘上还装有将皮带压紧在自转轮和主皮带轮上的压紧轮。优选的,所述旋转大盘上设置有滑槽,所述压紧轮的轮轴沿所述滑槽可滑动。滑动到某一位置后,通过螺母将所述压紧轮的轮轴固定。优选的,所述吸盘的背部设置有吸盘座,所述气体通道通过所述吸盘座与吸盘连通。优选的,所述过渡盘、通气盘以及主皮带轮与所述主轴键连接。本技术的技术构思是电动机带动主动链轮转动,主动链轮通过链条带动通气链轮转动,通气链轮带动旋转大盘转动,旋转大盘于是带动自转轮及其轮轴公转;由于自转轮与主皮带轮的带传动关系,且主皮带轮固定不动,所以自转轮在公转的同时还实现了自转。吸气气泵与过渡盘上的第一气孔连接,通气盘正面的第二气孔与所述第一气孔连通,通气盘的背面设置与第二气孔连通的圆弧状的吸气槽,通气盘的背面还设置有圆弧状的进气槽,该进气槽与外界大气连通,所述通气链轮正面设置有第三气孔,第三气孔对应所述吸气槽和进气槽设置,所述通气链轮的背面设置有与第三气孔连通的第四气孔,第四气孔通过气管与自转轮及其轮轴内的气体通道连通,所述气体通道与吸盘连通。这样,当通气链轮旋转使得第三气孔经过吸气槽时,该时间段内吸气气泵吸气,吸盘内的气体经由吸盘座、自转轮及其轮轴、气管、第四气孔、第三气孔、吸气槽、第二气孔、第一气孔吸入吸气气泵内,吸盘内气压减小呈现负压,于是吸盘吸住料盒;当通气链轮旋转使得第三气孔经过进气槽时,外界大气由进气槽进入,经过第三气孔、第四气孔、气管、自转轮及其轮轴、吸盘座进入吸盘内,这样,外界气体迅速灌入已为负压的吸盘内,于是吸盘内气压增大,吸盘放下料盒。圆弧状的吸气槽和进气槽的设计是考虑到通气盘静止不转,而通气链轮在公转,通过圆弧状的吸气槽的设计可以使得通气盘上的第二气孔与通气链轮上的第三气孔相通,通过圆弧状的进气槽的设计可以使得外界大气与第三气孔相通。这样,第三气孔间隔地通过吸气槽与进气槽,实现了吸盘间隔地吸取料盒以及放下料盒。通过设计吸气槽与进气槽的弧长,可以达到所需要的气体流通量。由于自转轮在公转,若将该自转轮及其轮轴内的气体通道直接与吸气气泵连接,吸气气泵与自转轮之间的连接气管会发生拧曲,于是在吸气气泵与自转轮之间设置过渡盘、通气盘、以及通气链轮,气泵与过渡盘上的第一气孔连接,再经过第二气孔、吸气槽、第三气孔、第四气孔、气管、自转轮及其轮轴、吸盘座后与吸盘相连通,由于此时所述气管一端是与通气链轮同步旋转,气管另一端是与自转轮公转的,气管两端的公转速度相同,因此气管不会发生拧曲。至于自转轮自转所产生的相对于气管的速度差,可以有相应的接头连接,该接头一端与气管连接,另一端与自转轮连接,并跟随自转轮自转。通过调整自转轮牙数与主皮带轮牙数,可以使得自转轮公转至取盒部位时,自转轮恰好自转至取盒角度;当自转轮公转至下盒部位时,自转轮恰好自转至下盒角度。再加上固定在调节板上的主轴可以升降,所以该纯机械自动下盒装置能实现任意位置的料盒的吸取与放下;由于料盒的取放无需其他辅助装置,对生产线的结构设计没有要求,因此能节约成本。另外,吸气气泵不采用三通电磁阀控制吸气与进气,而是采用纯机械设计,通过第三气孔间隔地通过吸气槽与进气槽的方式,实现了吸盘间隔地吸取料盒以及放下料盒,这样无需电控设备,可以节省对应电控设备这部分的开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I)能实现任意位置的料盒的吸取与放下;(2)成本低;(3)全自动吸料与放料,提高了生产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自转轮公转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的自转轮自转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 例的气体路径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的通气盘的背面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的通气链轮的背面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支架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号1-支架;11-固定板;12_底板;13-调节板;21_主轴;22_过渡盘;221-第一气孔;23-通气盘;231-第二气孔;232-吸气槽;233_进气槽;234_大气入ロ ;24-通气链轮;241-第三气孔;242-第四气孔;243-凸台;25_旋转大盘;26-销钉;31ト自转轮轮轴;312-自转轮;32_主皮带轮;33_皮带;34_气体通道;35_吸盘;36_吸盘座;37-压紧轮;38-滑槽。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ー步说明。參照图1-7 :纯机械自动下盒装置,包括支架1、固定在支架I上的主轴21,所述主轴21上固定套装有过渡盘22和通气盘23,所述通气盘23位于过渡盘22的后方,所述过渡盘22上设置有与吸气气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纯机械自动下盒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固定在支架上的主轴,所述主轴上固定套装有过渡盘和通气盘,所述通气盘位于过渡盘的后方,所述过渡盘上设置有与吸气气泵连接的第一气孔,所述通气盘的正面设置有与第一气孔连通的第二气孔,所述通气盘的背面设置有与第二气孔连通的圆弧状的吸气槽,所述通气盘的背面还设置有圆弧状的进气槽,所述进气槽与外界大气连通;所述主轴上可转动的套装有固定连接的通气链轮和旋转大盘,所述通气链轮、旋转大盘依次位于通气盘的后方,所述通气链轮与通气盘靠接,所述通气链轮与主动链轮通过链条传动连接,所述主动链轮由电动机驱动,所述通气链轮正面设置有第三气孔,所述第三气孔对应所述吸气槽和进气槽设置,所述通气链轮的背面设置有与第三气孔连通的第四气孔;所述旋转大盘上穿设有自转轮轮轴,位于旋转大盘背面的自转轮轮轴上固定安装有自转轮,所述旋转大盘的背面还设置有主皮带轮,所述主皮带轮与所述主轴固定连接,所述主皮带轮与自转轮之间通过皮带传动连接;所述自转轮及其轮轴内设置有气体通道,所述第四气孔通过气管与气体通道连通,所述气体通道与吸盘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纯机械自动下盒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固定在支架上的主轴,所述主轴上固定套装有过渡盘和通气盘,所述通气盘位于过渡盘的后方,所述过渡盘上设置有与吸气气泵连接的第一气孔,所述通气盘的正面设置有与第一气孔连通的第二气孔,所述通气盘的背面设置有与第二气孔连通的圆弧状的吸气槽,所述通气盘的背面还设置有圆弧状的进气槽,所述进气槽与外界大气连通; 所述主轴上可转动的套装有固定连接的通气链轮和旋转大盘,所述通气链轮、旋转大盘依次位于通气盘的后方,所述通气链轮与通气盘靠接,所述通气链轮与主动链轮通过链条传动连接,所述主动链轮由电动机驱动,所述通气链轮正面设置有第三气孔,所述第三气孔对应所述吸气槽和进气槽设置,所述通气链轮的背面设置有与第三气孔连通的第四气孔;所述旋转大盘上穿设有自转轮轮轴,位于旋转大盘背面的自转轮轮轴上固定安装有自转轮,所述旋转大盘的背面还设置有主皮带轮,所述主皮带轮与所述主轴固定连接,所述主皮带轮与自转轮之间通过皮带传动连接;所述自转轮及其轮轴内设置有气体通道,所述第四气孔通过气管与气体通道连通,所述气体通道与吸盘连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震宇徐林燕宁晓斌夏航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工业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