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大型卧式加工中心的可交换工作台站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52863 阅读:2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21 19: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大型卧式加工中心的可交换工作台站结构,包括底座、装在底座上的滑台和装在滑台上的工作台,底座和滑台之间靠右部装有滑台电机,滑台电机装在底座上出轴上连接有滑台驱动齿轮,滑台下面装有齿条,滑台驱动齿轮和齿条相会对应并且相互啮合,所述底座中间和左端装有滑台限位开关,滑台左端装有工作台驱动电机,所述工作台驱动电机出轴向上且连接有主动链轮,滑台右端装有从动链轮,所述主动链轮和从动链轮通过链条传动,链条安装有驱动杆,驱动杆另一端与工作台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用双层复合运动结构,不仅有效地解决了重载工作台大行程输送问题,还提高了机床的自动化程度,减少了辅助加工时间。(*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种用于大型卧式加工中心的可交换工作台站结构
本技术属机床夹具
,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大型卧式加工中心的可交换工作台站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汽车、内燃机、航空航天、造船、军工家电、通用机械、泵阀业、减速箱等行业的飞速发展和高速加工技术的不断进步,国内各相关行业对机床性能的整体要求也不断提高。这就使得机床行业的一些新产品在满足高刚性、高稳定性、强力切削等性能指标的同时,仍需具有较高的精度和自动化程度。就卧式加工中心而言,配置可交换工作台站就可实现对大型工件工位交换,减少的辅助加工时间,提高自动化程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大型卧式加工中心的可交换工作台站结构,可方便的交换工作台上部的可拆卸结构,有效地降低了重载工作台的频繁交换的成本、以及大行程的输送问题,提高了机床的自动化程度。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用于大型卧式加工中心的可交换工作台站结构,包括底座、装在底座上的滑台和装在滑台上的工作台,所述底座和滑台之间靠右部装有滑台电机,所述滑台电机装在底座上出轴上连接有滑台驱动齿轮, 所述滑台下面装有齿条,所述滑台驱动齿轮和齿条相会对应并且相互啮合,所述底座中间和左端装有滑台限位开关,所述滑台左端装有工作台驱动电机,所述工作台驱动电机出轴向上且连接有主动链轮,所述滑台右端装有从动链轮,所述主动链轮和从动链轮通过链条传动,所述链条安装有驱动杆,所述驱动杆另一端与工作台固定连接。所述工作台驱动电机通过电机安装板由螺栓连接方式固定在滑台左端。所述滑台上面左端处装有无触点开关。所述在工作台上面对应驱动杆的位置安装有左端限位信号开关、左部工位信号开关和右端限位信号开关。有益效果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本技术使用双层复合运动结构,分为上层结构和下层结构。通过优化设计,不仅有效地解决了重载工作台大行程输送问题,还提高了机床的自动化程度。本技术节约空间,运行稳定,维修方便,还提高了机床自动化程度和机械加工效率,减少了辅助加工时间,并为数控机床自动化程度提供了有效的保障。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的中间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技术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技术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如图I和图2所示,一种用于大型卧式加工中心的可交换工作台站结构,包括底座 I、装在底座I上的滑台6和装在滑台6上的工作台8,所述底座I和滑台6之间靠右部装有滑台电机2,所述滑台电机2装在底座上出轴上连接有滑台驱动齿轮3,所述滑台6下面装有齿条4,所述滑台驱动齿轮3和齿条4相会对应并且相互啮合,所述底座I中间和左端装有滑台限位开关12,所述滑台6左端装有工作台驱动电机11,所述工作台驱动电机11出轴向上且连接有主动链轮9,所述滑台6右端装有从动链轮5,所述主动链轮9和从动链轮 5通过链条7传动,所述链条7安装有驱动杆10,所述驱动杆10另一端与工作台8固定连接。所述工作台驱动电机11通过电机安装板14由螺栓连接方式固定在滑台6左端。所述滑台6上面左端处装有无触点开关15。所述在工作台8上面对应驱动杆10的位置安装有左端限位信号开关17,左工位信号开关18和右端限位信号开关13以及加减速信号开关16。在实际使用时本技术为双工位可交换工作台站结构,此结构在一台卧式加工中心机床上有两套,分为A站和B站,A站上为工作台A,B站上为工作台B。当工作台A和工作台B均在交换待机位时,信号显示A站和B站上均有工作台。当工作台A准备交换,工作台B待机位时,A站滑台电机2给电,驱动滑台6运行, 滑台限位开关12到位后,滑台6停止,然后工作台驱动电机11给电,链条7和驱动杆10带动工作台A运行,驱动杆10触及左端限位信号开关17链条停止,工作台A进入交换夹紧区, 工作台A夹紧后,下达指令信号,驱动杆10运行到左工位信号开关18停止,工作台A离开交换区,滑台电机2给电反转,滑台6回到零点,交换完成。此时信号显示B站有工作台。当工作台B准备交换,工作台A需要返回待机位时,A站滑台电机2给电,驱动滑台到达交换区,然后工作台驱动电机11给电反转,驱动杆10触及右端限位信号开关13后, 滑台电机2给电反转,驱动滑台6回到零点。B站开始工作,运行过程同A站。本技术采用模块化的设计,不仅为机床自动化程度提供了行之有效的保障, 也使后续安装、调试、维护等工作变得简单、方便,不仅大幅缩短了辅助加工时间,更提高了机床自动化程度和机械加工效率。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大型卧式加工中心的可交换工作台站结构,包括底座(I)、装在底座(I)上的滑台(6)和装在滑台(6)上的工作台(8),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I)和滑台(6)之间的右部装有滑台电机(2),所述滑台电机(2)的出轴连接有滑台驱动齿轮(3),所述滑台(6)下面装有齿条(4),所述滑台驱动齿轮(3)和齿条(4)相会对应并且相互啮合,所述底座(I)中间的左端装有滑台限位开关(12),所述滑台(6)左端装有工作台驱动电机(11),所述工作台驱动电机(11)出轴向上且连接有主动链轮(9 ),所述滑台(6 )右端装有从动链轮(5 ),所述主动链轮(9)和从动链轮(5)通过链条(7)传动,所述链条(7)安装有驱动杆(10),所述驱动杆(10)另一端与工作台(8)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用于大型卧式加工中心的可交换工作台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驱动电机(11)通过电机安装板(14)由螺栓连接方式固定在滑台(6)左端。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用于大型卧式加工中心的可交换工作台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台(6 )上面左端处装有无触点开关(15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用于大型卧式加工中心的可交换工作台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8)上面对应驱动杆(10)的位置安装有左端限位信号开关(17)、左部工位信号开关(18)和右端限位信号开关(13)。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大型卧式加工中心的可交换工作台站结构,包括底座、装在底座上的滑台和装在滑台上的工作台,底座和滑台之间靠右部装有滑台电机,滑台电机装在底座上出轴上连接有滑台驱动齿轮,滑台下面装有齿条,滑台驱动齿轮和齿条相会对应并且相互啮合,所述底座中间和左端装有滑台限位开关,滑台左端装有工作台驱动电机,所述工作台驱动电机出轴向上且连接有主动链轮,滑台右端装有从动链轮,所述主动链轮和从动链轮通过链条传动,链条安装有驱动杆,驱动杆另一端与工作台固定连接。本技术使用双层复合运动结构,不仅有效地解决了重载工作台大行程输送问题,还提高了机床的自动化程度,减少了辅助加工时间。文档编号B23Q1/64GK202742049SQ20122037705公开日2013年2月20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31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31日专利技术者刘卫星, 梁云志, 吴宗阳, 陈小光, 张媛媛 申请人:宁波海天精工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大型卧式加工中心的可交换工作台站结构,包括底座(1)、装在底座(1)上的滑台(6)和装在滑台(6)上的工作台(8),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和滑台(6)之间的右部装有滑台电机(2),所述滑台电机(2)的出轴连接有滑台驱动齿轮(3),所述滑台(6)下面装有齿条(4),所述滑台驱动齿轮(3)和齿条(4)相会对应并且相互啮合,所述底座(1)中间的左端装有滑台限位开关(12),所述滑台(6)左端装有工作台驱动电机(11),所述工作台驱动电机(11)出轴向上且连接有主动链轮(9),所述滑台(6)右端装有从动链轮(5),所述主动链轮(9)和从动链轮(5)通过链条(7)传动,所述链条(7)安装有驱动杆(10),所述驱动杆(10)另一端与工作台(8)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卫星梁云志吴宗阳陈小光张媛媛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海天精工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