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聚丙烯树脂改性技术,具体涉及橡胶增韧的高强度聚丙烯组合物,及其通过动态硫化制备上述组合物的方法。
技术介绍
聚丙烯(PP)的高性能化是人们关注的课题,其中,PP增韧是重要的高性能化研究方向。利用树脂后加工改性技木,PP增韧可通过与橡胶、热塑性弾性体共混实现。现有技术中作为增韧改性的橡胶品种包括こ丙橡胶(如US4983647、昭和730145、ZL200410011367.X 等)、丁苯橡胶(ZL200310103222. 8、US6150442、ZL200510002252. 9、ZL01110737. 5),等等。丁腈橡胶(CN01110732. 4)等。1962年,自美国A. M. Gessler首先提出用动态硫化法制备橡塑共混物(US3037954)以来,动态硫化技术被广泛地用于橡胶或弾性体增韧聚烯烃的体系中(如US4130535、US4594390、US3758643、ZL99807124. 2、W092/02582、ZL200510025249 等)。CN200610152929.1报道了在动态硫化过程中,采用两种过氧化物并用的硫化体系制 ...
【技术保护点】
高强度聚丙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以聚丙烯的质量为百分之百计,组成中包括:1)100%聚丙烯基质;2)1.0%~3.0%的交联剂,是由0.95%~2.5%的有机过氧化物/硫磺的配混物与0.05%~0.5%助交联剂组成,所述的有机过氧化物与硫磺质量比为1∶5~1∶10;3)10%~30%的羧基丁苯胶乳改性粉末丁苯橡胶;4)2%~5%的极性单体接枝聚丙烯。
【技术特征摘要】
1.高强度聚丙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以聚丙烯的质量为百分之百计,组成中包括 1)100%聚丙烯基质; 2)1. O % 3. O %的交联剂,是由O. 95 % 2. 5 %的有机过氧化物/硫磺的配混物与O.05% O. 5%助交联剂组成,所述的有机过氧化物与硫磺质量比为1: 5 1: 10; 3)10% 30%的羧基丁苯胶乳改性粉末丁苯橡胶; 4)2% 5%的极性单体接枝聚丙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丙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聚丙烯基质是均聚或共聚聚丙烯,熔体流动速率(MFR) O. 5 40g/10min,密度 O. 900 O. 921g/cm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聚丙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有机过氧化物半衰期大于230°C/min0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聚丙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有机过氧化物是1,1-二甲基乙基-过氧化氢、二叔丁基过氧化氢、特戊基过氧化氢其中之一种。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聚丙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助交联剂是N,N-m-双马来酰亚 胺。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聚丙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羧基丁苯胶乳改性粉末丁苯橡胶中所述的羧基丁苯胶乳是以丁二烯、苯乙烯为主单体,不饱和羧酸为功能单体经乳液聚合得到,羧基丁苯胶乳的固体含量41% 55%,胶乳粒径100 175nm。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聚丙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不饱和羧酸是丙烯酸。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聚丙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粉末丁苯橡胶是指未硫化的,粒径为O. 2 O. 7mm,门尼粘度ML(l+4) 100°C为41 123,结合苯乙烯为21% 50%的粉末橡胶。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聚丙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极性单体接枝聚丙烯的接枝率O.5% 11%, MFR彡40g/10min,极性单体是马来酸酐、丙烯酸或甲基丙烯酸。10.一种制备权利要求1-9所述之一聚丙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典宏,龚光碧,韩燕,刘俊保,杨茹欣,何颖,翟云芳,王月霞,魏绪玲,梁天珍,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