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连接外部气源的呼吸装置,包括鼻部密封单元、管道组件、气管接头和外部气源,所述鼻部密封单元在佩戴后与人体面部形成相对密闭的呼吸舱,在所述鼻部密封单元上、靠近鼻部呼气处设置有与呼吸舱连通的单向呼气阀,所述呼吸舱通过管道组件与外部气源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鼻部密封单元在佩戴后形成呼吸舱,再将外部气源引入至呼吸舱中,到达鼻部空间,供人吸入使用,而呼出的气体则通过单向呼气阀排出至鼻罩外,最大程度地减少了外部气源与呼出气体、外界空气的混合,保证了外部气源输入的洁净和密封性,由于可连接外部气源,极大地改善了日用防护口罩过滤气量不足的缺点,并具有尺寸小、外形自然、佩戴舒适等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空气净化
,特别涉及一种用于连接外部气源的呼吸装置。
技术介绍
近几年,随着空气质量问题的日益加剧,人们对空气净化产品的需求迅速增加,目前用于户外的空气净化产品主要为呼吸面罩的类型,并可进一步分为全面罩、半面罩(口罩)、鼻罩及鼻塞等,其中全面罩类型密封性好,但过于笨重,外观不佳,多用于工业生产作业等极端环境,而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出于佩戴舒适性以及美观方便的考虑,通常会选择防护口罩,但通过防护口罩的结构特征以及媒体对防护口罩使用效果的走访调查结果可以发现,防护口罩多存在以下缺点:(1)通气性能差,呼吸受阻,长时间佩戴易导致头晕、严重时会产生窒息,危及生命安全,如N95口罩,不宜长时间佩戴;(2)口罩与面部贴合不严,尤其是鼻梁附近,虽然有些口罩其贴合处内置金属定型片,但是密封性仍差,即便感觉呼吸阻力不大,这事实上却是口罩与面部贴合处漏气产生的结果,因而鼻孔吸入的气体很大部分是直接来自于外部空间,并不能真正起到去除雾霾或PM2.5的效果;(3)长时间佩戴排气不畅,鼻部空间潮湿,憋闷;(4)不能兼顾良好的密封性(以防直接吸入外部非洁净空气)及良好的透气性;(5)安装有微型空气净化器的防雾霾头盔,将现有的家用光触媒空气净化器微型化后置于头盔上,但其仍存在如下缺点:净化通气量不够、结构复杂、成本高、携带不便、需能源供给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够保证良好通气性能及密封性能且尺寸小巧、外观自然的用于连接外接气源的呼吸装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用于连接外部气源的呼吸装置,包括鼻部密封单元、管道组件、气管接头和外部气源,所述鼻部密封单元在佩戴后与人体面部形成相对密闭的呼吸舱,在所述鼻部密封单元上靠近鼻部呼气处设置有与呼吸舱连通的单向呼气阀,所述呼吸舱通过管道组件、气管接头与外部气源连通。本技术所述的用于连接外部气源的呼吸装置,其所述管道组件包括位于鼻部密封单元两侧且对称布置的气体通道以及与气体通道连通的气体管道,所述气体通道前端与鼻部密封单元的呼吸舱连通,其后端通过弹性连接件连接形成可套于头部的环形结构,所述气体管道一端与靠近气体通道后端部位置的外壁面连通,其另一端与外部气源连通。本技术所述的用于连接外部气源的呼吸装置,其所述气管接头位于气体管道与外部气源之间,所述气体管道通过气管接头进行固定并连接外部气源。本技术所述的用于连接外部气源的呼吸装置,其所述外部气源包括各类需要输送的气、雾类物质。本技术所述的用于连接外部气源的呼吸装置,其所述鼻部密封单元为多曲面结构且与鼻部形状相匹配并与鼻部形成密闭空间。本技术所述的用于连接外部气源的呼吸装置,其所述单向呼气阀为双阀片排气孔形式。本技术通过鼻部密封单元在佩戴后形成呼吸舱,再将外部气源引入至呼吸舱中,到达鼻部空间,供人吸入使用,而呼出的气体则通过单向呼气阀排出至鼻罩外,最大程度地减少了外部气源与呼出气体、外界空气的混合,保证了外部气源输入的洁净和密封性,解决了传统空气净化面罩进气量不足的问题,并具有尺寸小、外形自然、佩戴舒适等特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主视图。图中标记:1为鼻部密封单元,2为单向呼气阀,3为弹性连接件,4为气管接头,5为气体通道,6为气体管道,7为外部气源。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详细的说明。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如图1和2所示,一种用于连接外部气源的呼吸装置,包括鼻部密封单元1、管道组件、气管接头4和外部气源7,所述鼻部密封单元1为多曲面结构且与鼻部形状相匹配并与鼻部形成密闭空间,在佩戴后与人体面部形成相对密闭的呼吸舱,在所述鼻部密封单元1上、靠近鼻部呼气处设置有与呼吸舱连通的单向呼气阀2,所述单向呼气阀2为双阀片排气孔形式,所述呼吸舱通过管道组件、气管接头4与外部气源7连通,所述管道组件包括位于鼻部密封单元1两侧且对称布置的气体通道5以及与气体通道5连通的气体管道6,所述气体通道5为方形扁管,所述气体通道5前端与鼻部密封单元1的呼吸舱连通,其后端通过弹性连接件3连接形成可套于头部的环形结构,所述鼻部密封单元可同口罩相组合,以改善佩戴舒适性及外观,所述气体管道6一端与靠近气体通道5后端部位置的外壁面连通,其另一端与外部气源7连通,所述气体管道6与外部气源7连接的端头处设置有气管接头4,所述气管接头位于气体管道与外部气源之间,所述气体管道6通过气管接头4进行固定并连接外部气源7。所述外部气源内的气体依次经过气体管道6、气体通道5到达呼吸舱后供人吸入,所述鼻部密封单元1及管道组件的材料选用环保软胶材料或硅胶材料,其主体各部分为中空多曲面非规则结构体,表面形状根据人面部、鼻部形态设计,同弹性连接件形成环状后可佩戴于头部,佩戴舒适,外观小巧自然,所述弹性连接件3可采用松紧带或橡胶等弹性材料,所述气管接头4的材料采用环保工程塑料,所述外部气源7可以是各类需要输送的气、雾类物质,如净化后的空气、氧气及其他医疗保健中使用的雾化气体等。所述单向呼气阀设置在鼻部密封单元中间靠近鼻子呼气方向位置,所述单向呼气阀为双阀片排气孔形式,安装后具备单向性通气性能,其形状可以根据需要设计为圆形、矩形、椭圆形等形状,其尺寸可根据不同的设计需求而定,其外部壳体材料可选用具有一定强度的环保塑料。个人佩戴使用时,所述单向呼气阀处于常闭状态,在呼气时,所述单向呼气阀打开,呼出气体由单向呼气阀排出呼吸舱,吸气时,所述单向呼气阀关闭,外部气源通过管道组件引入呼吸舱内,到达鼻部空间,供人吸入使用。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连接外部气源的呼吸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鼻部密封单元(1)、管道组件、气管接头(4)和外部气源(7),所述鼻部密封单元(1)在佩戴后与人体面部形成相对密闭的呼吸舱,在所述鼻部密封单元(1)上、靠近鼻部呼气处设置有与呼吸舱连通的单向呼气阀(2),所述呼吸舱通过管道组件、气管接头(4)与外部气源(7)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连接外部气源的呼吸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鼻部密封单元(1)、管道组件、气管接头(4)和外部气源(7),所述鼻部密封单元(1)在佩戴后与人体面部形成相对密闭的呼吸舱,在所述鼻部密封单元(1)上、靠近鼻部呼气处设置有与呼吸舱连通的单向呼气阀(2),所述呼吸舱通过管道组件、气管接头(4)与外部气源(7)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连接外部气源的呼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组件包括位于鼻部密封单元(1)两侧且对称布置的气体通道(5)以及与气体通道(5)连通的气体管道(6),所述气体通道(5)前端与鼻部密封单元(1)的呼吸舱连通,其后端通过弹性连接件(3)连接形成可套于头部的环形结构,所述气体管道(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迅,余明东,刘伟,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神农堂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