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可降解纳米载药缓释宫内节育器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585960 阅读:2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17 23:14
生物可降解纳米载药缓释宫内节育器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避孕节育装置技术领域。其特征在于,由纳米载药缓释支架和在纳米载药缓释支架外层进行表面修饰的壳聚糖组成;所述纳米载药缓释支架由载有左炔诺孕酮的聚苯乙烯和聚乳酸混纺制成;所述载有左炔诺孕酮的聚苯乙烯由辛基酚聚氧乙烯醚、水、苯乙烯单体、甲基丙烯酸甲酯单体、左炔诺孕酮、丙烯酸、十六烷、过硫酸钾、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组成。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稳定地缓慢释放左炔诺孕酮药物,避免了子宫内膜对传统材料的排斥,实现了宫内放置后降解时间的可控制性,置入宫腔后无需取出,去除了尾丝结构,减少了尾丝对宫颈局部刺激和逆行性感染的副反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属于避孕节育装置

技术介绍
古埃及人将小石块放入骆驼子宫内,防止骆驼在沙漠长途运输中受孕。受此启发,人们得知子宫腔内放入外来物体可具有抗生育的作用。据此,人类不断的设计着用最适合的材质放入子宫腔内来达到避孕目的,并称之为宫内节育器(Intrauterine Device,IUD)。根据设计理念的不同,目前市场上已相继出现三代宫内节育产品并广泛应用于临床,第一代宫内节育器的设计始于1909年,以蚕丝、塑料或不锈钢为原料,称“惰性”宫内节育器;第二代宫内节育器称为“活性”宫内节育器,通过添加活性成分(铜离子、孕酮类激素)发挥作用,大大提高了避孕效果;吉妮环的出现可以被认为是第三代宫内节育器,该节育产品摒弃了传统宫内节育器的支架结构,由一根不可吸收的聚酰胺单丝穿著数个铜套组成,单丝的一端有一个小结固定于子宫底部肌层中。但是,目前市场上可应用的各种宫内节育产品因其支架容易对内膜造成损伤而发生出血、疼痛等副反应,且置入宫腔后需二次手术取出,使其推广和应用大大受限。近年来随着生物可降解材料及纳米控释载药技术的出现,为宫内节育产品的材质构建、载药模式及外形设计提供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生物可降解纳米载药缓释宫内节育器,其特征在于,由纳米载药缓释支架和在纳米载药缓释支架外层进行表面修饰的壳聚糖组成;所述纳米载药缓释支架由载有左炔诺孕酮的聚苯乙烯和聚乳酸混纺制成,所述载有左炔诺孕酮的聚苯乙烯和聚乳酸的重量比为1:9;所述载有左炔诺孕酮的聚苯乙烯由以下组分按重量份组成:辛基酚聚氧乙烯醚0.4份、水74份、苯乙烯单体20份、甲基丙烯酸甲酯单体5份、左炔诺孕酮0.052份、丙烯酸0.5份、十六烷0.375份、过硫酸钾0.275份、十二烷基苯磺酸钠0.2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物可降解纳米载药缓释宫内节育器,其特征在于,由纳米载药缓释支架和在纳米载药缓释支架外层进行表面修饰的壳聚糖组成;所述纳米载药缓释支架由载有左炔诺孕酮的聚苯乙烯和聚乳酸混纺制成,所述载有左炔诺孕酮的聚苯乙烯和聚乳酸的重量比为1:9 ; 所述载有左炔诺孕酮的聚苯乙烯由以下组分按重量份组成辛基酚聚氧乙烯醚O. 4份、水74份、苯乙烯单体20份、甲基丙烯酸甲酯单体5份、左炔诺孕酮O. 052份、丙烯酸O. 5份、十六烷O. 375份、过硫酸钾O. 275份、十二烷基苯磺酸钠O. 2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可降解纳米载药缓释宫内节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可降解纳米载药缓释宫内节育器为平面伞形结构。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生物可降解纳米载药缓释宫内节育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O按以下组分的重量份备好原料十二烷基苯磺酸钠O. 2份、辛基酚聚氧乙烯醚O. 4份、水74份、苯乙烯单体20份、甲基丙烯酸甲酯单体5份、左炔诺孕酮O. 052份、丙烯酸O. 5份、十六烷O. 375份、过硫酸钾O. 275份; 2)将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晓梅王大新吕芳魏勉顾方乐
申请(专利权)人:扬州大学临床医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