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坑道钻机及其支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591378 阅读:1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18 04:3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坑道钻机的支撑装置,包括底座和设置于所述底座的立柱,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立柱的顶端的驱动装置、由所述驱动装置驱动沿所述立柱的轴向伸缩运动的连接部件以及球铰于所述连接部件顶端的柱帽。如此设置,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坑道钻机的支撑装置,其能够有效提高坑道钻机在作业时的稳定性。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包括上述支撑装置的坑道钻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钻机
,更具体的涉及一种坑道钻机及其支撑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工程机械
取得了显著的进步,其中,钻机是在 地质勘探中,带动钻具朝任意方向钻进,获取实物地质资料的机械设备。钻机主要作用是破 碎钻孔底部的岩石,下入或提出在孔内的钻具,以探明地下地质和矿产资源等情况。按实施 现场钻机可分为地表钻机、坑道钻机、海底沉没式钻机等。其中坑道钻机以全液压动力头 式为主,一般有主机、泵站、操纵台三部分组成。下面内容将结合附图对现有技术中的坑道 钻机进行详细介绍。请参考图1,图1是现有技术中四柱底架式钻机结构示意图,现有技术中的四柱底 架式钻机包括底座101,底座101上连接固定立柱102和活动立柱105,固定立柱102连接 有第一抱箍组件103,活动立柱105连接有第二抱箍组件106,钻机主机107连接在第一抱 箍组件103和第二抱箍组件106上,底座101和钻机主机107间还连接有液压缸104。当手 动松开第一抱箍组件103和第二抱箍组件106时,钻机液压系统控制液压缸104作伸缩运 动,从而带动第一抱箍组件103在固定立柱102上垂直运动,从而调节第二抱箍组件106和 钻机主机107的相对位置,实现钻机主机107钻进方向的调节。其中,钻机主机107通过其自身的重力和底座101的重力保持稳定,然而,由于钻 机主机107高速旋转产生较大径向离心力,当离心力过大时底座101将产生径向偏摆;同时 钻机推进和起拔时有较大的轴向力,当轴向力过大时底座101将跟着产生轴向位移,均会 造成钻机主机无法正常工作。因此,如何提高坑道钻机的稳定性,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要解决的重要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坑道钻机的支撑装置,其能够有效提 高坑道钻机在作业时的稳定性。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包括上述支撑装置的坑道钻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坑道钻机的支撑装置,包括底座和设置于所述底座的立柱,还 包括设置于所述立柱的顶端的驱动装置、由所述驱动装置驱动沿所述立柱的轴向伸缩运动 的连接部件以及球铰于所述连接部件顶端的柱帽。优选地,所述柱帽的上端面设有上端部为锥形的柱帽头。优选地,所述驱动装置为液压缸,所述液压缸的缸座与所述立柱的顶端可拆卸地 相连接,所述液压缸的活塞杆与所述连接部件相连接。优选地,所述连接部件为丝杆,所述液压缸的活塞杆设有内螺纹,所述丝杆通过所 述内螺纹与所述液压缸相连接。优选地,所述丝杆的顶端设有球体,所述柱帽的下端面设有半球形的凹槽,所述球体通过防脱件连接于所述凹槽内。优选地,所述防脱件包括与所述柱帽相连接的两个半环,两个所述半环能够拼接 为一个整环,且所述整环的内环面为能够与所述球体相吻合的球形面。优选地,所述柱帽的上端面设有盲孔,所述柱帽头插装于所述盲孔。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 一种坑道钻机,包括如上任一项所述的支撑装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坑道钻机的支撑装置,包括底座和设置于所述底座的立柱,还 包括设置于所述立柱的顶端的驱动装置、由所述驱动装置驱动沿所述立柱的轴向伸缩运动 的连接部件以及球铰于所述连接部件顶端的柱帽。如此设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钻机的支撑装 置,由于其立柱的顶端设有驱动装置,当坑道钻机需要定位在巷道内时,驱动装置可驱动连 接部件向上运动,直至柱帽与巷道的顶部相抵,由于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柱帽通过球铰的配合方 式与连接部件相连接,柱帽能够绕连接部件进行转动,故无论巷道顶部无论为何种不规则 形状,柱帽都能够跟巷道的顶部有效接触,产生良好的支撑效果。显然,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支撑 装置,能够通过底座支撑于巷道的底部,同时能够通过柱帽支撑于巷道的顶部,避免了因钻 机主机高速旋转产生较大径向离心力,而产生的径向偏摆,和钻机推进或起拔时有较大的 轴向力,而导致钻机主机轴向位移的问题。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包括上述支撑装置的坑道钻机,钻机进行作业时具有较好的 稳定性,该有益效果的推导过程与上述支撑装置所带来的有益效果的推导过程大体类似, 故本文不再赘述。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技术中四柱底架式钻机结构示意图2为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中坑道钻机的结构示意图3为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中丝杆与柱帽连接结构示意图4为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中两个半环拼成的整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5为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中两个半环拼成的整环的俯视结构示意图6为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中柱帽结构示意图7为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中丝杆结构示意图。图1 中底座一 101、固定立柱一 102、第一抱植组件一 103、液压缸一 104、活动立柱一 105、 第二抱箍组件一 107 ;图2-图 7 中底座-11、立柱-12、柱帽-13、柱帽头-14、液压缸_15、丝杆-16、球体-17、半 环-18、内环面-19、盲孔-20、凹槽-21。具体实施方式本具体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坑道钻机的支撑装置,其能够有效提高坑道钻机在作 业时的稳定性。本具体实施方式还提供了一种包括上述支撑装置的坑道钻机。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 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 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考图2-图7,本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坑道钻机的支撑装置,包括底座11 和设置于底座11的立柱12,还包括设置于立柱12的顶端的驱动装置、由驱动装置驱动沿立 柱12的轴向伸缩运动的连接部件以及球铰于连接部件顶端的柱帽13。如此设置,本具体实施方式所提供的钻机的支撑装置,由于其立柱12的顶端设有 驱动装置,当坑道钻机需要定位在巷道内时,驱动装置可驱动连接部件向上运动,直至柱帽 13与巷道的顶部相抵,由于本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柱帽13通过球铰的配合方式与连接部 件相连接,柱帽13能够绕连接部件进行转动,故无论巷道顶部无论为何种不规则形状,柱 帽13都能够跟巷道的顶部有效接触,产生良好的支撑效果。显然,本具体实施方式所提供的支撑装置,能够通过底座11支撑于巷道的底部, 同时能够通过柱帽13支撑于巷道的顶部,避免了因钻机主机高速旋转产生较大径向离心 力,而产生的径向偏摆,和钻机推进或起拔时有较大的轴向力,而导致钻机主机轴向位移的 问题。因此,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支撑装置,能够保证钻机作业时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其中,柱帽13的上端面可设有上端部为锥形的柱帽头14,如此设置,当驱动装置 驱动连接部件逐渐升起时,柱帽的柱帽头14首先与巷道的顶部产生接触,由于柱帽头14的 顶端为锥形,故柱帽头14能够插入巷道的顶部,进而产生较好的支撑效果。需要说明的是,本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驱动装置可以为液压缸15,当然,也可为其 它类型的驱动装置,只要能够驱动连接部件沿立柱12的轴向进行伸缩运动即可。液压缸15的缸座与立柱12的顶端可拆卸地相连接,液压缸15的活塞杆与连接部 件相连接。需要说明的是,液压缸15的缸座可通过螺纹连接或销接等连接方式可拆卸地连 接于立柱12的顶端。如此设置,液压缸15可拆卸地连接于立柱12的顶端,当运输坑道钻 机时,可将液压缸15拆卸下来,以减少整机的高度,方便运输;需要作业时,可将液压缸15 再安装至液压缸立柱1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坑道钻机的支撑装置,包括底座和设置于所述底座的立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立柱的顶端的驱动装置、由所述驱动装置驱动沿所述立柱的轴向伸缩运动的连接部件以及球铰于所述连接部件顶端的柱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坑道钻机的支撑装置,包括底座和设置于所述底座的立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立柱的顶端的驱动装置、由所述驱动装置驱动沿所述立柱的轴向伸缩运动的连接部件以及球铰于所述连接部件顶端的柱帽。2.如权利要求1所述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柱帽的上端面设有上端部为锥形的柱帽头。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为液压缸,所述液压缸的缸座与所述立柱的顶端可拆卸地相连接,所述液压缸的活塞杆与所述连接部件相连接。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件为丝杆,所述液压缸的活塞杆设有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本华王家国江治明简福蓉安天福欧云科周锐胡代洪陈林超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平山矿山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