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件加工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8598903 阅读:1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19 01: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零件加工系统,包括依次相连的细孔放电机、细切割机床、检验装置、成型研磨装置、成型放电装置、成品检验装置和成品入库装置,还包括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分别与上述各个装置相互通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零件加工系统,降低成本,提高零件的精密度。(*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ー种加工装置,尤其涉及一种零件加工系统
技术介绍
模具零件指的是模具行业专有的用于冲压模具、塑胶模具或FA自动化设备上的金属配件的总称。但是在现有技术中,并未有明确加工零件的装置,因此有必提供一种零件加工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零件加工系统,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模板的精密度。本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零件加工系统,包括依次相连的细孔放电机、细切割机床、检验装置、成型研磨装置、成型放电装置、成品检验装置和成品入库装置,还包括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分别与上述各个装置相互通信。所述控制装置采用PLC或MCU。本技术对比现有技术 有如下的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成型放电装置,去除エ件表面的碳渣,提高零件的精密度;通过细切割机床减少原料的使用,降低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零件加工系统结构示意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ー步的描述。图1为本技术零件加工系统结构示意图;请參见图1,本技术提供的零件加工系统包括依次相连的细孔放电机、细切割机床、检验装置、成型研磨装置、成型放电装置、成品检验装置和成品入库装置,还包括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分别与上述各个装置相互通信。 所述控制装置采用PLC或MCU。本技术在使用时,原材料进入细孔放电机,给金属穿ー个0. 1-3.0毫米大小的孔洞后再进入细切割机床,利用移动的金属丝作工具电极,并在金属丝和エ件间通以脉冲电流,利用脉冲放电的腐蚀作用对エ件进行切割加工,再通过检验装置进行检验,如若不合格则返回线切割机床进行切割直至检验合格后进入成型研磨装置,拟定零件各个部位加エ的顺序,对各部件进行研磨加工后进入成型放电装置去除エ件表面的碳渣,最后进入成品检验装置,若检验不合格则返回成型研磨装置进行研磨直至检验合格后进入成品入库装置。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些许的修改和完善,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当以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为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零件加工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相连的细孔放电机、细切割机床、检验装置、成型研磨装置、成型放电装置、成品检验装置和成品入库装置,还包括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分别与上述各个装置相互通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零件加工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相连的细孔放电机、细切割机床、检验装置、成型研磨装置、成型放电装置、成品检验装置和成品入库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詹信彰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先创精密模具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