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焊接
,尤其涉及。国际专利分类号为IPC B22F。一般奥氏体型耐热合金材料的焊接不存在特别的困难,其焊接方法为人们所公知。例如在《奥氏体耐热不锈钢的焊接》一书中介绍了对于HK-40,1Cr18Ni9Ti等牌号的奥氏体型耐热合金材料,可用成分与母体材料相同或相近的焊接材料(焊丝或焊条),采用直流正接或反接,取焊接电压20-25V,焊接电流80-200A施焊,焊前无需予热,焊后无需热处理,都能得到令人满意的效果。但是,在生产实践中却提出了要对渗碳后的奥氏体型耐热合金材料进行焊接和补焊的问题。例如,世界上的乙烯裂解炉通常所用的炉管材料均为含高Cr,Ni的奥氏体型耐热合金材料,如HP、HK、INCOLOY 800等系列的合金。由于Cr、Ni含量高,材料价格非常昂贵。这些材料的炉管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工作温度(900°-1100℃)和介质(轻烃、轻油、石脑油等)的同时作用而渗碳。工作温度越高,工作时间越长,渗碳越严重;而且渗碳程度从管内壁到管外壁呈梯度地不均匀分布。渗碳后的耐热合金炉管材料在其晶界和晶粒内部都大量析出M23C6和M7C3等碳化物,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渗碳奥氏体型耐热合金材料的焊接和补焊方法,采用同未渗碳的奥氏体型耐热合金原始材料相同的焊接方式,相同的焊接规范和相同的焊接材料,其特征在于:在焊接前将焊接部位加热到900℃以上,然后于高温下焊接,终焊温度不低于700℃。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万学,张宝岩,钟继伟,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大庆石油化工总厂,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23[中国|黑龙江]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