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摩托车后挡泥板及其摩托车,包括用于与车架固定连接的前段和重叠固定连接于前段的后段,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两段结构以及重叠的复合连接结构,在不需要后挡泥板支架或加强筋的情况下,具有较轻的重量和较好的强度,方便用于安装附属部件,避免现有技术中生产工艺复杂的缺陷,降低生产成本,延长了后挡泥板的使用寿命,还保证了商品的结构稳固性和整体外观性。(*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摩托车部件及其摩托车,特别涉及一种摩托车后挡泥板及其摩托车。
技术介绍
摩托车挡泥板用于保护摩托车及行人,属于摩托车的必备部件,后挡泥板设置在后轮的上方,位于后轮上的车盖及车架的下方,其具有与车轮类似的轮廓,用于遮挡在摩托车行驶过程中后轮高速运动带起的水、污泥等污物,可起到避免污水飞溅到车身及驾驶员身上的作用,能够提高驾驶员雨天或水路驾驶的便利性和舒适性。为了适应于摩托车轻便灵活的特点并节约成本,会尽量减轻各个部件的重量,因此,摩托车后挡泥板通常采用高分子材料成形;一般包括以下两种结构单层塑料材料加后挡泥板支架(钢材)的结构方式,此种方式虽然强度能够达到要求,但是生产成本较高(多出了后挡泥板支架的成本),重量也相应的较大;普通的单层塑料挡泥板,此种方式为了达到要求的强度需增加较多的加强筋或肋,从而造成生产工艺困难(加强筋处易出现缩水现象)。而后挡泥板为了安装尾灯、后转向灯以及其他附属零件,需要具有一定的强度。因此,需要对摩托车后挡泥板进行改进,具有较轻的重量和较好的强度,方便用于安装附属部件,避免现有技术中生产工艺复杂的缺陷,降低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一种摩托车后挡泥板及其摩托车,具有较轻的重量和较好的强度,方便用于安装附属部件,避免现有技术中生产工艺复杂的缺陷,降低生产成本。本技术的摩托车后挡泥板,包括用于与车架固定连接的前段和重叠固定连接于前段的后段,前段和后段的重叠方式有多种形式,包括后段部分重叠于前段,后段全部重叠于前段,还包括位于内侧或者外侧表面重叠,固定连接的方式可以是螺钉连接,也可以是卡接。进一步,所述后段部分重叠于前段的外表面并与其固定连接形成复合连接段,部分重叠的结构能够根据受力状况选择重叠面积,不但节省材料,还利于前段作用的充分发挥,后端重叠于前段的外表面则能够形成对外表面的覆盖,保证美观的同时可保证装配性。进一步,所述复合连接段为形成空腔的盒式结构,盒式结构的横截面可采用不同的多边形结构,空心的盒式结构利于承受较大的弯矩,并利于减轻重量,还可避免前后段震动的直接传递。进一步,所述前段与后段重叠的部位形成向外的开口槽,后段与开口槽对应并与开口槽侧壁对应形成两条纵向肋板,所述后段固定连接于前段且纵向肋板嵌入开口槽形成盒式结构的复合连接段,开口槽的结构和纵向肋板的结构不但利于提高单体部件抵抗弯矩的能力,还能够相互配合,形成整体的盒式结构,进一步提高抵抗弯矩的能力,从而较大幅度的提高后挡泥板的强度。进一步,所述后段位于两条纵向肋板外侧对应形成向外延伸的翼缘,用于对前段形成覆盖,使后挡泥板美观,同时充分发挥挡泥板的作用。进一步,所述两条纵向肋板向内支撑于后段的开口槽内,后段的两条纵向肋板对前端形成支撑,既能够保证后段承受外力的强度,还能便于形成所需的盒式结构。进一步,所述后段用于安装转向灯、后反射器和后尾灯。进一步,所述复合连接段的盒式结构的横截面为扁平且不规则的矩形结构,不规则的矩形结构指的是矩形的各个边并不一定是直线,也可以是曲线或者并不明显的折线,保证具有良好的外观。本技术还公开了一种应用摩托车后挡泥板的摩托车,所述摩托车后挡泥板安装于摩托车。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的摩托车后挡泥板,采用两段结构以及重叠的复合连接结构,在不需要后挡泥板支架或加强筋的情况下,具有较轻的重量和较好的强度,方便用于安装附属部件,避免现有技术中生产工艺复杂的缺陷,降低生产成本,延长了后挡泥板的使用寿命,还保证了商品的结构稳固性和整体外观性。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截面图。具体实施方式图1为本技术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截面图。如图所示本实施例的摩托车后挡泥板,包括用于与车架固定连接的前段I和重叠固定连接于前段I的后段6,前段和后段的重叠方式有多种形式,包括后段6部分重叠于前段I,后段6全部重叠于前段,还包括位于内侧或者外侧表面重叠,固定连接的方式可以是螺钉连接,也可以是卡接。本实施例中,所述后段6部分重叠于前段I的外表面并与其固定连接形成复合连接段,部分重叠的结构能够根据受力状况选择重叠面积,不但节省材料,还利于前段作用的充分发挥,后端重叠于前段的外表面则能够形成对外表面的覆盖,保证美观的同时可保证装配性。本实施例中,所述复合连接段为形成空腔的盒式结构,盒式结构的横截面可采用不同的多边形结构,空心的盒式结构利于承受较大的弯矩,并利于减轻重量,还可避免前后段震动的直接传递。本实施例中,所述前段I与后段6重叠的部位形成向外的开口槽la,后段6与开口槽Ia对应并与开口槽Ia侧壁对应形成两条纵向肋板6a,所述后段固定连接于前段且纵向肋板6a嵌入开口槽Ia形成盒式结构的复合连接段,开口槽Ia的结构和纵向肋板6a的结构不但利于提高单体部件抵抗弯矩的能力,还能够相互配合,形成整体的盒式结构,进一步提高抵抗弯矩的能力,从而较大幅度的提高后挡泥板的强度。本实施例中,所述后段6位于两条纵向肋板6a外侧对应形成向外延伸的翼缘,用于对前段形成覆盖,使后挡泥板美观,同时充分发挥挡泥板的作用。本实施例中,所述两条纵向肋板6a向内支撑于后段的开口槽Ia内,后段的两条纵向肋板6a对前端I形成支撑,既能够保证后段承受外力的强度,还能便于形成所需的盒式结构。本实施例中,所述后段6用于安装转向灯4、后反射器8和后尾灯10。本实施例中,所述复合连接段的盒式结构的横截面为扁平且不规则的矩形结构,不规则的矩形结构指的是矩形的各个边并不一定是直线,也可以是曲线或者并不明显的折线,保证具有良好的外观。本技术还公开了一种应用本技术摩托车后挡泥板的摩托车,本实施例的摩托车后挡泥板安装于现有技术的摩托车,增加摩托车后挡泥板组件的支撑强度的同时,减少了生产成本、避免了生产工艺上的困难。本技术在安装时,先将后反射器8和后尾灯10用螺母9安装于后段6上,然后再将转向灯4用螺母5固定于后段6上;后挡泥板后段部装完成;将装完后的后段6与前段I通过件螺钉2和卡子螺母3装配在一起;安装过程中,为了减小振动,设置必要的橡胶垫7。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摩托车后挡泥板,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与车架固定连接的前段和重叠固定连接于前段的后段。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摩托车后挡泥板,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与车架固定连接的前段和重叠固定连接于前段的后段。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后挡泥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段部分重叠于前段的外表面并与其固定连接形成复合连接段。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摩托车后挡泥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连接段为形成空腔的盒式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摩托车后挡泥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段与后段重叠的部位形成向外的开口槽,后段与开口槽对应并与开口槽侧壁对应形成两条纵向肋板,所述后段固定连接于前段且纵向肋板嵌入开口槽形成盒式结构的复合连接段。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覃永川,姜东恩,程涛,
申请(专利权)人:隆鑫通用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