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驱动电机冷却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582307 阅读:1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15 05: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出一种驱动电机冷却结构,以提高驱动电机的散热能力,同时减少驱动电机壳体的制作难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驱动电机冷却结构包括装有定子的驱动电机壳体,驱动电机壳体的后端盖与壳体之间形成一个冷却水道;关键在于所述定子设有一端开口的容置腔,所述容置腔内放置有热管,所述热管的端部延伸至所述冷却水道内;所述容置腔的开口处设有密封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驱动电机冷却结构通过热管将电机定子工作中产生的热量传导到电机的后端盖处,再通过冷却水冷进行散热,简化了冷却水道的结构,并缩短了冷却水的流经路径,对整个冷却系统的要求较传统水道散热的要低。(*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到一种应用于纯电动或者混合动力车的驱动电机冷却结构
技术介绍
纯电动或者混合动力车对驱动电机具有功率密度高、可靠性高的要求,但是由于驱动电机受制于车前舱内布置空间,因此对驱动电机的散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车用水冷驱动电机多采用电机壳体的水道散热,大体又分螺旋式水道和直线式水道。这两种水套在制作的时候,由于有水道腔体的出现,在制作工艺上多采用分体铸造后焊接的方式来完成,且水套表面还需做相关的处理,以达到遮盖焊缝和美观的效果。另外,由于水道分布在整个电机定子表面,冷却介质的流经路径较长,折弯多,水阻较大,对整个冷却循环系统要求也较高。水套壳体两头焊接,中间部分存在串水现象,驱动电机定子硅钢叠片周边与水套配合也存在或多或少的传热不均匀,这些都是影响驱动电机散热的不利因素。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出一种驱动电机冷却结构,以提高驱动电机的散热能力,同时减少驱动电机壳体的制作难度。本技术的驱动电机冷却结构包括装有定子的驱动电机壳体,驱动电机壳体的后端盖与壳体之间形成一个冷却水道;关键在于所述定子设有一端开口的容置腔,所述容置腔内放置有热管,所述热管的端部延伸至所述冷却水道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驱动电机冷却结构,包括装有定子的驱动电机壳体,驱动电机壳体的后端盖与壳体之间形成一个冷却水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设有一端开口的容置腔,所述容置腔内放置有热管,所述热管的端部延伸至所述冷却水道内;所述容置腔的开口处设有密封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驱动电机冷却结构,包括装有定子的驱动电机壳体,驱动电机壳体的后端盖与壳体之间形成一个冷却水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设有一端开口的容置腔,所述容置腔内放置有热管,所述热管的端部延伸至所述冷却水道内;所述容置腔的开口处设有密封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电机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陈勇裴善忠薛国正
申请(专利权)人: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