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钻机的回转装置,包括有主框架,所述主框架包括有顶板、底板、连接顶板和底板用的连接架、可沿连接架纵向移动的活动架、用于驱动活动架的驱动装置;顶板上安装有第一回转器,用于驱动主框架在水平面上转动;活动架上安装有能够在竖直面上转动的第二回转器;第二回转器上设有安装钻机用的托架。采用本方案,在钻孔时,将钻机安装到托架上,顶板上的第一回转器能够驱动主框架上的钻机在水平面内转动。活动架上的第二回转器能够通过托架驱动钻机在竖直平面上转动。钻机能够跟随活动架沿着连接架纵向移动。通过第一回转器、第二回转器和连接架能够分别调节钻机的方位角、倾角和高度,满足不同的钻孔需求,使用方便,省时省力。
A rotary device of drilling mach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钻机的回转装置
本技术涉及钻机
,具体涉及一种钻机的回转装置。
技术介绍
在采矿过程中,由于其采掘层内常伴有瓦斯和水等流体,不利于矿物资源的开采。在采矿前需要利用钻机钻孔,将瓦斯和水等流体排放后才能继续工作。由于矿物的综采工作面空间比较狭窄,并设置有掘进机、皮带输送机、液压支架等设备,无法使用大型的钻孔设备进行钻孔。若采用小型的手持式钻机或架柱式结构钻机,则无法满足钻孔高度和角度的需求;若通过人力调整钻机,其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矿洞内的小型钻机不便于调整钻孔角度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钻机的回转装置,通过在主框架上设置高度可调的活动架和两个调节角度用的回转器,能够调节钻机的方位角、倾角和高度,操作方便。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钻机的回转装置,包括有主框架,所述主框架包括有顶板、底板、连接顶板和底板用的连接架、可沿连接架纵向移动的活动架、用于驱动活动架的驱动装置;顶板上安装有第一回转器,用于驱动主框架在水平面上转动;活动架上安装有能够在竖直面上转动的第二回转器;第二回转器上设有安装钻机用的托架。采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在矿洞中钻孔时,将钻机安装到托架上,顶板上的第一回转器能够驱动主框架上的钻机在水平面内转动。活动架上的第二回转器能够通过托架驱动钻机在竖直平面上转动。并且钻机能够跟随活动架沿着连接架纵向移动。通过第一回转器、第二回转器和连接架能够分别调节钻机的方位角、倾角和高度,满足不同的钻孔需求,使用方便,省时省力。优选的,所述第一回转器和第二回转器均包括有壳体和设于壳体上的转动盘和驱动马达;转动盘上安装有蜗轮;驱动马达通过蜗杆和蜗轮驱动转动盘旋转。通过蜗杆调节蜗轮的角度,其精确度高。优选的,所述顶板固定在第一回转器的转动盘或壳体上;所述活动架和所述托架择一固定在第二回转器的转动盘上,另一个与第二回转器的壳体连接。在安装过程中,通过回转器连接两个可相对转动的零部件时,只要不将两零部件共同安装到回转器的壳体或转动盘上,就能够实现转动,其安装方便。优选的,所述连接架为设于顶板左右两端的两个导柱;导柱穿设在活动架上的导套中。通过设于左右的两个导柱连接顶板和底板,保证主框架结构牢固。导套能够避免活动架直接与导柱接触,减少磨损,延长使用寿命。并且活动架通过两导柱进行导向,保证活动架只能够沿导柱轴向移动,对钻机的调节精度高。优选的,所述驱动装置为液压缸;液压缸的缸体固定在所述活动架上;液压缸的杆体与顶板连接。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优选的,所述底板上开设有避让液压缸用的避让孔。处于顶板和底板之间的液压缸有足够的伸展空间。保证活动架具有较长的行程,钻机高度调节范围大。优选的,所述活动架为四块板材围成的中空状;所述液压缸的缸体和导套均固定在活动架内部。安装方便,占用空间小。优选的,所述第一回转器上安装有悬挂用的柱塞;柱塞的上端沿其径向开设有悬挂孔。方便将钻机的回转装置挂起。优选的,所述钻机的回转装置悬挂在支撑矿洞用的液压支撑架上,液压支撑架设有拉索斜拉住顶板。防止钻机工作时因振动等原因导致连接松动,导致整个装置和钻机坠落。安全性好。优选的,所述顶板的四周开设有安装吊环用的安装孔。便于拉拽钻机的回转装置。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能够调节钻机的方位角、倾角和高度,满足不同的钻孔需求,使用方便,省时省力;调节范围大,调节精度高;安全性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安装钻机后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主框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回转器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将本技术在矿洞中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涉及的附图标记和组成部分如下所示:顶板1、底板2、连接架3、活动架4、驱动装置5、第一回转器6、第二回转器7、转动盘8、壳体9、驱动马达10、避让孔11、法兰盘12、导套13、柱塞14、液压支撑架15、拉索16、托架17、钻机18、缸套19。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钻机的回转装置,包括有主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框架包括有顶板1、底板2、连接顶板1和底板2用的连接架3、可沿连接架3纵向移动的活动架4、用于驱动活动架4的驱动装置5;顶板1上安装有第一回转器6,用于驱动主框架在水平面上转动;活动架4上安装有能够在竖直面上转动的第二回转器7;第二回转器7上设有安装钻机18用的托架17。如图4所示,所述第一回转器6和第二回转器7均包括有壳体9和设于壳体9上的转动盘8和驱动马达10;转动盘8上安装有蜗轮;驱动马达10通过蜗杆和蜗轮驱动转动盘8旋转。其中,驱动马达10优选用液压马达。第一回转器6和第二回转器7均为现有技术,如公告号为CN103046866B的专利文件中曾公开。为方便安装,所述顶板1固定在第一回转器6的转动盘8或壳体9上;所述活动架4和所述托架17择一固定在第二回转器7的转动盘8上,另一个与第二回转器7的壳体9连接。在本实施例中,顶板1直接连接第一回转器6的壳体9,所述活动架4通过垫板与第二回转器7的壳体9连接;所述托架17通过法兰盘12固定在第二回转器7的转动盘8上。其中,上述连接架3优选为设于顶板1左右两端的两个导柱;导柱穿设在活动架4上的导套13中。导柱的两端通过螺母锁紧在顶板1和底板2上;也可设置普通的条形支架作为连接架3,在条形支架上开设T形、L形等常见导轨供活动架4移动。上述驱动装置5为液压缸;液压缸的缸体固定在所述活动架4上的缸套19中;液压缸的杆体前端通过连接块固定在顶板1的底部。在底板2上开设有避让液压缸用的避让孔11。为方便安装,所述活动架4为四块板材围成的中空状;所述缸套19和导套13均固定在活动架4内部。为方便悬挂,所述第一回转器6的转动盘8通过法兰盘12连接有悬挂用的柱塞14;柱塞14的上端沿其径向开设有悬挂孔。如图5所示,钻机18回转装置通过柱塞14悬挂在支撑矿洞用的液压支撑架15上,液压支撑架15设有拉索16斜拉住顶板1。为方便拉拽,在顶板1的四周开设有安装吊环用的安装孔。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的描述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其它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钻机的回转装置,包括有主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框架包括有顶板(1)、底板(2)、连接顶板(1)和底板(2)用的连接架(3)、可沿连接架(3)纵向移动的活动架(4)、用于驱动活动架(4)的驱动装置(5);顶板(1)上安装有第一回转器(6),用于驱动主框架在水平面上转动;活动架(4)上安装有能够在竖直面上转动的第二回转器(7);第二回转器(7)上设有安装钻机(18)用的托架(1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钻机的回转装置,包括有主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框架包括有顶板(1)、底板(2)、连接顶板(1)和底板(2)用的连接架(3)、可沿连接架(3)纵向移动的活动架(4)、用于驱动活动架(4)的驱动装置(5);顶板(1)上安装有第一回转器(6),用于驱动主框架在水平面上转动;活动架(4)上安装有能够在竖直面上转动的第二回转器(7);第二回转器(7)上设有安装钻机(18)用的托架(1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钻机的回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回转器(6)和第二回转器(7)均包括有壳体(9)和设于壳体(9)上的转动盘(8)和驱动马达(10);转动盘(8)上安装有蜗轮;驱动马达(10)通过蜗杆和蜗轮驱动转动盘(8)旋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钻机的回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1)固定在第一回转器(6)的转动盘(8)或壳体(9)上;所述活动架(4)和所述托架(17)择一固定在第二回转器(7)的转动盘(8)上,另一个与第二回转器(7)的壳体(9)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钻机的回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架(3)为设于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本华,闫宪良,刘海东,胡代洪,欧云科,杨廷彬,王江涛,魏虎,李超,简福蓉,曹雪,王正军,王晓容,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平山矿山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