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氢气生产工艺的冷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575399 阅读:19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15 00: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氢气生产工艺的冷却装置,包括氢气接收罐、除氧器、补给水管道、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连接;第二换热器的第二粗氢气出口与氢气接收罐上端的氢气进口相连;所述氢气接收罐的下端设有补给水入口,顶端设有氢气出口;所述补给水管道设有分支,一个支管通过设有阀门的管路与氢气接收罐的补给水入口相连;另一个支管与除氧器的除氧塔头的进水口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冷却装置结构合理,并且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换热面积大幅增加,换热后的粗氢气温度控制在38℃以下,降低因氢气高温报警致使制氢工序停车的几率,减少不必要的损失,降低了生产成本,减少了氢气生产的安全隐患。(*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化工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氢气生产工艺的冷却装置
技术介绍
脂肪酸车间主要包括油脂水解、甘油水预处理、甘油水四效蒸发、甘油蒸馏、脂肪酸蒸馏、脂肪酸氢化等六个工序,此外,车间公共系统还有蒸汽和冷却塔两个部分辅助上述工序的正常生产。其中蒸汽主要来自外购,正常情况下,脂肪酸车间每天消耗外购蒸汽(13Bar) 250吨左右,这些蒸汽的主要作用是给管道物料伴热和加温,蒸汽换热后每天将产生160吨左右蒸汽冷凝水,这些蒸汽冷凝水温度在80-90吨,在罐区单独储存(罐存80吨),但是超过罐存的蒸汽冷凝水直接排入雨水井。制氢车间用天然气和水蒸气裂解反应产出的粗氢气,在进入PSA之前,温度需要从224°C降至38°C左右。实际生产中产出的粗氢气,经过现有氢气生产工艺的冷却装置后,温度始终居高不下,温度一直维持在高温报警47°C左右,甚至达到49°C以上(当温度达到49°C时,制氢就会自动启动停车程序),这种高温报警影响到制氢工艺的安全连锁,导致停机,而再次开车最少需要2 3个小时,影响了车间正常生产,即使对冷却装置采用外部水浇淋的方式,效果也不佳,并且由于制氢现场电气阀门较多,实施冷水浇淋,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冷却效果好的用于氢气生产工艺的冷却装置。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氢气生产工艺的冷却装置,包括氢气接收罐、除氧器、补给水管道、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所述第一换热器的筒体的右上端设有第一粗氢气进口,筒体的左下端设有第一粗氢气出口;第一换热器的右端封头的上端设有第一冷却水出口,左端封头的下端设有第一冷却水进口 ;第二换热器的筒体的左上端设有第二粗氢气进口,筒体的右下端设有第二粗氢气出口 ;第二换热器的左端封头的上端设有第二冷却水出口,右端封头的下端设有第二冷却水进口 ;所述第一粗氢气出口通过管道与第二粗氢气进口相连;所述第二冷却水出口通过管道与第一冷却水进口相连;所述第二粗氢气出口与所述氢气接收罐上端的氢气进口相连;所述氢气接收罐的下端设有补给水入口,顶端设有氢气出口 ;所述补给水管道设有分支,一个支管通过设有阀门的管路与氢气接收罐的补给水入口相连;另一个支管与所述除氧器的除氧塔头的进水口相连。优选的,所述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是管壳式换热器。本技术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本技术的冷却装置结构合理,并且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换热面积大幅增加,换热后的粗氢气温度控制在38°C以下,降低因氢气高温报警致使制氢工序停车的几率,减少不必要的损失,降低了生产成本,减少了氢气生产的安全隐患。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氢气接收罐2、除氧器3、补给水管道4、第一换热器5、第二换热器 6、第一粗氢气进口7、第一粗氢气出口8、第一冷却水出口 9、第一冷却水进口10、第二粗氢气进口 11、第二粗氢气出口 12、第二冷却水出口13、第二冷却水进口14、氢气出口15、氢气进口。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一种用于氢气生产工艺的冷却装置,包括氢气接收罐1、除氧器2、补给水管道3、第一换热器4和第二换热器5 ;所述第一换热器4的筒体的右上端设有第一粗氢气进口 6,筒体的左下端设有第一粗氢气出口 7 ;第一换热器4的右端封头的上端设有第一冷却水出口 8,左端封头的下端设有第一冷却水进口 9 ;第二换热器5的筒体的左上端设有第二粗氢气进口 10,筒体的右下端设有第二粗氢气出口 11 ;第二换热器5的左端封头的上端设有第二冷却水出口 12,右端封头的下端设有第二冷却水进口 13 ;所述第一粗氢气出口 7通过管道与第二粗氢气进口 10相连;所述第二冷却水出口 12通过管道与第一冷却水进口 9相连;所述第二粗氢气出口 11与所述氢气接收罐I上端的氢气进口 15相连;所述氢气接收罐I的下端设有补给水入口,顶端设有氢气出口 14 ;所述补给水管道3设有分支,一个支管通过设有阀门的管路与氢气接收罐I的补给水入口相连;另一个支管与所述除氧器2的除氧塔头的补给水入口相连。所述第一换热器4和第二换热器5是管壳式换热器。以上对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技术的实施范围。凡依本技术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技术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氢气生产工艺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氢气接收罐、除氧器、补给水管道、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所述第一换热器的筒体的右上端设有第一粗氢气进口,筒体的左下端设有第一粗氢气出口;第一换热器的右端封头的上端设有第一冷却水出口,左端封头的下端设有第一冷却水进口;第二换热器的筒体的左上端设有第二粗氢气进口,筒体的右下端设有第二粗氢气出口;第二换热器的左端封头的上端设有第二冷却水出口,右端封头的下端设有第二冷却水进口;所述第一粗氢气出口通过管道与第二粗氢气进口相连;所述第二冷却水出口通过管道与第一冷却水进口相连;所述第二粗氢气出口与所述氢气接收罐上端的氢气进口相连;所述氢气接收罐的下端设有补给水入口,顶端设有氢气出口;所述补给水管道设有分支,一个支管通过设有阀门的管路与氢气接收罐的补给水入口相连;另一个支管与除氧器的除氧塔头的进水口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氢气生产工艺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氢气接收罐、除氧器、补给水管道、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所述第一换热器的筒体的右上端设有第一粗氢气进口,筒体的左下端设有第一粗氢气出口 ;第一换热器的右端封头的上端设有第一冷却水出口,左端封头的下端设有第一冷却水进口; 第二换热器的筒体的左上端设有第二粗氢气进口,筒体的右下端设有第二粗氢气出口 ;第二换热器的左端封头的上端设有第二冷却水出口,右端封头的下端设有第二冷却水进口 ; 所述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志宇
申请(专利权)人:嘉里油脂化学工业天津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