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燕山大学专利>正文

优化斗杆驱动的正铲挖掘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591092 阅读:1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18 04:25
优化斗杆驱动的正铲挖掘机构,其动臂下端与机架铰接,该动臂的上端与斗杆的一端铰接,该斗杆的另一端与铲斗的一部位铰接,动臂液压缸的一端与机架铰接,该动臂液压缸的另一端与动臂铰接;摇杆与斗杆铰接,斗杆液压缸和机架连杆的一端分别与摇杆两侧铰接,上述斗杆液压缸和上述机架连杆的另一端分别与机架铰接,铲斗液压缸的一端与上述机架连杆的中部铰接,该铲斗液压缸的另一端与铲斗另一部位铰接。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紧凑,斗杆驱动性能好,稳定性高,可控性好,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挖掘机,特别涉及一种正铲液压挖掘机构。
技术介绍
大型正铲液压挖掘机是露天煤矿采掘的主要工具,其挖掘工作装置是完成挖掘机各项功能的主要构件,然而目前液压正铲挖掘机的工作装置的局限于仅有的两种构型,然而这两种构型都不能很好的优化斗杆驱动。中国专利CN200920036561.1涉及一种挖掘机斗杆,特点是该斗杆由基体与活动体组成,采用分体结构,通过一定的连接配置使活动体可根据挖掘需要沿基体移动,调整本体的总长度,实现一台主机完成多台主机的作业能力,降低施工成本,避免超负荷作业,延长整机使用寿命。但该专利斗杆的结构较为复杂,斗杆驱动性能差,能耗高。中国专利CN201120493022. 8涉及一种挖掘机斗杆,特点是其包括斗杆本体、设置于本体后部用于与动臂铰接的后支座、安装于本体侧板上围绕后支座的加强板、安装于本体后端面上的斗杆油缸支承座以及安装于本体后部上端面的铲头油缸支承座,该专利改进了斗杆的结构,延长了斗杆的使用寿命,但同样的,斗杆结构复杂,斗杆驱动性能差,能耗高的问题依然存在。因此,设计出一种结构简单紧凑,能优化斗杆驱动的正铲挖掘机构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类产品结构多样化、能耗低、力传动合理、工作空间大、易于控制的优化斗杆驱动的正铲挖掘机构。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内容如下动臂下端与机架铰接,该动臂的上端与斗杆的一端铰接,该斗杆的另一端与铲斗的一部位铰接,摇杆铰接在斗杆中部,斗杆液压缸、机架连杆和摇杆相互连接,具体连接方式如下第一种连接方式一对动臂液压缸的一端分别与机架铰接,该一对动臂液压缸的另一端分别与动臂铰接;摇杆与斗杆铰接,斗杆液压缸和机架连杆的一端分别与摇杆两侧铰接,上述斗杆液压缸和上述机架连杆的另一端分别与机架铰接,一对铲斗液压缸的一端分别与上述机架连杆的中部铰接,该一对铲斗液压缸的另一端与铲斗另一部位铰接。第二种连接方式一对动臂液压缸的一端分别与机架铰接,该一对动臂液压缸的另一端分别与动臂铰接;一对机架连杆的一部位分别与机架铰接,该一对机架连杆的一部位分别与摇杆的一端铰接,该摇杆的另一端分别与斗杆中部铰接,一对斗杆液压缸的一端分别与上述机架连杆的另一部位铰接,该斗杆液压缸的另一端分别与机架铰接,一对铲斗液压缸的一端分别与上述动臂的一部位铰接,该一对铲斗液压缸的另一端与铲斗另一部位铰接。第三种连接方式一对动臂液压缸的一端分别与机架铰接,该一对动臂液压缸的另一端分别与动臂铰接;摇杆与斗杆铰接,斗杆液压缸和机架连杆的一端分别与摇杆两侧铰接,上述斗杆液压缸和上述机架连杆的另一端分别与机架铰接,一对铲斗液压缸的一端分别与上述动臂的另一部位铰接,该一对铲斗液压缸的另一端与铲斗另一部位铰接。本专利技术与现有的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I)斗杆液压缸通过驱动四杆机构驱动斗杆,在斗杆液压缸行程相同的情况下,斗杆获得较大的转角并大大的改善了机构的传动性能。(2)结构简单,液压缸耦合性小,易于控制。(3)结构紧凑,各液压缸工作易于协调,机构分析简单。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立体示意简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立体示意简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3立体示意简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1在图1所示的优化斗杆驱动的正纟产挖掘机构立体示意简图中,机架I通过铰链Rl与动臂2的下端铰接,该动臂2的上端通过铰链R2与斗杆3的一端铰接,该斗杆3的另一端通过铰链R3与铲斗4的一部位铰接;一对动臂液压缸7的活塞杆端部分别通过铰链R7与机架I铰接,该一对动臂液压缸7的缸套端部分别通过铰链R8与动臂2铰接;一对摇杆5分别通过铰链R4对称地铰接在上述斗杆3中部的两侧,一对斗杆液压缸8活塞杆端部和机架连杆6的一端分别通过铰链RlO和铰链R6与上述摇杆5的两侧铰接,上述斗杆液压缸8的缸套端部和上述机架连杆6的另一端分别通过铰链R9和铰链R5与机架I铰接,一对铲斗液压缸9的活塞杆端部分别通过铰链Rll与上述机架连杆6中部铰接,该一对铲斗液压缸9的缸套端部通过铰链R12与上述铲斗4的另一部位铰接。实施例2 在图2所示的优化斗杆驱动的正铲挖掘机构立体示意简图中,机架I通过铰链Rl与动臂2的下端铰接,该动臂2的上端通过铰链R2与斗杆3的一端铰接,该斗杆3的另一端通过铰链R3与铲斗4的一部位铰接;一对动臂液压缸7的活塞杆端部分别通过铰链R7与机架I铰接,该一对动臂液压缸7的缸套端部分别通过铰链R8与动臂2铰接;一对机架连杆6的一端分别通过铰链R5与机架I铰接,该一对机架连杆6的另一端分别通过铰链R6与摇杆5的一端铰接,该摇杆5的另一端分别通过铰链R4与斗杆3中部铰接,一对斗杆液压缸8的活塞杆端部分别通过铰链RlO与上述机架连杆6的中部铰接,该一对斗杆液压缸8的缸套端部分别通过铰链R9与机架I铰接;一对铲斗液压缸9的活塞杆端部分别通过铰链Rll与上述动臂2的另一部位铰接,该一对铲斗液压缸9的缸套端部分别通过铰链R12与上述铲斗4的另一部位铰接。实施例3在图3所示的优化斗杆驱动的正铲挖掘机构立体示意简图中,机架I通过铰链Rl与动臂2的下端铰接,该动臂2的上端通过铰链R2与斗杆3的一端铰接,该斗杆3的另一端通过铰链R3与铲斗4的一部位铰接;一对动臂液压缸7的缸套端部分别通过铰链R8与动臂2铰接,该一对动臂液压缸7的活塞杆端部分别通过铰链R7与机架I铰接;一对摇杆5分别通过铰链R4对称地铰接在上述斗杆3中部的两侧,一对斗杆液压缸8的缸套端部和机架连杆6的一端分别通过铰链RlO和铰链R6与上述摇杆5的两侧铰接,上述斗杆液压缸8的活塞杆端部和上述机架连杆6的另一端分别通过铰链R9和铰链R5与机架I铰接,一对铲斗液压缸9的活塞杆端部分别通过铰链Rll与上述动臂2的另一部位铰接,该一对铲斗液压缸9的缸套端部通过铰链R12与上述铲斗4的另一部位铰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优化斗杆驱动的正铲挖掘机构,其动臂下端与机架铰接,该动臂的上端与斗杆的一端铰接,该斗杆的另一端与铲斗的一部位铰接,其特征在于:摇杆铰接在斗杆中部,斗杆液压缸、机架连杆和摇杆相互连接,具体连接方式如下:第一种连接方式:一对动臂液压缸的一端分别与机架铰接,该一对动臂液压缸的另一端分别与动臂铰接;摇杆与斗杆铰接,斗杆液压缸和机架连杆的一端分别与摇杆两侧铰接,上述斗杆液压缸和上述机架连杆的另一端分别与机架铰接,一对铲斗液压缸的一端分别与上述机架连杆的中部铰接,该一对铲斗液压缸的另一端与铲斗另一部位铰接;第二种连接方式:一对动臂液压缸的一端分别与机架铰接,该一对动臂液压缸的另一端分别与动臂铰接;一对机架连杆的一部位分别与机架铰接,该一对机架连杆的一部位分别与摇杆的一端铰接,该摇杆的另一端分别与斗杆中部铰接,一对斗杆液压缸的一端分别与上述机架连杆的另一部位铰接,该斗杆液压缸的另一端分别与机架铰接,一对铲斗液压缸的一端分别与上述动臂的一部位铰接,该一对铲斗液压缸的另一端与铲斗另一部位铰接;第三种连接方式:一对动臂液压缸的一端分别与机架铰接,该一对动臂液压缸的另一端分别与动臂铰接;摇杆与斗杆铰接,斗杆液压缸和机架连杆的一端分别与摇杆两侧铰接,上述斗杆液压缸和上述机架连杆的另一端分别与机架铰接,一对铲斗液压缸的一端分别与上述动臂的另一部位铰接,该一对铲斗液压缸的另一端与铲斗另一部位铰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优化斗杆驱动的正铲挖掘机构,其动臂下端与机架铰接,该动臂的上端与斗杆的一端铰接,该斗杆的另一端与铲斗的一部位铰接,其特征在干摇杆铰接在斗杆中部,斗杆液压缸、机架连杆和摇杆相互连接,具体连接方式如下 第一种连接方式一对动臂液压缸的一端分别与机架铰接,该ー对动臂液压缸的另ー端分别与动臂铰接;摇杆与斗杆铰接,斗杆液压缸和机架连杆的一端分别与摇杆两侧铰接,上述斗杆液压缸和上述机架连杆的另一端分别与机架铰接,一对铲斗液压缸的一端分别与上述机架连杆的中部铰接,该ー对铲斗液压缸的另一端与铲斗另一部位铰接; 第二种连接方式一对动臂液压缸的一端分别与机架铰接,该ー对动臂液压缸的另ー端分别与动臂铰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华锋陈谊超徐弓月曹宇马利王怀宝
申请(专利权)人:燕山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