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有机红小豆生物驱虫栽培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0823785 阅读:1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2-26 04:47
一种有机红小豆生物驱虫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土地准备;B、选种;C、播种及田间布局;D、田间管理;E、收获。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二上一下”的间作种植模式,将生物趋避与生物防治相结合,充分利用生物预防与生物治理的交互作用,不仅设置了有机红小豆与趋避植物的间作模式,保证有机红小豆种植不重茬,间作行的害虫趋避植物还可以作为绿肥培肥土壤。在趋避害虫的情况下,补充植物农药或蔬菜提取液,不仅有效的补充防治害虫的效果,同时对有机红小豆的病害有较好的防治作用,同时增加了有机红小豆的产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有机红小豆生物驱虫栽培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有机红小豆栽培方法,尤其是涉及有机红小豆种植过程中采用生物方法驱虫获得有机红小豆产品的栽培方法。
技术介绍
有机红小豆(Vignaangularis(Willd.)OhwietOhashi)是一年生草本植物,豆科豇豆属。有机红小豆营养丰富,含有18种氨基酸,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铁、钙、钾、磷等。我国的生产面积最大,是我国重要的出口杂粮之一。河北是有机红小豆最佳种植区之一,有2000多年的栽培历史,国务院把河北有机红小豆列为出口名贵杂豆,在国内外市场上被誉为“红珍珠”和“金豆子”。河北省的有机红小豆种植主要分布在山区和丘陵地区。太行山区位于河北省西部,由于有机红小豆的抗旱和耐贫瘠的特性,有机红小豆在这一区域被广泛栽培种植,是该区域农业生产中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严重,市场对高端农产品的需求日益增加,尤其是对杂粮食品更加钟爱,有机红小豆的生产已经广泛地被生产经营企业所认知,并展开了有机红小豆生产的技术研发。有机红小豆的植物病害严重影响着有机红小豆的产量和品质,目前针对危害有机红小豆的蚜虫、豆荚螟等害虫多采用大量喷洒农药的方法,这样不仅对环境有很大的影响,造成环境污染,而且农药的使用还会对有机红小豆造成一定的危害,造成产量、营养成分、品质的下降,甚至会残留在有机红小豆中,人食用后造成农药积聚,长期服用会在人体内大量积集,严重时影响人体健康甚至生命,而且,现在国际上提倡绿色、环保、无农药残留的食品,采用农药还会对国际贸易、有机红小豆的出口造成影响,长期使用农药还会造成害虫的耐药性。专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实现在不施用化学农药的情况下达到较好的防治病虫害的效果,涉及了一种有机红小豆生物驱虫栽培方法。本专利技术为实现其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有机红小豆生物驱虫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土地准备:选择符合我国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中的二级标准的地块,采用旋耕犁耕平;B、选种:选择株高在70~90cm,枝梗上扬,枝梗数在10~25之间,单株荚数在30~45之间的有机红小豆品种,采用人工或机械进行筛选,去除病虫粒、杂质、草籽和秕粒;C、播种及田间布局:保证地表下5cm处地温稳定达到或通过13℃以上,采用垄上机械双条精量点播或人工播种,垄距85-95cm,垄宽35-45cm,株距10-15cm,待有机红小豆植株生长到株高9-11cm时,在垄底条播驱虫植物,形成垄上2行有机红小豆植株,垄底1行驱虫植物的“二上一下”间作种植模式;D、田间管理:待有机红小豆植株的第一复叶伸展时进行间苗,在田间相对含水量在55-65%时进行灌溉,田间采用人工除草的方式进行除草,田间杂草过多时可采用喷施植物农药或蔬菜提取液防治;E、收获:在有机红小豆植株上有2/3的荚果变黄时,进行收获。步骤A土地准备,确保选择的地块在种植有机红小豆之前1-3年未使用甲胺磷、甲基对硫磷、对硫磷、久效磷、磷胺、甲磺隆、氯磺隆、唑嘧磺草胺、莠去津中的任意一种,优选土壤深翻30cm、两年以上没有种过豆类的地块。步骤C播种及田间布局,春季播种期为5月5日~5月15日,夏季播种期为6月10日~20日。步骤C播种及田间布局,所述的驱虫植物是指能够挥发驱虫物质的植物,包括菊科的驱虫菊、百合科的大蒜、伞形花科植物芹菜、香草植物风轮菜、唇形花科香薄荷、紫苏、薄荷、除虫菊、果香菊、藿香蓟、莴苣中的一种或多种。步骤D田间管理所述的植物农药指复方苦参碱水剂、苦参碱水剂、烟碱乳油、糠素乳油、鱼藤酮乳油,其中的一种。步骤D田间管理所述的蔬菜提取液指大蒜提取液、辣椒提取液、青蒿提取液、烟叶提取液,其中的一种。步骤D田间管理,灌溉采用喷灌方式进行,生育期内灌溉5次;田间采用人工除草的方式,生育期内进行了3次除草;在有机红小豆苗期、初花期和幼荚期,分别进行1次植物农药或蔬菜提取液喷雾防治。步骤D田间管理所述的蔬菜提取液的制备方法为:准备新鲜蔬菜,采用高速粉碎机进行粉碎,得到蔬菜泥,向蔬菜泥中加入蔬菜重量5-10倍的水,煮沸15-30分钟,然后通过100目筛过滤,得到过滤液,最后将过滤液静置12小时澄清,制成的上清液即为蔬菜提取液。步骤C播种及田间布局中所述的在垄底条播驱虫植物具体为:驱虫植物种子与腐熟有机肥掺入细土混匀后播种,驱虫植物种子、有机肥、土壤的比例为4:10:10。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采用“二上一下”的间作种植模式,将生物趋避与生物防治相结合,充分利用生物预防与生物治理的交互作用,不仅设置了有机红小豆与趋避植物的间作模式,保证有机红小豆种植不重茬,间作行的害虫趋避植物还可以作为绿肥培肥土壤。在趋避害虫的情况下,补充植物农药或蔬菜提取液,不仅有效的补充防治害虫的效果,同时对有机红小豆的病害有较好的防治作用。具体效果:1、有效降低病虫害对有机红小豆的危害,降低虫头数40%-90%以上。2、有效增加有机红小豆产量,亩产较对照增加26.7%以上。3、有效提高红小豆商品品质,显著增加粒重,提高粒型2个等级以上,增加明度和彩度,从而提高红小豆商品价格0.6元/公斤,增加经济收益。4、有效提高红小豆产品品质,显著提高出砂率和沙砂质感2个等级以上,有效增加淀粉粒径20%以上,从而增加红小豆销售价格0.4元/公斤,增加经济收益。在选种时采用人工、机械进行筛选,去除病虫粒、杂质、草籽和秕粒,保留完整粒,使待播的有机红小豆种子大小均匀一致,选择粒大饱满的品种,为苗齐苗壮奠定基础。有机红小豆播种过早会造成小豆色泽差、粒型小;播种过晚则不能正常成熟。采用“二上一下”的间作种植模式和喷洒植物农药和蔬菜提取液的方式,通过垄底的驱虫植物,可以驱除病害虫,再结合对有机红小豆植株喷洒植物农药和蔬菜提取液,气味刺激趋避病害虫,使驱虫效果更好,不仅大大降低了有机红小豆的病害情况,具有很好的预防、治疗效果,使得有机红小豆的产量和品质大大提升,而且大力响应国家环境污染的防治工作,绿色、环保、无污染,对环境污染做出杰出的贡献,具有显著地进步。驱虫植物种子、有机肥、土壤的比例为4:10:10。能够合理控制播种密度,增加土壤表层养分,对驱虫植物发芽生长提供必要浅层覆盖环境空间,对驱虫效果和有机红小豆的商品品质和产品品质提供保障。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为实现在不施用化学农药的情况下达到较好的防治病虫害的效果,涉及了一种有机红小豆生物驱虫栽培方法。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A、土地准备:根据土地准备标准,选定符合我国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中的二级标准的井陉县威州镇山前阳坡土地2亩,2010年冬季前对土地进行深翻,翻深30cm,进行晒垡处理,每亩施用有机肥2000kg/亩,于2012年5月1进行喷灌造墒,于5月3日旋耕20cm,耙平备用;B、选种:选择井陉县天山绿色食品有限公司在井陉红红小豆基础上提纯复壮“井陉红”有机红小豆品种(生育期85~115天,株高80~85cm,枝梗数17-21,单株荚数38-43);C、播种及田间布局:测定地表下5cm地温稳定通过13℃以上,选择播种期为5月10日,采用垄上机械双条精量点播,有机红小豆点播量1.5公斤/亩,垄距90cm,垄宽40cm,株距10~15cm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有机红小豆生物驱虫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土地准备:选择符合我国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中的二级标准的地块,采用旋耕犁耕平;B、选种:选择株高在70~90cm,枝梗上扬,枝梗数在10~25之间,单株荚数在30~45之间的有机红小豆品种,采用人工或机械进行筛选,去除病虫粒、杂质、草籽和秕粒;C、播种及田间布局:保证地表下5cm处地温稳定达到或通过13℃以上,采用垄上机械双条精量点播或人工播种,垄距85‑95cm,垄宽35‑45cm,株距10‑15cm,待有机红小豆植株生长到株高9‑11cm时,在垄底条播驱虫植物,形成垄上2行有机红小豆植株,垄底1行驱虫植物的“二上一下”间作种植模式;D、田间管理:待有机红小豆植株的第一复叶伸展时进行间苗,在田间相对含水量在55‑65%时进行灌溉,田间采用人工除草的方式进行除草,田间杂草过多时可采用喷施植物农药或蔬菜提取液防治;E、收获:在有机红小豆植株上有2/3的荚果变黄时,进行收获。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有机红小豆生物驱虫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土地准备:选择符合我国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中的二级标准的地块,采用旋耕犁耕平;B、选种:选择株高在70~90cm,枝梗上扬,枝梗数在10~25之间,单株荚数在30~45之间的有机红小豆品种,采用人工或机械进行筛选,去除病虫粒、杂质、草籽和秕粒;C、播种及田间布局:保证地表下5cm处地温稳定达到13℃以上,采用垄上机械双条精量点播或人工播种,垄距85-95cm,垄宽35-45cm,株距10-15cm,待有机红小豆植株生长到株高9-11cm时,在垄底条播驱虫植物,形成垄上2行有机红小豆植株,垄底1行驱虫植物的“二上一下”间作种植模式;D、田间管理:待有机红小豆植株的第一复叶伸展时进行间苗,在田间相对含水量在55-65%时进行灌溉,田间采用人工除草的方式进行除草,田间杂草过多时采用喷施植物农药或蔬菜提取液防治;所述的植物农药指苦参碱水剂、烟碱乳油、糠素乳油、鱼藤酮乳油,其中的一种;所述的蔬菜提取液指大蒜提取液、辣椒提取液、青蒿提取液、烟叶提取液,其中的一种;E、收获:在有机红小豆植株上有2/3的荚果变黄时,进行收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机红小豆生物驱虫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土地准备,确保选择的地块在种植有机红小豆之前1-3年未使用甲胺磷、甲基对硫磷、对硫磷、久效磷、磷胺、甲磺隆、氯磺隆、唑嘧磺草胺、莠去津中的任意一种,所述选择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栾莎莎韩立朴栾费明许延荣刘金铜马凤娇高会
申请(专利权)人:井陉县天山绿色食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