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自由度位置姿态全解耦可调夹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52862 阅读:2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21 19: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六自由度位置姿态全解耦可调夹具,从相对运动角度,通过增强工件及其夹具的姿态变动范围以补偿动平台姿态,解决了并联机床动平台姿态实现能力不足的问题。本夹具包括x轴移转动总成、y轴移转动总成和z轴移转动总成三部分,以螺旋传动和凹、凸燕尾结构形成移动运动,以蜗杆传动和轴、孔间隙配合结构形成转动运动,通过移动导路方向和转动轴平行以及移动导路方向和转动轴垂直这两类移、转动双副构件的结构创新和配套安装,实现本夹具沿x,y,z三轴和绕x,y,z三轴的移、转动。本夹具空间布局合理紧凑,驱动具有逆行程自锁特性,定位精确且夹紧牢靠;既可手动调整亦可采用伺服电机驱动其主动件再辅以软件编程实现其精确调整。(*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并联机床工艺系统,尤其涉及一种六自由度位置姿态可调夹具。
技术介绍
将动平台和静平台通过至少两个独立的运动链并联连接即可构成并联机构(Parallel Mechanism),一般并联机构具有至少两个自由度。由于并联机构与串联开链机构(或串联机器人)在结构和性能上的对偶关系,使它们在应用上不是替代作用而是互补关系。串联开链机构(或串联机器人)因其执行头具有灵活的姿态在工业界已获得广泛应用,而并联机构则以其累积误差小输出精度高、结构刚度大承载能力强以及动态惯量低等优点,始终吸引着世界各国学术界和工业界的研究和重视。现有研究发现,并联机构动平台姿态实现能力不及串联开链机构,也使其作为并联机床应用时实现空间曲面等的加工能力受到限制,迄今也没有找到解决这一瓶颈问题的有效办法。按照相对运动原理,当并联机床动平台(刀具)姿态实现能力有限时,若增强被加工工件的姿态实现能力,同样可以达到扩展动平台(刀具)姿态实现能力的目的。目前有关可调夹具设计,尚没有完全解决被加工工件在空间3位置参数和3姿态参数(亦即全部位姿参数)可调功能实现问题。如,中国专利CN201036834Y公开了一种“三维可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六自由度位置姿态全解耦可调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具具有六个自由度,被加工工件固定在夹具上,夹具包括相连接的实现沿x、y、z三轴移动和绕x、y、z三轴转动的三个分总成,分别为x轴移转动总成、y轴移转动总成和z轴移转动总成。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洪肖平许德章张海涛蒋璇吴忠义王治平胡静丽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工程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