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田瑜专利>正文

固定翼与电动多旋翼组成的复合飞行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587716 阅读:8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18 01:2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固定翼与电动多旋翼组成的复合飞行器,包括一组电动多旋翼动力系统和一个总控制器,固定翼动力系统与电动多旋翼动力系统在结构上相互独立,该总控制器包括该固定翼控制系统和用于控制该电动多旋翼动力系统工作的电动多旋翼控制系统,该总控制器还用于控制该固定翼控制系统和电动多旋翼控制系统单独工作或者协同工作;所述电动多旋翼动力系统的旋翼旋转平面与机身中心轴平行。能够在这两种飞行模式之间自由的转换,既可以像直升机一样垂直起降和飞行,可以像固定翼飞机一样起降和飞行,也可以在起降和飞行过程中使用两个动力系统混合工作的模式实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飞行器,特别是涉及一种固定翼与电动多旋翼组成的复合飞行器
技术介绍
在航空领域常见的固定翼飞机,由于主要靠机翼产生升力平衡飞机重量,动力系统主要用来克服飞机飞行阻力,因此远小于飞机重量的动力(推拉力)就可以让固定翼飞机离地升空。其飞行速度快,航程和巡航时间长,但起降距离长,要求高质量的跑道,严重影响和妨碍了固定翼飞机在偏远无专用机场地区的应用。在航空领域常见的旋翼直升机,可以解决在狭小场地垂直起降的问题。在已知的旋翼飞行器中,除了常见的单桨直升机以外,还有多桨直升机,多桨直升机一般是通过变化桨的转速来改变飞行姿态的。如4桨旋翼直升机,4个桨相对于中心对称放置,其中有2个桨是顺时针旋转,还有2个桨是逆时针方向旋转。当飞机需要往一个方向转向时,只要改变增加其中2个顺时针/逆时针桨的转速,减少另外2个逆时针/顺时针桨的转速就可以改变航向。需要倾斜飞行时,只要减小飞行方向上的桨的转速,增加对称位置的桨的转速就能通过升力差向指定的方向飞行。但直接和动力系统相连的旋翼效率远不如固定翼飞机的机翼,因此功耗大。又因其前进速度主要靠旋翼桨盘通过倾斜盘的倾斜产生的分力提供,同时直升机前进飞行的阻力也较固定翼飞机大的多。因此其飞行速度,距离和续航时间都不如固定翼飞机。为此航空领域的技术人员一直在找寻能兼有固定翼飞机和直升机优点的飞行器。单独的升力发动机在设计上简单,升力发动机在巡航时不工作,又占用机内体积,这是死重。减少或消除死重是垂直起落飞机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将升力和巡航发动机合二为一,当然就消除了专用升力发动机的死重。巡航和升力发动机合二为一的最直接的方法,莫过于倾转喷气发动机,把发动机直接对着地面吹,当然就产生直接的升力。这么简单的道理,为什么不是垂直起落飞机的首选呢?首先,倾转发动机对发动机在飞机上的位置带来很大的限制,不光机翼、发动机的位置必须和飞机的重心一致,也基本上只有翼下或翼尖位置,这样,一旦部分升力发动机故障或瞬时出力不足,非对称升力容易引起灾难性的事故。倾转旋翼用同步轴解决这个问题,倾转喷气发动机就基本不可能在一侧发动机失效时,由另一侧发动机补偿。再说,发动机本身十分沉重,倾转机构谈何容易。还有,发动机对进气的要求很高,否则发动机效率直线下降,但发动机在倾转过程中,进气的条件很难保证。另夕卜,垂直起落要求在短时间内产生大量的推力,巡航要求工作时间长但推力远远要不了那么多,两者之间在设计上很难协调。由发动机直接产生升力,没法取巧。从极端情况来说,滑跑起飞、用机翼产生升力,只需要很少的推力;但用喷气动力垂直起飞,至少需要1:1的推重比,动力要求高得多。在已知的具有可垂直起降功能且有固定翼飞机功能的飞行器中,大致分为以下几类。一、如图1,将涵道风扇和前行桨叶11结合起来的方案。如西科斯基的无人机Mariner,通用公司的XV-5等。这种飞行器的缺点是涵道增加了较重的重量,增加较多的迎风阻力,同时妨碍了机内载荷和设备的布置,或者减小了机翼的有效升力面积。二、倾转动力实现垂直起降的固定翼飞机。如图2中的V22等,其中螺旋桨为12。这类飞机在起飞时动力装置的推(拉)力垂直地面使飞机垂直离地,然后在空中逐渐使动力装置的推(拉)力,转向飞机前进方向,使飞机像常规固定翼飞机一样向前飞行。但其转向机构复杂,造价贵,可靠性差,特别动力系统转向时的(飞机无前进速度时)安定性和操纵性,一直是困扰航空技术人员的难题。三、旋翼机翼共用飞机。如图3a_3c中波音公司的“蜻蜓”飞机。这类飞机机翼13可以变为旋翼使用,可以实现垂直起降。和倾转动力飞行器一样,也存在结构复杂,造价贵,可靠性差等问题。四、如图4a_4c中底部安装升力发动机14的方案。这类飞机都是为了解决固定翼飞机垂直起降的问题,升力发动机只是为了实现垂直起降时的升力或者兼作一部分方向控制,不具备完全的直升机飞行模式,如多尼尔D0. 231等飞机。五、前苏联的雅克-38战机只有两台升力发动机和一台升力-巡航发动机,机体内的升力发动机也降低了单发失效对安全的威胁。但升力发动机安装在机体内,也是有其问题的。首先,炽热的喷气里发动机进气口很近,容易造成喷气回吸问题。第二,高速喷气在机体下延地面向两侧流动,而机体上方除升力发动机进气口附近外,空气相对静止,造成使机体向地面吸附的效果,即所谓suck down。另外,因为其要在甲板上垂直起落,其向下喷出的高温气体对甲板的烧蚀也相当严重,所以这种战机很不实用。因此航空界迫切需要寻找一种结构简单、性能可靠的兼有固定翼飞机和旋翼直升机性能且在两种飞行模式之间能随时自由转换的飞行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性能可靠的兼有固定翼飞机和旋翼直升机性能且在两种飞行模式之间能随时自由转换的飞行器。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种固定翼与电动多旋翼组成的复合飞行器,包括一套固定翼飞机组件,该组件包括机身、机翼、固定翼动力系统以及固定翼控制系统,该固定翼控制系统包括固定翼动力控制系统及固定翼舵面控制系统,其特点在于,该飞行器还包括一组电动多旋翼动力系统和一个总控制器,所述固定翼动力系统与电动多旋翼动力系统在结构上相互独立,该总控制器包括该固定翼控制系统和用于控制该电动多旋翼动力系统工作的电动多旋翼控制系统,该总控制器还用于控制该固定翼控制系统和电动多旋翼控制系统单独工作或者协同工作;所述电动多旋翼动力系统的旋翼旋转平面与机身中心轴平行。优选地,该电动多旋翼控制系统用于控制飞行器的升降、姿态和航向。优选地,该电动多旋翼控制系统通过增减所有旋翼的转速和/或螺距控制飞行器的升降。优选地,该电动多旋翼控制系统通过减小在飞行方向上相对于飞行器的重心靠前的旋翼的转速和/或螺距,同时增加在飞行方向上相对于飞行器的重心靠后的旋翼的转速和/或螺距,控制飞行器的姿态。优选地,该电动多旋翼控制系统通过增加与飞行器转向反向的旋翼的转速和/或螺距,减少与飞行器转向同向的旋翼的转速和/或螺距,控制飞行器的航向。优选地,所述电动多旋翼动力系统至少为四套,每套该系统包括动力装置和与该动力装置连接的旋翼,所述各旋翼分别设置在该机身的两侧和机翼前后侧,相对于该该飞行器重心呈对称放置;或者所述各电动多旋翼动力系统整体分别设置在该机身的两侧和机翼前后侧,相对于该飞行器重心呈对称放置。优选地,所述每套电动多旋翼动力系统或者旋翼均通过一支撑臂连接到该机身或者机翼上。优选地,所述各套电动多旋翼动力系统中的若干套系统或者若干套旋翼共用一支撑臂连接到该机身或者机翼上。优选地,所述动力装置为电机。优选地,所述电动多旋翼控制系统包括一旋翼桨叶位置控制单元,用于当电动多旋翼动力系统关闭、固定翼动力系统开启时,控制所述电动多旋翼动力系统的旋翼桨叶位置始终保持与飞机飞行方向平行。以最大限度的减小飞行阻力,让飞行效率更高。优选地,所述协同工作模式之一为在从多旋翼直升机飞行模式到固定翼飞行模式的转换过程中,由从悬停开始随着推进螺旋桨产生动力,飞行器产生水平运动,随着空速增加固定翼逐渐产生升力,同时多旋翼逐渐降低转速以降低旋翼升力从而维持总升力不变直至空速大于固定翼失速速度,以完成多旋翼直升机飞行模式到固定翼飞行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固定翼与电动多旋翼组成的复合飞行器,包括一套固定翼飞机组件,该组件包括机身、机翼、固定翼动力系统以及固定翼控制系统,该固定翼控制系统包括固定翼动力控制系统及固定翼舵面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该飞行器还包括一组电动多旋翼动力系统和一个总控制器,所述固定翼动力系统与电动多旋翼动力系统在结构上相互独立,该总控制器包括该固定翼控制系统和用于控制该电动多旋翼动力系统工作的电动多旋翼控制系统,该总控制器还用于控制该固定翼控制系统和电动多旋翼控制系统单独工作或者协同工作;所述电动多旋翼动力系统的旋翼旋转平面与机身中心轴平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固定翼与电动多旋翼组成的复合飞行器,包括一套固定翼飞机组件,该组件包括机身、机翼、固定翼动力系统以及固定翼控制系统,该固定翼控制系统包括固定翼动力控制系统及固定翼舵面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该飞行器还包括一组电动多旋翼动力系统和一个总控制器,所述固定翼动力系统与电动多旋翼动力系统在结构上相互独立,该总控制器包括该固定翼控制系统和用于控制该电动多旋翼动力系统工作的电动多旋翼控制系统,该总控制器还用于控制该固定翼控制系统和电动多旋翼控制系统单独工作或者协同工作;所述电动多旋翼动力系统的旋翼旋转平面与机身中心轴平行。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翼与电动多旋翼组成的复合飞行器,其特征在于,该电动多旋翼控制系统用于控制飞行器的升降、姿态和航向。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固定翼与电动多旋翼组成的复合飞行器,其特征在于,该电动多旋翼控制系统通过增减所有旋翼的转速和/或螺距控制飞行器的升降。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固定翼与电动多旋翼组成的复合飞行器,其特征在于,该电动多旋翼控制系统通过减小在飞行方向上相对于飞行器的重心靠前的旋翼的转速和/或螺距,同时增加在飞行方向上相对于飞行器的重心靠后的旋翼的转速和/或螺距,控制飞行器的姿态。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固定翼与电动多旋翼组成的复合飞行器,其特征在于,该电动多旋翼控制系统通过增加与飞行器转向反向的旋翼的转速和/或螺距,减少与飞行器转向同向的旋翼的转速和/或螺距,控制飞行器的航向。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翼与电动多旋翼组成的复合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多旋翼动力系统至少为四套,每套该系统包括动力装置和与该动力装置连接的旋翼,所述各旋翼分别设置在该机身的两侧和机翼前后侧,相对于该该飞行器重心呈对称放置;或者所述各电动多旋翼动力系统整体分别设置在该机身的两侧和机翼前后侧,相对于该飞行器重心呈对称放置。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固定翼与电动多旋翼组成的复合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每套电动多旋翼动力系统或者旋翼均通过一支撑臂连接到该机身或者机翼上。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固定翼与电动多旋翼组成的复合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各套电动多旋翼动力系统中的若干套系统或者若干套旋翼共用一支撑臂连接到该机身或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瑜江文彦
申请(专利权)人:田瑜江文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