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红小豆竹叶羹,该红小豆竹叶羹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配制而成:山药30-45份、白砂糖80-100份、红小豆25-35份、琼脂35-45份、甘蔗150-250份、鲜竹叶20-30份、苯甲酸钠0.06-0.08份;本发明专利技术有益效果:益气养阴,补益脾肺,补肾固精。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属于食品加工
技术介绍
过敏性咳嗽是发生在呼吸系统的一种过敏性疾病,正常人的咳嗽是人体的一种保护性呼吸反射动作,而过敏性咳嗽则是因过敏体质接触到过敏源后,呼吸道粘膜的感受器反复遭到刺激,条件反射似的将这种刺激传入神经纤维,再传到延髓咳嗽中枢,引起的咳嗽.而人体肺部长期受到烟雾粉尘等异物,刺激性气体,呼吸道内分泌物等刺激,很容易使咳喘等肺部疾病患者呼吸系统产生大量的有害物质,我们把这种有害物质称为“异化酸糖”,其一旦形成,即对人体呼吸系统造成长期持续性的危害,甚至引发更为严重的咳喘肺病,并导致恶性循环,一般药物久治不愈;通常认为,食物是为人体提供生长发育和健康生存所需的各种营养素的可食性物质。也就是说,食物最主要的是营养作用。其实不然,中医很早就认识到食物不仅能营养,而且还能疗疾祛病。如近代医家张锡纯在《医学衷中参西录》中曾指出食物“病人服之,不但疗病,并可充饥;不但充饥,更可适口,用之对症,病自渐愈,即不对症,亦无他患”。可见,食物本身就具有“养”和“疗”二方面的作用。而中医则更重视食物在“养”和“治”方面的特性。即利用食物来影响机体各方面的功能,使其获得健康或愈疾防病的一种方法。因此,寻求一种即能发挥中医特色又大众化的红小豆竹叶羹是客观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该红小豆竹叶羹具有原料普通、廉价和制备工艺简单的突出优点。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方案是一种红小豆竹叶羹,该红小豆竹叶羹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配制而成山药30-45份、白砂糖80-100份、红小豆25_35份、琼脂35_45份、甘蔗150-250份、鲜竹叶20-30份、苯甲酸钠O. 06-0. 08份该红小豆竹叶羹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I)山药制备原料选用成熟山药,去山药皮,切成小块,洗净捞起浙干水、烘干,将烘干的山药粉碎成60-100目细粉,放入锅中加适量水搅拌均匀,煮10-20分钟,得到山药衆,备用;(2)红小豆制备原料选用饱满有光泽的红小豆,去杂质,用清水洗净,将处理后的红小豆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水预煮30-50分钟,红小豆煮熟,用不锈钢磨将煮好的红小豆磨成浆,磨浆时加适量水,减轻浆体粘磨现象,再用文火熬煮,边熬边搅拌,保持受热均匀,当浆体固形物浓度达65-67%,温度在95-102°C时出锅,得到红小豆浆,备用;(3)琼脂预备将琼脂粉碎成小块,在制羹前10-12小时,浸泡于琼脂重量20倍的水中,待琼脂充分吸涨,静置5-6小时,将其加热至90-95°C使其溶化,滤过,去杂质,备用;(4)稠膏制备取清洗干净的甘蔗,用清水通过粉碎机进行粉碎榨汁,榨汁时加入适量水,去渣,所得甘蔗汁备用,鲜竹叶粉碎成20-40目,加入甘蔗汁,加2倍量的水,煎煮2小时滤过,第二次鲜竹叶渣加I倍量的水,煎煮I小时,合并两次煎液,滤过,去渣,滤液浓缩至75°C相对密度为1. 35的稠膏,备用;(5)苯甲酸钠预备将苯甲酸钠用沸水溶解,滤过,备用;(6)制羹将步骤⑴中的山药浆、步骤⑵中的红小豆浆、步骤⑶中的琼脂、步骤(4)中的稠膏和白砂糖混合,加入适量水搅拌均匀,注入锅中加热熬制,在加热过程中不断搅拌,防止物浆料沉底焦糊,等加热至105°C时,迅速将步骤(5)中的苯甲酸钠投入锅中,拌均匀后起锅,得到物浆料,迅速将物浆料注入衬有锡箔纸的铁制模具中,静置30-40分钟后,物浆料冷却凝固,真空密封包装,在121°C下灭菌18分钟,即得红小豆竹叶羹。所述的一种红小豆竹叶羹,该红小豆竹叶羹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配制而成山药45份、白砂糖100份、红小豆35份、琼脂45份、甘蔗250份、鲜竹叶30份、苯甲酸钠O. 08份该红小豆竹叶羹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I)山药制备原料选用成熟山药45份,去山药皮,切成小块,洗净捞起浙干水、烘干,将烘干的山药粉碎成60-100目细粉,放入锅中加适量水搅拌均匀,煮10-20分钟,得到山药浆,备用;(2)红小豆制备原料选用饱满有光泽的红小豆35份,去杂质,用清水洗净,将处理后的红小豆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水预煮30-50分钟,红小豆煮熟,用不锈钢磨将煮好的红小豆磨成浆,磨浆时加适量水,减轻浆体粘磨现象,再用文火熬煮,边熬边搅拌,保持受热均匀,当浆体固形物浓度达65-67%,温度在95-102°C时出锅,得到红小豆浆,备用;(3)琼脂预备将琼脂45份粉碎成小块,在制羹前10-12小时,浸泡于琼脂重量20倍的水中,待琼脂充分吸涨,静置5-6小时,将其加热至90-95°C使其溶化,滤过,去杂质,备用;(4)稠膏制备取清洗干净的甘蔗250份,用清水通过粉碎机进行粉碎榨汁,榨汁时加入适量水,去渣,所得甘蔗汁备用,鲜竹叶30份粉碎成20-40目,加入甘蔗汁,加2倍量的水,煎煮2小时滤过,第二次鲜竹叶渣加I倍量的水,煎煮I小时,合并两次煎液,滤过,去渣,滤液浓缩至75°C相对密度为1. 35的稠膏,备用;(5)苯甲酸钠预备将苯甲酸钠用沸水溶解,滤过,备用;(6)制羹将步骤⑴中的山药浆、步骤(2)中的红小豆浆、步骤(3)中的琼脂、步骤(4)中的稠膏和白砂糖100份混合,加入适量水搅拌均匀,注入锅中加热熬制,在加热过程中不断搅拌,防止物浆料沉底焦糊,等加热至105°C时,迅速将步骤(5)中的苯甲酸钠投入锅中,拌均匀后起锅,得到物浆料,迅速将物浆料注入衬有锡箔纸的铁制模具中,静置30-40分钟后,物浆料冷却凝固,真空密封包装,在121°C下灭菌18分钟,即得红小豆竹叶羹。山药性味归经甘、平、归脾、肺、肾经,功效益气养阴,补益脾肺,补肾固精。甘蔗性味归经甘、平、无毒,功效主治清热,生津,下气,润燥,下气和中,助脾气,利大肠,消痰止渴,除心胸烦热,解酒毒,还可治呕吐反胃,宽胸膈;甘蔗与酒共食,生痰,多食,发虚热,引起鼻出血。鲜竹叶性味归经甘、淡、寒,归心、胃、小肠经,功能主治清热除烦、利尿,用于热病烦渴,小便赤涩淋痛,口舌生疮。本专利技术有益效果益气养阴,补益脾肺,补肾固精之功效。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1一种红小豆竹叶羹,该红小豆竹叶羹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配制而成山药45份、白砂糖100份、红小豆35份、琼脂45份、甘蔗250份、鲜竹叶30份、苯甲酸钠O. 08份该红小豆竹叶羹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I)山药制备原料选用成熟山药45份,去山药皮,切成小块,洗净捞起浙干水、烘干,将烘干的山药粉碎成60-100目细粉,放入锅中加适量水搅拌均匀,煮10-20分钟,得到山药浆,备用;(2)红小豆制备原料选用饱满有光泽的红小豆35份,去杂质,用清水洗净,将处理后的红小豆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水预煮30-50分钟,红小豆煮熟,用不锈钢磨将煮好的红小豆磨成浆,磨浆时加适量水,减轻浆体粘磨现象,再用文火熬煮,边熬边搅拌,保持受热均匀,当浆体固形物浓度达65-67%,温度在95-102°C时出锅,得到红小豆浆,备用;(3)琼脂预备将琼脂45份粉碎成小块,在制羹前10-12小时,浸泡于琼脂重量20倍的水中,待琼脂充分吸涨,静置5-6小时,将其加热至90-95°C使其溶化,滤过,去杂质,备用;(4)稠膏制备取清洗干净的甘蔗250份,用清水通过粉碎机进行粉碎榨汁,榨汁时加入适量水,去渣,所得甘蔗汁备用,鲜竹叶30份粉碎成20-40目,加入甘蔗汁,加2倍量的水,煎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红小豆竹叶羹,其特征在于:该红小豆竹叶羹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配制而成:山药30?45份、白砂糖80?100份、红小豆25?35份、琼脂35?45份、甘蔗150?250份、鲜竹叶20?30份、苯甲酸钠0.06?0.08份该红小豆竹叶羹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山药制备:原料选用成熟山药,去山药皮,切成小块,洗净捞起沥干水、烘干,将烘干的山药粉碎成60?100目细粉,放入锅中加适量水搅拌均匀,煮10?20分钟,得到山药浆,备用;(2)红小豆制备:原料选用饱满有光泽的红小豆,去杂质,用清水洗净,将处理后的红小豆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水预煮30?50分钟,红小豆煮熟,用不锈钢磨将煮好的红小豆磨成浆,磨浆时加适量水,减轻浆体粘磨现象,再用文火熬煮,边熬边搅拌,保持受热均匀,当浆体固形物浓度达65?67%,温度在95?102℃时出锅,得到红小豆浆,备用;(3)琼脂预备:将琼脂粉碎成小块,在制羹前10?12小时,浸泡于琼脂重量20倍的水中,待琼脂充分吸涨,静置5?6小时,将其加热至90?95℃使其溶化,滤过,去杂质,备用;(4)稠膏制备:取清洗干净的甘蔗,用清水通过粉碎机进行粉碎榨汁,榨汁时加入适量水,去渣,所得甘蔗汁备用,鲜竹叶粉碎成20?40目,加入甘蔗汁,加2倍量的水,煎煮2小时滤过,第二次鲜竹叶渣加1倍量的水,煎煮l小时,合并两次煎液,滤过,去渣,滤液浓缩至75℃相对密度为1.35的稠膏,备用;(5)苯甲酸钠预备:将苯甲酸钠用沸水溶解,滤过,备用;(6)制羹:将步骤(1)中的山药浆、步骤(2)中的红小豆浆、步骤(3)中的琼脂、步骤(4)中的稠膏和白砂糖混合,加入适量水搅拌均匀,注入锅中加热熬制,在 加热过程中不断搅拌,防止物料浆沉底焦糊,等加热至105℃时,迅速将步骤(5)中的苯甲酸钠投入锅中,拌均匀后起锅,迅速将物料浆注入衬有锡箔纸的铁制模具中,静置30?40分钟后,物料浆冷却凝固,真空密封包装,在121℃下灭菌18分钟,即得红小豆竹叶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红小豆竹叶羹,其特征在于该红小豆竹叶羹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配制而成 山药30-45份、白砂糖80-100份、红小豆25-35份、琼脂35-45份、甘蔗150-250份、鲜竹叶20-30份、苯甲酸钠O. 06-0. 08份 该红小豆竹叶羹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山药制备原料选用成熟山药,去山药皮,切成小块,洗净捞起浙干水、烘干,将烘干的山药粉碎成60-100目细粉,放入锅中加适量水搅拌均匀,煮10-20分钟,得到山药浆,备用; (2)红小豆制备原料选用饱满有光泽的红小豆,去杂质,用清水洗净,将处理后的红小豆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水预煮30-50分钟,红小豆煮熟,用不锈钢磨将煮好的红小豆磨成浆,磨浆时加适量水,减轻浆体粘磨现象,再用文火熬煮,边熬边搅拌,保持受热均匀,当浆体固形物浓度达65-67%,温度在95-102°C时出锅,得到红小豆浆,备用; (3)琼脂预备将琼脂粉碎成小块,在制羹前10-12小时,浸泡于琼脂重量20倍的水中,待琼脂充分吸涨,静置5-6小时,将其加热至90-95°C使其溶化,滤过,去杂质,备用; (4)稠膏制备取清洗干净的甘蔗,用清水通过粉碎机进行粉碎榨汁,榨汁时加入适量水,去渣,所得甘蔗汁备用,鲜竹叶粉碎成20-40目,加入甘蔗汁,加2倍量的水,煎煮2小时滤过,第二次鲜竹叶渣加I倍量的水,煎煮I小时,合并两次煎液,滤过,去渣,滤液浓缩至75°C相对密度为1. 35的稠膏,备用; (5)苯甲酸钠预备将苯甲酸钠用沸水溶解,滤过,备用; (6)制羹将步骤(I)中的山药浆、步骤(2)中的红小豆浆、步骤(3)中的琼脂、步骤(4)中的稠膏和白砂糖混合,加入适量水搅拌均匀,注入锅中加热熬制,在加热过程中不断搅拌,防止物料浆沉底焦糊,等加热至105°C时,迅速将步骤(5)中的苯甲酸钠投入锅中,拌均匀后起锅,迅速将物料浆注入衬有锡箔纸的铁制模具中,静置30-40分钟后,物料浆冷却凝固,真空密封包装,在121°C下灭菌18分钟,即得红小豆竹叶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红小豆竹叶羹,其特征在于该红小豆竹叶羹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配制而成 山药45份、白砂糖100份、红小豆35份、琼脂45份、甘蔗250份、鲜竹叶30份、苯甲酸钠O. 08份 该红小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永祺,
申请(专利权)人:罗永祺,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