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成式汽车儿童安全座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573682 阅读:1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14 16: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集成式汽车儿童安全座椅,包括:坐垫,底座,底座上设有与坐垫相适配的坐垫槽;支撑部件,其布置在所述坐垫与底座的坐垫槽之间,用于将坐垫从底座的坐垫槽内向上支起至预定高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既可以作为儿童座椅,又可以作为成人座椅,结构简单紧凑,成本低廉,可以在现有的汽车座椅上直接改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降低了在碰撞过程中儿童受伤的风险。(*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集成式汽车儿童安全座椅
本技术涉及汽车座椅,特别是涉及集成式汽车儿童安全座椅。
技术介绍
由于成年人身体生理结构发育已经完全,因此目前所有量产市售车辆的安全指标 都是根据成年人的身体生理结构以及成年人的身体承受能力制定的,如安全带的高度和系 扎位置、安全气囊的弹出角度和力量等,在汽车发生碰撞事故的时候,这些安全装备只会对 成年人产生作用。而身体生理发育尚未成熟的儿童,非但不适用这些针对成年人设计的安 全装备,有时甚至会因为这些安全装备的使用而产生额外的伤害。以安全带为例,安全带的 系扎位置是设定在成年人肩部,直接作用于成年人的胸部,如果单纯给儿童系上安全带,高 度使得安全带直接作用在儿童的颈部,一旦发生碰撞事故,后果不堪设想。为了确保儿童乘车安全性,需要为儿童配备专门的儿童座椅。传统的儿童座椅是 一个独立的座椅结构,通过汽车安全带或附加固定系统安装在汽车座椅上,这种独立式儿 童座椅使用时安装复杂、闲置时浪费车内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集成式汽车儿童安全座椅。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 一种集成式汽车」L童安全座椅,包括坐垫,底座,底座上设有与坐垫相适配的坐垫槽;支撑部件,设置在所述坐垫与底座的坐垫槽之间,用于将坐垫从底座的坐垫槽内 向上支起至预定高度。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撑部件包括支柱,所述坐垫在其底部具有带滑块的第 一滑槽,所述底座的坐垫槽内具有带滑块的第二滑槽,支柱两端分别与第一滑槽和第二滑 槽内的滑块枢转连接,通过滑块沿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滑动,使得支柱可在竖向位置和水 平位置之间转换。在第一滑槽和/或第二滑槽内还设有止动件,所述止动件通过抵靠所述 滑块将所述支柱限定在竖向位置。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撑部件包括支柱,所述坐垫的底部具有与支柱相适 配的第一固定孔,所述底座的坐垫槽内具有与支柱相适配的第二固定孔,通过将支柱插入 第一固定孔和第二固定孔中将坐垫从底座的坐垫槽内向上支起至预定高度。作为优选,本技术还包括与底座固定连接的靠背,在坐垫与靠背相接触的侧 面上设有限位凸台,所述靠背上设有与限位凸台相适配的卡槽。所述底座具有与所述坐垫的限位凸台相适配的卡槽。本技术既可以作为儿童座椅,又可以作为成人座椅,结构简单紧凑,成本低 廉,可以在现有的汽车座椅上直接改装。本技术降低了在碰撞过程中儿童受伤的风险。附图说明图1为按照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集成式汽车儿童安全座椅右视图。图2为图1中的集成式汽车儿童安全座椅主视图。图3为图1所示的集成式汽车儿童安全座椅作为儿童座椅时的右视图。图4为图3中的集成式汽车儿童安全座椅的主视图。图5为按照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坐垫的仰视图。图6为按照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底座的俯视图。图7为按照本技术另一个实施例的集成式汽车儿童安全座椅的右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如图1-4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集成式汽车儿童安全座椅可以包括坐垫 1,底座3,靠背2以及支撑部件。底座3上设有与坐垫I相适配的坐垫槽303。支撑部件设置在坐垫I与底座3的坐垫槽303之间,用于将坐垫I从底座3的坐垫槽303内向上支起至预定高度。如图3和图4所示,支撑部件可以包括支柱4和支柱4’。在如图5所示的实施例中,在坐垫I底部两侧设有两个第一滑槽102,102’,平行延伸且彼此间隔开,第一滑槽 102、102’内分别带有滑块103、103'。在图6所示的实施例中,在底座3的坐垫槽303的两侧分别设置两个第二滑槽302、302’,平行延伸且彼此间隔开,第二滑槽302,302内分别带有滑块304,304'。第一滑槽102,102'和第二滑槽302,302’在工作位置时可以分别相互对准。支柱4两端分别与第一滑槽102和第二滑槽302内的滑块103、304相枢转连接, 通过滑块103、304分别沿第一滑槽102和第二滑槽302滑动,使支柱4可在竖向位置和水平位置之间转换。同样,支柱4’两端与第一滑槽102'和第二滑槽302’内的滑块103'、 304'相枢转连接,通过滑块103'、304'分别沿第一滑槽102'和第二滑槽302'滑动,使支柱4’可在竖向位置和水平位置之间转换。如图7所示,第二滑槽302,302^可以设置在底座3的坐垫槽303内远离靠背2的一侧,且第二滑槽302,302'的长度略大于支柱4长度的一半。第一滑槽102,102'的长度至少大于支柱长度的一半,且滑槽的一个端部靠近靠背2。使得支柱4从水平位置旋转到竖向位置(图7中所示为逆时针旋转)后,由于滑槽及滑块的限位作用,使得支柱4不能继续逆时针旋转。而由于坐垫I抵靠在靠背2上,支柱4也不会往回作顺时针旋转,从而起到固定限位的作用。当然,在其他的实施例中,也可以在第一滑槽和/或第二滑槽302,302’内设置止挡件。该止挡件例如可以是传动螺杆,通过将传动螺杆传动抵靠至滑块,能够将支柱限定在竖向位置。当支柱转至竖向位置时,坐垫I被支柱支起至预定高度处。在另外的未图示的实施例中,为了替代第一和第二滑槽及其内的滑块,可以在坐垫I底部设置第一固定孔并在底座3的坐垫槽303内设置第二固定孔。其中,第一固定孔和第二固定孔均与支柱4相适配,可以通过将支柱4插入第一固定孔和第二固定孔中,将坐垫I从底座3的坐垫槽303内向上支起至预定高度。对于支柱4’,也可以同样地设置对应的第一和第二固定孔,以便支柱4’插入。在本技术中,所述预定高度的选定标准是,当儿童坐在处于预定高度的坐垫I上时,安全带应该直接作用在儿童的胸部或腹部,而不 会直接作用在儿童的颈部,从而不会危害到儿童的安全。本技术中,还可以在坐垫I与靠背2接触的侧面上设置限位凸台101,靠背2 上设有与限位凸台101相适配的卡槽201。当坐垫I被支起至预定高度时,限位凸台101正 好能够插入卡槽201内。在底座3的坐垫槽303内也可以设置与坐垫I的限位凸台101相 适配的凹槽301,以便在支柱旋至水平位置时坐垫I能够放入底座3内,且与底座3能够较 好的配合。本技术在当」L童座椅使用时,可通过支柱4将坐垫I从底座3的坐垫槽303内 支起,然后将坐垫I的限位凸台101插入靠背2的卡槽201内。当成人座椅使用时,直接将 坐垫I放在底座3的坐垫槽303内即可,十分方便。而对于图5和图6所示的实施例中,当 支柱4通过滑块滑动至竖向位置后,还可以将传动螺杆抵靠至滑块,从而将支柱4限定在竖 向位置。在成人使用时,可以将传动螺杆传动远离滑块,从而使支柱4能够旋至水平位置, 进而带动坐垫I回到底座3的坐垫槽303内。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 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 润饰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集成式汽车儿童安全座椅,其特征在于,包括坐垫(1),底座(3),底座(3)上设有与坐垫(1)相适配的坐垫槽(303);支撑部件,设置在所述坐垫(1)与底座(3)的坐垫槽(303)之间,用于将坐垫(1)从底座(3)的坐垫槽(303)内向上支起至预定高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集成式汽车儿童安全座椅,其特征在于,包括 坐垫(1), 底座(3),底座(3)上设有与坐垫(I)相适配的坐垫槽(303); 支撑部件,设置在所述坐垫(I)与底座(3 )的坐垫槽(303 )之间,用于将坐垫(I)从底座(3)的坐垫槽(303)内向上支起至预定高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式汽车儿童安全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件包括支柱(4,4’),所述坐垫(I)在其底部具有带滑块的第一滑槽(102,102’),所述底座(3)的坐垫槽(303 )内具有带滑块的第二滑槽(302,302 ’),支柱两端分别与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内的滑块枢转连接,通过滑块沿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滑动,使得支柱可在竖向位置和水平位置之间转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成式汽车儿童安全座椅,其特征在于,在第一滑槽和/或第二滑槽内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丽金玉明李莉刘强杨安志赵福全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杭州分公司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