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准对称薄层结构二氧化硅膜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586220 阅读:1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17 23:38
一种准对称薄层结构二氧化硅膜的制备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二氧化硅膜的制备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是要解决现有二氧化硅膜的制备方法和相应的膜结构不适用于正向渗透技术的问题,本方法为:一、支撑体的预处理;二、制备溶胶;三、干燥凝胶化;四、煅烧成膜;五、重复操作步骤三和步骤四3~5次。本发明专利技术应用于在海水淡化、废水处理、食品加工和药物浓缩等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二氧化硅膜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正向渗透技术(Forward Osmosis, F0)作为一种新型的膜分离技术正在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在海水淡化、废水处理、食品加工和药物浓缩等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与传统的反渗透(RO)、超滤(UF)、微滤(MF)等有压膜过滤相比,FO膜组件只需克服较低的流体流动阻力,无需在外加压力环境下运行,因此具有能耗低、盐截留率高和膜污染小等优点。与此同时,FO的工艺特征对半透膜膜的活性层(AL)和支撑层(SL)提出了特殊要求。一方面,FO膜须具有致密的活性层,以实现盐离子和水分子的选择性分离;另一方面,活性层需要以多孔支撑层作为基体保证膜具有足够高的机械强度。目前所使用的FO膜均为有机膜,通过相转化法、界面聚合法或化学改性法制得。这些方法制成的有机聚合膜由一层疏松的支撑层和致密的活性层组成,具有透水隔盐的作用。但使用这些方法制备的有机膜存在两个问题(1)SL/AL非对称结构导致了在SL内发生十分严重的内部浓差极化,这是制约FO水通量进一步提高的关键因素;(2)有机膜机械强度低、耐温性差、化学稳定性低。针对以上问题,需要能够开发一种适合FO的,具有对称或准对称结构的无机膜,降低膜内的浓差极化提高膜的稳定性,一旦实现,有可能带来FO的重要突破。与有机聚合膜相比,SiO2无机膜具有众多的优越性能,如原料来源广泛、耐腐蚀、化学性质稳定、耐高温、抗氧化等,这些特点使其在渗透汽化、膜分离等气体、液体分离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溶胶 凝胶法制备SiO2膜一直是人们研究的热点,这主要取决于其制备方法简便、成本低、制备过程容易控制,形成膜的孔径分布均匀。然而,迄今为止,自支撑的SiO2膜尚不存在,因此需要在支撑体上制备和使用SiO2膜。因此,选择合适的基体支撑对保证膜的形成和FO性能来说至关重要。传统无机膜制备使用的支撑材料(如α-Α1203,Y-Al2O3, TiO2等)过厚(l-5mm),会显著增加水分子在膜内的迁移距离和阻力,不适用于无压操作的F0,此外这些材料造价昂贵,不适合规模放大。综上所述,现有SiO2无机膜的制备方法和相应的膜结构不适用于FO过程,不能直接应用于FO等液体脱盐技术中。因此,需要针对FO的特点,开发与FO过程匹配的SiO2无机月旲,以期实现闻水通量、闻盐截留和闻稳定性等目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要解决现有二氧化硅膜的制备方法和相应的膜结构不适用于正向渗透技术的问题,提供了。本专利技术,是按以下步骤实现的一、支撑体的预处理将厚度为10 50 μ m的不锈钢网浸入lmol/L的NaOH溶液中超声洗涤O. 5 1. 5h,取出后浸入lmol/L的HNO3溶液中15 25min,然后用去离子水超声洗漆5 15min,再用无水乙醇超声洗漆5 15min,得到预处理后的不锈钢网;二、溶胶的制备a、将正硅酸乙酯和乙醇按摩尔比1: (3 5)的比例混合,室温下搅拌lOmin,得到正硅酸乙酯和乙醇的混合物;b、将质量百分含量为98%的HNO3用水稀释至pH值为3,然后向硅酸乙酯和乙醇的混合物中滴加稀释后的HNO3,进行搅拌同时加热直至温度为65 75°C,然后加入干燥控制剂PEG,恒温回流继续搅拌2 3h,得到溶胶;其中质量百分含量为98%的HNO3与正硅酸乙酯的摩尔比为(O. 5 O. 9) 1,PEG与正硅酸乙酯的摩尔比为(O. 2 O. 3) I ;三、干燥凝胶化将步骤二制备的溶胶在温度为20 40°C的条件下采用浸溃法涂覆在预处理后的不锈钢网上,然后在80-120°C的干燥箱中干燥2 4h,得到带有凝胶的不锈钢网;四、煅烧成膜将带有凝胶的不锈钢网在350°C热处理15 25min,然后在550°C的条件下烧结2 4h,再冷却至室温;五、重复操作步骤三和步骤四3 5次,即完成。本专利技术是在溶胶配制过程中加入了干燥控制剂PEG,在干燥过程中易于形成有序的换装网络结构,改善了凝胶结构,有效地减少了干燥过程总的凝胶破裂;本专利技术以不锈钢网为支撑层,制得具有准对称薄层结构的无机膜,厚度约为50 μ m,有效降低了膜内的浓差极化提高水通量,拓宽了该材料的适用范围。该制备方法工艺简单、过程易于控制且成本低廉,为FO技术提供了新的膜材料选择方向。 附图说明图1是试验预处理后不锈钢网的SEM照片;图2是试验预处理后不锈钢网的AFM照片;图3是试验制备的二氧化硅膜的SEM照片;图4是试验制备的二氧化硅膜的AFM照片。具体实施例方式具体实施例方式本实施方式,是按以下步骤实现的一、支撑体的预处理将厚度为10 50 μ m的不锈钢网浸入lmol/L的NaOH溶液中超声洗涤0.5 1. 5h,取出后浸入lmol/L的HNO3溶液中15 25min,然后用去离子水超声洗漆5 15min,再用无水乙醇超声洗漆5 15min,得到预处理后的不锈钢网;二、溶胶的制备a、将正硅酸乙酯和乙醇按摩尔比1: (3 5)的比例混合,室温下搅拌lOmin,得到正硅酸乙酯和乙醇的混合物;b、将质量百分含量为98%的HNO3用水稀释至pH值为3,然后向硅酸乙酯和乙醇的混合物中滴加稀释后的HNO3,进行搅拌同时加热直至温度为65 75°C,然后加入干燥控制剂PEG,恒温回流继续搅拌2 3h,得到溶胶;其中质量百分含量为98%的HNO3与正硅酸乙酯的摩尔比为(O. 5 O. 9) 1,PEG与正硅酸乙酯的摩尔比为(O. 2 O. 3) I ;三、干燥凝胶化将步骤二制备的溶胶在温度为20 40°C的条件下采用浸溃法涂覆在预处理后的不锈钢网上,然后在80-120°C的干燥箱中干燥2 4h,得到带有凝胶的不锈钢网;四、煅烧成膜将带有凝胶的不锈钢网在350°C热处理15 25min,然后在550°C的条件下烧结2 4h,再冷却至室温;五、重复操作步骤三和步骤四3 5次,即完成。本实施方式是在溶胶配制过程中加入了干燥控制剂PEG,在干燥过程中易于形成有序的换装网络结构,改善了凝胶结构,有效地减少了干燥过程总的凝胶破裂;本实施方式以不锈钢网为支撑层,制得具有准对称薄层结构的无机膜,厚度约为50 μ m,有效降低了膜内的浓差极化提高水通量,拓宽了该材料的适用范围。该制备方法工艺简单、过程易于控制且成本低廉,为FO技术提供了新的膜材料选择方向。具体实施方式二 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不同的是步骤一中不锈钢网的孔径为I 3μηι。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具体实施方式三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不同的是步骤一中不锈钢网的厚度为45 μ m。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具体实施方式四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不同的是步骤二中HNO3的滴加速度为30滴/min。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具体实施方式五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不同的是步骤二中PEG与正硅酸乙酯的摩尔比为O. 25 I。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具体实施方式六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五之一不同的是步骤三中在温度为30°C中采用浸溃法涂膜。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五之一相同。具体实施方式七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五之一不同的是步骤三中在干燥箱中干燥3h。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五之一相同。具体实施方式八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五之一不同的是步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准对称薄层结构二氧化硅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是按以下步骤实现的:一、支撑体的预处理:将厚度为10~50μm的不锈钢网浸入1mol/L的NaOH溶液中超声洗涤0.5~1.5h,取出后浸入1mol/L的HNO3溶液中15~25min,然后用去离子水超声洗涤5~15min,再用无水乙醇超声洗涤5~15min,得到预处理后的不锈钢网;二、溶胶的制备:a、将正硅酸乙酯和乙醇按摩尔比1∶(3~5)的比例混合,室温下搅拌10min,得到正硅酸乙酯和乙醇的混合物;b、将质量百分含量为98%的HNO3用水稀释至pH值为3,然后向硅酸乙酯和乙醇的混合物中滴加稀释后的HNO3,进行搅拌同时加热直至温度为65~75℃,然后加入干燥控制剂PEG,恒温回流继续搅拌2~3h,得到溶胶;其中质量百分含量为98%的HNO3与正硅酸乙酯的摩尔比为(0.5~0.9)∶1,PEG与正硅酸乙酯的摩尔比为(0.2~0.3)∶1;三、干燥凝胶化:将步骤二制备的溶胶在温度为20~40℃的条件下采用浸渍法涂覆在预处理后的不锈钢网上,然后在80?120℃的干燥箱中干燥2~4h,得到带有凝胶的不锈钢网;四、煅烧成膜:将带有凝胶的不锈钢网在350℃热处理15~25min,然后在550℃的条件下烧结2~4h,再冷却至室温;五、重复操作步骤三和步骤四3~5次,即完成一种准对称薄层结构二氧化硅膜的制备方法。...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准对称薄层结构二氧化硅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是按以下步骤实现的一、支撑体的预处理将厚度为10 50 μ m的不锈钢网浸入lmol/L的NaOH溶液中超声洗涤O. 5 1. 5h,取出后浸入lmol/L的HNO3溶液中15 25min,然后用去离子水超声洗漆5 15min,再用无水乙醇超声洗漆5 15min,得到预处理后的不锈钢网;二、溶胶的制备a、将正硅酸乙酯和乙醇按摩尔比1: (3 5)的比例混合,室温下搅拌lOmin,得到正硅酸乙酯和乙醇的混合物;b、将质量百分含量为98%的HNO3用水稀释至pH值为3,然后向硅酸乙酯和乙醇的混合物中滴加稀释后的HNO3,进行搅拌同时加热直至温度为65 75°C, 然后加入干燥控制剂PEG,恒温回流继续搅拌2 3h,得到溶胶;其中质量百分含量为98% 的HNO3与正硅酸乙酯的摩尔比为(O. 5 O. 9) 1,PEG与正硅酸乙酯的摩尔比为(O. 2 0.3) I ;三、干燥凝胶化将步骤二制备的溶胶在温度为20 40°C的条件下采用浸溃法涂覆在预处理后的不锈钢网上,然后在80-120°C的干燥箱中干燥2 4h,得到带有凝胶的不锈钢网;四、煅烧成膜将带有凝胶的不锈钢网在350°C热处理15 25min,然后在550°C 的条件下烧结2 4h,再冷却至室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秀蘅禹晨尤世界韩佳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