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降低脱苯塔汽相管汽液夹带的分离系统,包括一由三根直管及两个U形弯头连接而成的液封管及一液封排放管,该液封管设在汽相进口总管的下方并且它的下弯头的底端与汽相出口总管处于同一水平线上,该液封管的上、下端口分别连接在汽相进口总管的垂直管的下端及汽相出口总管上,该液封管的液封高度H=U/ρ×g,式中,U为粗苯蒸汽的压力;ρ为粗苯蒸汽的密度系数;g为重力加速度。液封排放管的上、下端分别连接在液封管的下弯头的底端和粗苯分离槽底部的排水管上。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分离系统可使脱苯塔逸出的粗苯蒸汽中的汽、液有效分离,分离后的粗苯汽相中液相夹带大大降低,减轻了对油气换热器的进口管以及本体的冲刷腐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煤气净化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降低脱苯塔汽相管汽液夹带的分离 系统。
技术介绍
焦炉荒煤气在精制过程中,先用洗油将煤气中的苯类物质吸收下来,形成含苯富 油,再将富油送到粗苯蒸馏装置,在脱苯塔的底部通入过热蒸汽,通过水蒸汽蒸馏的方法, 将富油中的粗苯蒸出,由于富油中的粗苯沸点比洗油沸点低,因而加热富油到一定温度时, 粗苯即蒸脱出来,使洗油和粗苯分离;从脱苯塔顶逸出的粗苯汽水混合物分别与冷富油及 冷却水换热冷却后到达设在脱苯塔顶部的油水分离器实现粗苯与水的分离;粗苯与水分离 后,一部分粗苯从脱苯塔塔顶回流,其它部分则作为产品送往粗苯贮槽,分离水自流到地下 槽。目前,脱苯塔的顶部出口一般设置两组共四台油气换热器(见图1),由于两组油 气换热器31、32的连接方式为并联,而且第一组油气换热器31的汽相入口较第二组油气换 热器32的汽相入口离脱苯塔汽相管下来的汽相进口总管2的水平管较近,在两组油气换热 器31、32的进口阀均为100%全开的状态下,通过第一组油气换热器31的油气量大,而通 过第二组油气换热器31的油气量相对较少,而两组油气换热器31、32的富油侧进口的富油 量是一样的,故第一组换热器31出来的富油温度大于第二组油气换热器32出来的富油温 度。在这种情况下,因从脱苯塔I顶逸出的粗苯蒸汽中的汽液夹带且偏流,使得第一组换热 器31的进口管以及本体部分长期使用后产生较大的腐蚀,导致粗苯蒸汽泄漏。严重影响生 产的安全运行,并对装置周围环境及日常人员巡检造成潜在危险。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降低脱苯塔汽相管汽液夹带 的分离系统,它能够实现脱苯塔顶部的粗苯蒸汽中汽、液的有效分离,分离后的汽相中液相 夹带大大降低,减轻了对油气换热器的进口管以及本体产生的冲刷腐蚀,延长了油气换热 器进口汽相管以及本体的使用寿命。实现上述目的的一种技术方案是一种降低脱苯塔汽相管汽液夹带的分离系统, 包括脱苯塔、由上部垂直管和下部水平管连接而成的汽相进口总管及设在脱苯塔一旁的两 组油气换热器、两个粗苯冷却器及粗苯分离槽,所述汽相进口总管的垂直管的上端与脱苯 塔汽相管连通;所述两组油气换热器并排设在低于所述脱苯塔顶端的顶层平台上,该两组 油气换热器的进口管并联连接在所述汽相进口总管的水平管上,所述两组油气换热器的出 口管并联连接在一水平设置并低于所述顶层平台的汽相出口总管上;所述两个粗苯冷却 器并排设在第二层平台上,并且该两个粗苯冷却器的进口管并联连接在所述汽相出口总管 上,该两个粗苯冷却器的出口管并联连接在冷却器出口总管上;所述粗苯分离槽设在第一 层平台上并与所述冷却器出口总管连通;所述分离系统还包括一由三根直管及两个U形弯头连接而成并呈S形的液封管, 该液封管设在所述汽相进口总管的下方并且它的下弯头的底端与所述汽相出口总管处于 同一水平线上,该液封管的上、下端口分别连接在所述汽相进口总管的垂直管的下端及所 述汽相出口总管上,该液封管的液封高度H = U/ P X g,式中,U为粗苯蒸汽的压力;P为粗苯蒸汽的密度系数;g为重力加速度;上述的降低脱苯塔汽相管汽液夹带的分离系统,其中,所述分离系统还包括一上 端连接在所述液封管的下弯头的底端、下端连接在所述粗苯分离槽底部的排水管上的液封 排放管。上述的降低脱苯塔汽相管汽液夹带的分离系统,其中,所述液封排放管的上、下端 分别设置一截止阀。上述的降低脱苯塔汽相管汽液夹带的分离系统,其中,所述液封管的上端口和下 端口分别设置一安全阀。上述的降低脱苯塔汽相管汽液夹带的分离系统,其中,所述汽相进口总管的内径 为650mm,所述液封管的内径为80mm。本专利技术的降低脱苯塔汽相管汽液夹带的分离系统的技术方案,采用在油气换热器 上并接一密闭式“双U”型液封装置,并设计了合适的液封高度,它能够使脱苯塔顶部的粗苯 油汽中汽、液的有效分离,分离后的汽相中液相夹带大大降低,减轻了对油气换热器的进口 管以及油气换热器本体产生的冲刷腐蚀,延长了油气换热器进口管以及油气换热器本体的 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的粗苯蒸馏系统的结构示意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降低脱苯塔汽相管汽液夹带的分离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请参阅图2,本专利技术的一种降低脱苯塔汽相管汽液夹带的分离系统,包括脱苯塔1、多层建筑、油气换热器的汽相进口总管2、两组油气换热器31、32、油气换热器的汽相出 口总管4、两个粗苯冷却器51、52、粗苯分离槽7,液封管8及液封排放管9,其中多层建筑设在脱苯塔I的一旁;汽相进口总管2的内径为650mm,它由上部垂直管21和下部水平管22连接而成, 该汽相进口总管2的垂直管21的上端与脱苯塔汽相管11连通;多层建筑位于脱苯塔I的一旁;两组油气换热器31、32分别由两台纵向布置并且串联连接的油气换热器构成;该 两组油气换热器31、32并排设在低于脱苯塔I顶端的多层建筑的顶层平台30上,并且该两 组油气换热器31、32的进口管并联连接在汽相进口总管2的水平管22上;两组油气换热 器31、32的出口管并联连接在水平设置并低于顶层平台30的汽相出口总管4上;两组油气换热器31、32的进口管上分别设有进口阀,两组油气换热器31、32的出口管分别设有出口阀;两个粗苯冷却器51、52并排设在多层建筑的第二层平台20上,并且该两个粗苯冷却器51、52的进口管并联连接在汽相出口总管4上,该两个粗苯冷却器51、52的出口管并联连接在低于第二层平台20的冷却器出口总管6上;两个粗苯冷却器51、52的进口管上也分别设有进口阀;粗苯分离槽7设在多层建筑的第一层平台10上并与冷却器出口总管6连通;液封管8由三根直管及两个U形弯头连接而成并呈S形;液封管的内径为80mm ; 该液封管8设在汽相进口总管2的下方并且它的下弯头的底端与汽相出口总管4处于同一水平线上;该液封管8的上端口设置一安全阀81并通过一变径管连接在汽相进口总管2的垂直管21的下端,该液封管8的上端口也设置一安全阀82并连接在汽相出口总管4上;该液封管8的液封高度H = U/ P g,式中,U为粗苯蒸汽的压力;P为粗苯蒸汽的密度系数;g为重力加速度;液封管8的液封高度H即为液封管8的上弯头至下弯头的距离,因此汽相进口总管2的水平管22与汽相出口总管4之间的距离应大于液封管8的液封高度H ;液封排放管9的上端通过一截止阀91连接在液封管8的下弯头的底端,液封排放管9的下端也通过一截止阀92连接在粗苯分离槽9底部的排水管90上。从脱苯塔I的顶部逸出的粗苯蒸汽的压力U = 6. 5 7KPa,粗苯蒸汽的密度系数P = O. 88 O. 89g/cm3,重力加速度g = 9. 8m/s2因此,液封管8 的液封高度 H = U/ P X g = 7/0. 89X9. 8 ^ 1200mm。本专利技术的降低脱苯塔汽相管汽液夹带的分离系统的工作过程是从脱苯塔I的顶部逸出的粗苯蒸汽先从汽相进口总管的垂直管21进入液封管8 实现汽、液分离,使分离后的粗苯汽相中的液相夹带大大降低,从而减轻了对两组油气换热器31、32的进口管以及油气换热器本体产生的冲刷腐蚀,延长了油气换热器的进口管以及油气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降低脱苯塔汽相管汽液夹带的分离系统,包括脱苯塔、由上部垂直管和下部水平管连接而成的汽相进口总管及设在脱苯塔一旁的两组油气换热器、两个粗苯冷却器及粗苯分离槽,所述汽相进口总管的垂直管的上端与脱苯塔汽相管连通;所述两组油气换热器并排设在低于所述脱苯塔顶端的顶层平台上,该两组油气换热器的进口管并联连接在所述汽相进口总管的水平管上,所述两组油气换热器的出口管并联连接在一水平设置并低于所述顶层平台的汽相出口总管上;所述两个粗苯冷却器并排设在第二层平台上,并且该两个粗苯冷却器的进口管并联连接在所述汽相出口总管上,该两个粗苯冷却器的出口管并联连接在冷却器出口总管上;所述粗苯分离槽设在第一层平台上并与所述冷却器出口总管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系统包括一由三根直管及两个U形弯头连接而成并呈S形的液封管,该液封管设在所述汽相进口总管的下方并且它的下弯头的底端与所述汽相出口总管处于同一水平线上,该液封管的上、下端口分别连接在所述汽相进口总管的垂直管的下端及所述汽相出口总管上,该液封管的液封高度H=U/ρ×g,式中,U为粗苯蒸汽的压力;ρ为粗苯蒸汽的密度系数;g为重力加速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降低脱苯塔汽相管汽液夹带的分离系统,包括脱苯塔、由上部垂直管和下部水平管连接而成的汽相进口总管及设在脱苯塔一旁的两组油气换热器、两个粗苯冷却器及粗苯分离槽,所述汽相进口总管的垂直管的上端与脱苯塔汽相管连通;所述两组油气换热器并排设在低于所述脱苯塔顶端的顶层平台上,该两组油气换热器的进口管并联连接在所述汽相进口总管的水平管上,所述两组油气换热器的出口管并联连接在一水平设置并低于所述顶层平台的汽相出口总管上;所述两个粗苯冷却器并排设在第二层平台上,并且该两个粗苯冷却器的进口管并联连接在所述汽相出口总管上,该两个粗苯冷却器的出口管并联连接在冷却器出口总管上;所述粗苯分离槽设在第一层平台上并与所述冷却器出口总管连通,其特征在于, 所述分离系统包括一由三根直管及两个U形弯头连接而成并呈S形的液封管,该液封管设在所述汽相进口总管的下方并且它的下弯头的底端与所述汽相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颜长青,张广连,周超,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宝钢化工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