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焊条与灰口铸铁焊条混合堆焊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58757 阅读:19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普通焊条焊补塔式机械立窑塔箅、塔齿及大型锰钢、铸钢部件耐磨层的方法。其特征是在塔箅、塔齿磨损处采用两种普通焊条分层次按比例混合堆焊,使焊补件堆焊一层耐磨层,延长部件使用寿命2-4倍,降低检修费18-20倍。(*该技术在200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塔式机械立窑塔篦和塔齿及锰钢、铸钢部件焊补方法。塔式机械立窑用锰钢制做的卸料塔篦和塔齿,是一种重量在三吨以上的大型卸料装置,由于装在窑底部,经常磨损,磨损后一般采用两种方法处理一是半年更换一套新的卸料塔篦和塔齿。二是对磨损的塔篦和塔齿进行一般方法焊补,前种方法价格昂贵,误工时间长,后一种采用普通一般焊条焊补的方法,缺点是焊补件不耐磨,焊补一次在塔式机窑上仅用三、四个月。本专利技术的任务是用普通T422焊条和普通灰口铸铁焊条使用一般交直流焊机采用混焊的方法,在焊补件上形成一个坚硬的耐磨的焊补层。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把被焊补件处理好,焊条使用前150℃烘干一小时后,用普通T422焊条和灰口铸铁焊条,用双手同时混焊的方法,用普通T422焊条电弧的高温熔化灰口铸铁焊条,与灰口铸铁焊条形成的液体,在熔化与快速冷却时变硬,形成两种焊条溶化物的共溶体,坚硬而耐磨。焊补过程中,眼睛和手要协调配合好,采用长短电弧,交替起落焊补法,即电弧向上抬高时,电弧自然拉长些,以利熔化灰口铸铁焊条,但电弧抬起高度,不能超过八毫米,电弧下降时,接近焊接部件边沿时,应恢复短弧,以防铁水下流,焊补中要求集中精力,观察熔化金属混合与冷却情况。熔化铁水有下流趋势时,熔化深度变浅,在焊补过程中,铁水与溶渣不易分离,容易产生夹渣现象,也可能出现剥离与裂纹。根据熔化情况随时调整焊条角度和运条方法,使溶渣上浮到铁水表面以防止溶渣混杂在熔化金属中。为防止焊件产生剥离与裂纹,要求利用对称焊法及跳焊法等合理的堆焊顺序,应分三层分别加入量,焊补层中灰口铸铁焊条成分,各层应占的比例是,第一层20~30%,第二层30~40%,第三层50~60%,这就不易产生剥离与裂纹现象,焊补层的硬度高低与冷却速度和灰口铸铁焊条加入量有关,一般情况下,冷却速度快,灰口铸铁焊条加入量多,而硬度高;冷却速度慢,灰口铸铁加入量少,硬度就低。本专利技术与已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塔式机械化立窑塔篦塔齿,焊补后使用寿命可延长2~4倍。2.可缩短停机时间,换新装置用工640小时,修补用工48小时,每焊补一次资金节约3.6万元。3.本方法也可焊补其他需要耐磨的锰钢和铸钢件。4.推广效益好,全国有塔式机械化立窑2000座左右,如每年有1000座窑卸料装置,使用本方法焊补,每座节约资金3.6万元,元,年节约3600万元,另外,因缩短停机时间,可多生产水泥200万吨。可节约钢材1000吨。 附图说明图一机械立窑阶梯篦子装值篦齿分部图。〔1〕-〔9〕是压圈;(2)是篦齿。图二磨损后的篦齿侧视形状。图三篦齿正视图。图四焊补后的篦齿侧视形状。(1)是磨损后的篦齿。(2)是焊补层部分。权利要求1.一种用普通焊条焊接塔式机械立窑卸料塔篦和塔齿及锰钢、铸钢表面耐磨部件的方法。其特征是在塔篦、塔齿磨损处采用两种普通焊条分层次按比例混合堆焊。2.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是焊补层中灰口铸铁焊条成份,各层应占的比例是第一层20-30%,第二层30-40%,第三层50-60%。全文摘要一种普通焊条焊补塔式机械立窑塔箅、塔齿及大型锰钢、铸钢部件耐磨层的方法。其特征是在塔箅、塔齿磨损处采用两种普通焊条分层次按比例混合堆焊,使焊补件堆焊一层耐磨层,延长部件使用寿命2-4倍,降低检修费18-20倍。文档编号B23K9/04GK1031810SQ8710132公开日1989年3月22日 申请日期1987年3月30日 优先权日1987年3月30日专利技术者诸葛文玺 申请人:济南市东方红水泥厂动力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普通焊条焊接塔式机械立窑卸料塔篦和塔齿及锰钢、铸钢表面耐磨部件的方法。其特征是:在塔篦、塔齿磨损处采用两种普通焊条分层次按比例混合堆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诸葛文玺
申请(专利权)人:济南市东方红水泥厂动力科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