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胡五一专利>正文

一种电焊钳导电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58471 阅读:19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电焊钳导电体属于一种交直流手弧焊电焊钳的导电体的改进。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在导电体上开设长槽,节约钢材,增大导电体散热面积。在导电体上开设的散热孔,可进一步减少焊条传递到导电体后端的热量。在导电体上安装有接线装置,可避免在导电体上钻接线孔时产生的大量废屑。本发明专利技术可节约大量钢材,制造成本低,并可延长电焊钳使用寿命,改善工人劳动条件,提高工作效率。(*该技术在201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弧焊接装置,特别涉及一种交直流手弧焊电焊钳的导电体的改进。现有电焊钳的导电体一般多是将铜溶化后,铸造成100-170毫米长的实心长条,其前端的底平面有几条V形槽,(防止焊条晃动),后端钻有接线孔。这种电焊钳导电体存在3个缺点1、导电体用铜量多,成本高;2、材料损耗大,在熔炼过程中要损耗(氧化)10%左右的铜,钻一个接线孔可产生60克左右的废屑;3、在焊接工件时,焊条的热量很快就由导电体前端传到后端,从而使安装在导电体后端的手柄和电缆温度升高。手柄的温升会直接影响工人的劳动条件和工作效率。导电体后端和电缆温度升高会产生氧化皮,使这两者间的接触电阻增大,形成恶性循环,从而导致电焊钳被烧坏。针对目前电焊钳导电体的上述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成本低、损耗少,导电体后端温升较低,可改善工人劳动条件,提高工作效率的电焊钳导电体。本专利技术是这样来实现的,沿导电体纵向开设长槽,槽内的横截面积最好适当大于502毫米,使导电体实体变薄,易于发散内部热量,并增大导电体的散热面积。这样既节省了铜材,又可使焊条的热量在向导电体后端传递过程中散发大量的热量,从而使导电体后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焊钳导电体,包括导电体(1),其特征在于,沿导电体(1)纵向开设有长槽。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五一
申请(专利权)人:胡五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3[中国|湖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