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膨式腔静脉过滤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596562 阅读:2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19 00: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自膨式腔静脉过滤器,所述过滤捕捉部由一个闭合的环状结构平行伸出六个V形杆,以V形杆等分旋转,其分枝端与支撑部的支撑柱连接,形成了锥面的网状结构,过滤捕捉部V形杆末端的分叉相互连接相交延伸出平行的六根支撑柱,即构成了支撑部,在过滤捕捉部与支撑部之间,有与支撑柱相同数量的刺状突起即为防位移部,与过滤捕捉部结构对称的预过滤部在支撑部的另一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由于使用了自膨胀记忆合金材料,所以在介入治疗过程中操作方便,便于释放回收,节约手术时间,减少出血量,减轻病患痛苦,给操作者带来便利。过滤器在植入周期内,支撑部与血管贴壁,与防位移部共同作用,有效防止植入物发生位移、漂流和侧倾等情况。(*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膨式腔静脉过滤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自膨式腔静脉过滤器,属于腔静脉过滤器

技术介绍
深静脉血栓形成己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发病率逐年上升,重要的并发症是血栓反复脱落,导致肺动脉栓塞和肺梗死,死亡率极高,严重危及病人的生命。采用传统手术治疗,创伤面较大,危险性大,近几年来采用介入治疗,经皮下腔静脉滤器置放术是采用经皮穿刺的方法,通过导管输送器,在下腔静脉放置金属滤器,滤器可以阻止血栓上行, 预防或减少肺动脉血栓栓塞。与传统的外科手术相比,经皮下腔静脉滤器置放术简单、安全、有效,近年来已被广泛采用。目前滤器种类较多,但存在着易倾斜、移位和下腔静脉穿孔等缺点。如中国专利申请CN02264778、CN200620030819、CN200720173001、CN200820111457等公开了多种形式的腔静脉过滤器,通过滤器结构的变化,可达到不损伤血管、提高稳定性及更好地捕捉血栓等目的。由于各种滤器结构原因,可能在植入后存在位移,漂移,侧倾等情况的发生。总体来看,现有的滤器主要分为可回收过滤器和不可回过滤器(即永久植入过滤器)。可回收滤器由于组织粘连、血管内皮化等原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膨式腔静脉过滤器,包括:回收部、预过滤部、支撑部、防位移部和过滤捕捉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收部、预过滤部、支撑部、防位移部和过滤捕捉部整体是由同一种记忆合金材料激光切割而成,过滤捕捉部由一个闭合的环状结构平行伸出六个V形杆,以V形杆等分旋转,其分枝端与支撑部的支撑柱连接,形成了锥面的网状结构,V形杆的上半部分筋部宽度在0.2~0.5mm之间,分叉部两根筋部的宽度在0.1~0.4mm之间;过滤捕捉部V形杆末端的分叉相互连接相交延伸出平行的六根支撑柱,即构成了支撑部,支撑杆的筋条宽度在0.8~1.2mm之间,在过滤捕捉部与支撑部之间,有与支撑柱相同数量的刺状突起即为防位移部,与过滤捕捉部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膨式腔静脉过滤器,包括回收部、预过滤部、支撑部、防位移部和过滤捕捉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收部、预过滤部、支撑部、防位移部和过滤捕捉部整体是由同一种记忆合金材料激光切割而成,过滤捕捉部由一个闭合的环状结构平行伸出六个V形杆,以V形杆等分旋转,其分枝端与支撑部的支撑柱连接,形成了锥面的网状结构,V形杆的上半部分筋部宽度在O. 2^0. 5mm之间,分叉部两根筋部的宽度在O. Γθ. 4mm之间;过滤捕捉部V形杆末端的分叉相互连接相交延伸出平行的六根支撑柱,即构成了支撑部,支撑杆的筋条宽度在O. Cl. 2mm之间,在过滤捕捉部与支撑部之间,有与支撑柱相同数量的刺状突起即为防位移部,与过滤捕捉部结构对称的预过滤部在支撑部的另一端,在预过滤部的末端是回收部。2.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涛王永强李奕沄徐新华许永松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泰杰伟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