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移动平台机构,尤其是一种免调试高精度移动平台机构,其包括工作平台、滚珠丝杠、螺母座、丝杠螺母套,所述滚珠丝杠和所述丝杠螺母套之间为螺纹联接,所述丝杠螺母套的外表面与所述螺母座的内表面固定连接在一起,其不同之处在于:丝杠螺母套的前端设置有倒L形结构的前角形调整架,丝杠螺母套的后端设置有倒L形结构的后角形调整架,所述前角形调整架、后角形调整架的短直角面分别与工作平台的下平面相连接,前角形调整架、后角形调整架的长直角面上均设置有长腰圆孔,前角形调整架的长直角面与螺母座的前端面直接连接,后角形调整架的长直角面与螺母座的后端面直接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精度高且作业时不需调试。(*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免调试高精度移动平台机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移动平台机构,尤其是一种免调试高精度移动平台机构。
技术介绍
传统移动平台机构纵轴方向的组成结构,包括前轴承座及轴承组件、后轴承座及 轴承组件,滚珠丝杠支承固定在机床体上,直线导轨安装在滚珠丝杠的两侧作为高精度导 向,电机减速机组件连接滚珠丝杠,带动滚珠丝杠作螺旋运动,丝杠螺母套无间隙地套在滚 珠丝杠上,将丝杠的旋转运动转变为直线运动,并通过螺母座带动龙门架(或工作平台)作 纵向移动,内六角螺钉将龙门架(或工作平台)与螺母座联接在一起,内六角螺钉将螺母座 与丝杠螺母套联接在一起,如图7、图8和图9所示。由于滚珠丝杠传动的精度非常高,要 求相关的零部件的制作精度也要非常高,由于各零件在制作中总是存在一定的误差,加之 安装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误差,总之我们将各种误差加在一起,称之为综合积累误差。由于 有综合积累误差的存在,我们在螺母座的上平面与龙门架(或工作平台)的下平面之间事先 预先留有一间隙,综合积累误差集中反映到这个间隙上,间隙的大小是个不定因素,每台机 床上是不相同的,即使同一台机床上,前后两次安装也不一样,在安装的最后用垫片来填充 这一间隙。严格地说垫片厚度是不可能完全与间隙相等,最后导致的结果便是滚珠丝杠与 螺母套之间在运动中出现卡阻现象,严重时导致卡死不能动。正常时,不产生力拉力或压 力;垫片厚度大于或小于间隙时,均产生向上的拉力或向下的压力。拉力或者压力的存在会 加剧滚珠丝杠的磨损,很大程度上缩短了丝杠的使用寿命,最终导致整个机床性能指标下 降。以上结构的问题便是1、难调整,生产效率低,特别是双轴甚至多轴,三维多维以及大型 的机床更加难以调整;2、设备使用寿命短,性能差,由于拉力或压力的存在导致了摩擦力增 大,使设备耗能增大,寿命缩短,性能变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免调试高精度移动平台机 构,精度高且作业时不需调试。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免调试高精度移动平台机构,其 包括工作平台、滚珠丝杠、螺母座、丝杠螺母套,所述滚珠丝杠和所述丝杠螺母套之间为螺 纹联接,所述丝杠螺母套的外表面与所述螺母座的内表面固定连接在一起,其不同之处在 于丝杠螺母套的前端设置有倒L形结构的前角形调整架,丝杠螺母套的后端设置有倒L形 结构的后角形调整架,所述前角形调整架、后角形调整架的短直角面分别与工作平台的下 平面相连接,前角形调整架、后角形调整架的长直角面上均设置有长腰圆孔,前角形调整架 的长直角面与螺母座的前端面直接连接,后角形调整架的长直角面与螺母座的后端面直接 连接。对比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特点如下I)、该免调试高精度移动平台机构,免调试、精度高、生产效率高;2)、该免调试高精度移动平台机构,螺母座的上平面和工作平台的下平面之间不存在间隙误差,性能好、使用寿命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整体结构俯视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部分结构主视图;图3为图2的A-A剖视图;图4为图2的B-B剖视图;图5为图2的E向放大视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前角形调整架立体结构图;图7为传统机床整体结构俯视图;图8为图9的B-B剖视图;图9为图8的A-A剖视图;其中1_机床体、2-前轴承座及轴承组件、3-工作平台、4-直线导轨、5-后轴承座及轴承组件、6-电机减速机组件、7-滚珠丝杠、8-丝杠螺母套、9-螺母座、10-内六角螺母、 11-前角形调整架、12-后角形调整架、13-长腰圆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请参考图1、图2、图3、图4、图5和图6,本技术免调试高精度移动平台机构, 其包括工作平台3、滚珠丝杠7、螺母座9、丝杠螺母套8,所述滚珠丝杠7和所述丝杠螺母套 8之间为螺纹联接,所述丝杠螺母套8的外表面与所述螺母座9的内表面固定连接在一起, 丝杠螺母套8的前端设置有倒L形结构的前角形调整架11,丝杠螺母套8的后端设置有倒 L形结构的后角形调整架12,所述前角形调整架11、后角形调整架12的短直角面分别与工作平台3的下平面相连接,前角形调整架11、后角形调整架12的长直角面上均设置有长腰圆孔13,前角形调整架11的长直角面与螺母座9的前端面直接连接,后角形调整架12的长直角面与螺母座9的后端面直接连接。本技术实施例中,在丝杠螺母套8的前、后两端设置了前角形调整架11和后角形调整架12,前角形调整架11、后角形调整架12的结构相同。两个角形调整架的短直角面与工作平台3的下平面直接联接。两个长直角面与螺母座9的前后端面直接联接,与螺母座9合为一体。由于在长直角面上开有长腰圆孔13,综合积累误差,通过长腰圆孔13完全消除掉了,工作平台3与滚珠丝杠7的联接完全处在一种自由态上的正常联接,不需要做任何调整,也不会产生拉力或压力,对于有双轴、多轴多维(滚珠丝杠)复杂的大型设备,这种结构尤为实用。本技术实施例中,将滚珠丝杠7及丝杠螺母套8装到床体上,将螺母座9固定在丝杠螺母套8上,将后角形调整架12的长直角面贴紧螺母座9的后端面,先用螺栓联接工作平台3的下平面和后角形调整架12的短直角面,再通过后角形调整架12的长腰圆孔 13用螺栓将后角形调整架12与螺母座9联接。用同样的方法将前角形调整架11与工作平台3以及螺母座9联接好,安装完成。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技术所做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技术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技术所属的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免调试高精度移动平台机构,其包括工作平台、滚珠丝杠、螺母座、丝杠螺母套,所述滚珠丝杠和所述丝杠螺母套之间为螺纹联接,所述丝杠螺母套的外表面与所述螺母座的内表面固定连接在一起,其特征在于:丝杠螺母套的前端设置有倒L形结构的前角形调整架,丝杠螺母套的后端设置有倒L形结构的后角形调整架,所述前角形调整架、后角形调整架的短直角面分别与工作平台的下平面相连接,前角形调整架、后角形调整架的长直角面上均设置有长腰圆孔,前角形调整架的长直角面与螺母座的前端面直接连接,后角形调整架的长直角面与螺母座的后端面直接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免调试高精度移动平台机构,其包括工作平台、滚珠丝杠、螺母座、丝杠螺母套,所述滚珠丝杠和所述丝杠螺母套之间为螺纹联接,所述丝杠螺母套的外表面与所述螺母座的内表面固定连接在一起,其特征在于丝杠螺母套的前端设置有倒L形结构的前角形调整架,丝杠螺母套的后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义红,易光纯,张勇,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新特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