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将高硬度金属堆焊到母体金属表面,形成高耐磨材料的技术。以前已有许多种耐磨材料应用在各工业领域的各种各样机器中,由那些金属实施的技术通常几乎在所有的部件和零件中应用,诸如各自定向装在立辊机上的滚轴、辊轮、辊道扇形体。料斗,滑槽内衬等等。例如用于轧碎电厂锅炉中煤的部件、轧碎水泥渣块或高炉炉渣用的部件,而这些部件的表面由于与粗粒原材料相接触,可能受到严重的磨蚀和磨损。但并不是要求每个部件的整个元件都耐磨,而只要求与原材料接触的一个分表面具有这样的耐磨性就足够了。所以,将多层高硬度金属焊到要求耐磨的表面,正好可以达到保持耐磨性的目的。另外,由于轧机工作,当接触表面业已磨损时,也可以在已磨损的表面上进一步实施多层焊接,使表面得到修补。一般,要求具有耐磨性的接触表面面积是相当大的,因此,不管它是初始的堆焊或是外加的修补。从经济观点看,基本上需要有效的焊接。因此,通常所说的全自动焊接工艺,诸如二氧化碳焊接,金属焊条惰性气体保护焊、埋弧焊等等已普遍被应用于堆焊用途。为了用提及的堆焊工艺形成一个耐磨表面,当然,较高硬度的溶敷金属可以获得较好耐磨性。然而,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硬度金属的多层焊接工艺,包括的步骤为:将高硬度金属用多层焊接到基底金属表面时,限制热量输入焦耳J在2000-6000焦耳/厘米范围内,上述热量输入值J的计算用:J=60×I×E/V式中:J为输入热量值(焦耳/厘米)E为电弧电压(伏特)I为焊接电流(安培)V为焊接速度并且限制层间温度任何时候均不高于300℃,以使在溶敷金属的焊道上产生大量均匀且分散的微细裂纹,其方向与焊道相垂直。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芦田敏行,吉田寿夫,杉冈繁昭,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栗本铁工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