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源净化排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578254 阅读:1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15 02: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气源净化排水装置,包括主控制器和至少两个支路,所述两个支路分别为第一支路和第二支路;所述第一支路包括:第一手动阀、第一气体过滤器、第二手动阀、第一电磁阀、第一取样筒、第一液位检测器及第二电磁阀;所述第二支路包括:第三手动阀、第二气体过滤器、第四手动阀、第三电磁阀、第二取样筒、第二液位检测器及第四电磁阀;所述第一支路与第二支路的结构相同,连接同一气体的输入/输出管道。与传统气源净化排水装置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适应各种运行工况和环境的变化,当检测到管道内的积水达到一定液位时,该装置将自动启动,立即排水,同时能够确保即排干废水又不出现直接对空排气的现象,减少气源损失。(*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压缩空气净化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气源净化排水装置
技术介绍
气动控制装置在电厂中大量使用,压缩空气是否干燥会影响气动控制装置的安全稳定运行。因为压缩空气带水而导致机组故障甚至停机的状况时有发生。虽经干燥处理,但压缩空气中仍会带有一定的水分,而这部分水分在不同季节时随时间而积累呈复杂不确定关系。这些水分积累的结果是一方面影响用气设备的安全正常工作,并加速其损坏 ’另一方面严重腐蚀储气罐、压缩机等设备,造成恶性循环。因此为了保证气动控制装置的正常运行,必须及时排出压缩空气中水分。目前一般采用手动疏水阀人工排放或利用机械式疏水阀对压缩空气中的水分进行疏水,但这两种疏水方式存在以下缺点(1)由于供气点和用气点比较多,应用面比较广,对疏水阀进行人工巡检及手动排水耗时、费力,且现场难以判断是否疏水干净;(2)机械式疏水阀偏差大、可靠性差;(3)机械式疏水阀结构复杂易出现故障并难以检修;(4)不具备在线监视功能,无法在集控室内实现在线监视,更无法与计算机通讯。鉴于传统排水方式存在上述不足,近年来新建电厂大都采用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与电磁阀配合的方式进行排水,但采取定时排水方式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气源净化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控制器和至少两个支路,所述两个支路分别为第一支路和第二支路;所述第一支路包括:第一手动阀、第一气体过滤器、第二手动阀、第一电磁阀、第一取样筒、第一液位检测器及第二电磁阀;所述第二支路包括:第三手动阀、第二气体过滤器、第四手动阀、第三电磁阀、第二取样筒、第二液位检测器及第四电磁阀;所述第一支路与第二支路的结构相同,连接同一气体的输入/输出管道;其中,所述第一气体过滤器与第一手动阀的输出端、第二手动阀的输入端及第一电磁阀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手动阀的输入端与所述输入/输出管道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手动阀的输出端与所述输入/输出管道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取样筒...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源净化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控制器和至少两个支路,所述两个支路分别为第一支路和第二支路;所述第一支路包括第一手动阀、第一气体过滤器、第二手动阀、第一电磁阀、第一取样筒、第一液位检测器及第二电磁阀;所述第二支路包括第三手动阀、第二气体过滤器、第四手动阀、第三电磁阀、第二取样筒、第二液位检测器及第四电磁阀;所述第一支路与第二支路的结构相同,连接同一气体的输入/输出管道;其中,所述第一气体过滤器与第一手动阀的输出端、第二手动阀的输入端及第一电磁阀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手动阀的输入端与所述输入/输出管道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手动阀的输出端与所述输入/输出管道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取样筒与第一电磁阀的输出端及第二电磁阀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液位检测器设置于第一取样筒中;所述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第三电磁阀、第四电磁阀、第一液位检测器及第二液位检测器均与所述主控制器连接;所述第一气体过滤器和第二气体过滤器用于过滤出输入/输出管道输入气体中的水分,并输出到对应的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国强刘二余吕凯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华东电站自动化仪表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