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动机加工工作台,两个第一引导轮及两个第二引导轮与台架转动连接,且分别通过第一转轴及第二转轴连接;第一驱动装置通过第一齿轮副与第一转轴连接,第二驱动装置通过第二齿轮副与第二转轴连接;转动部包括下定心座、上定心座、轴承、定心轴、支撑板、压注油杯,下定心座通过轴承与上定心座转动连接,下定心座、上定心座及轴承形成腔体,定心轴收容于腔体内,支撑板固定于上定心座上,压注油杯穿设于支撑板并与腔体连通;旋转台固定于支撑板上;多个托轮设于台架上,旋转台的一端面抵接于多个托轮上。在生产流水线上,发动机加工工作台不仅可以装载发动机往复于不同工位,还可以对发动机进行旋转,适合体积大、重量重的发动机的生产加工。(*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一种发动机加工工作台,两个第一引导轮及两个第二引导轮与台架转动连接,且分别通过第一转轴及第二转轴连接;第一驱动装置通过第一齿轮副与第一转轴连接,第二驱动装置通过第二齿轮副与第二转轴连接;转动部包括下定心座、上定心座、轴承、定心轴、支撑板、压注油杯,下定心座通过轴承与上定心座转动连接,下定心座、上定心座及轴承形成腔体,定心轴收容于腔体内,支撑板固定于上定心座上,压注油杯穿设于支撑板并与腔体连通;旋转台固定于支撑板上;多个托轮设于台架上,旋转台的一端面抵接于多个托轮上。在生产流水线上,发动机加工工作台不仅可以装载发动机往复于不同工位,还可以对发动机进行旋转,适合体积大、重量重的发动机的生产加工。【专利说明】发动机加工工作台
本技术涉及一种工作台,特别是涉及一种发动机加工工作台。
技术介绍
发动机是汽车上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一种能够把其它形式的能量转化为机械能的机器。在发动机加工生产企业,发动机需要通过多道复杂的工序,经过多个工位的流水线作业才能被制造完成。 由于发动机的体积较大,重量较重,一般的生产流水线很难承受如此大的负载。同时,还需要从各个不同位置对发动机进行生产加工,而一般的生产流水线是直线流动式,并不能实现对发动机的旋转操作。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情况,有必要提供一种适合发动机生产加工的发动机加工工作台。 一种发动机加工工作台,包括: 台架; 两个第一引导轮、两个第二引导轮、第一转轴、第二转轴,两个所述第一引导轮及两个所述第二引导轮与所述台架转动连接,两个所述第一引导轮通过所述第一转轴连接,两个所述第二引导轮通过所述第二转轴连接,所述第一转轴的轴线与所述第二转轴的轴线相互平行; 第一驱动装置、第二驱动装置、第一齿轮副、第二齿轮副,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及所述第二驱动装置安装于所述台架上,所述第一驱动装置通过所述第一齿轮副与所述第一转轴连接,所述第二驱动装置通过所述第二齿轮副与所述第二转轴连接; 转动部,安装于所述台架上,包括下定心座、上定心座、轴承、定心轴、支撑板、压注油杯,所述下定心座通过所述轴承与所述上定心座转动连接,所述下定心座、上定心座及轴承形成一中空腔体,所述定心轴收容于所述腔体内,所述支撑板固定于所述上定心座上,所述压注油杯穿设于所述支撑板并与所述腔体连通; 旋转台,所述旋转台固定于所述支撑板上; 多个托轮,设于所述台架上,所述旋转台的一端面抵接于多个所述托轮上,多个所述托轮形成环形阵列。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及所述第二驱动装置均为电动机。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压注油杯为旋盖式压注油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旋转台为圆盘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轴承为推力轴承。 第一驱动装置及第二驱动装置同时启动工作,第一驱动装置通过第一齿轮副带动第一转轴转动,第一转轴进一步带动分别位于其两端的两个第一引导轮转动,第二驱动装置通过第二齿轮副带动第二转轴转动,第二转轴进一步带动分别位于其两端的两个第二引导轮转动。两个第一引导轮及两个第二引导轮架设于平行的直线轨道上,以使得整个发动机加工工作台可沿着轨道来回运动,进而使得发动机加工工作台可以运动至不同的工位上。 发动机加工工作台采用双电机四轮驱动,增加了整部机器的动力性能,可以运载位于其上的发动机在不同工位之间运行自如。 在此,设计了多个托轮,一方面,多个托轮起到了支撑旋转台的作用,减少了转动部的负载;另一方面,旋转台可沿多个托轮旋转,使得旋转台旋转更加顺畅。设置旋转台,目的是方便不同工位的工人对不同部位的发动机进行加工。 在发动机生产流水线上,发动机加工工作台不仅可以装载发动机来回运动于不同工位,还可以对发动机进行旋转,以实现不同工位、不同机器部位的加工装配,适合此类体积大、重量重的发动机的生产加工。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为本技术一较优实施例的发动机加工工作台的主视图; 图2为图1所示的发动机加工工作台的俯视图; 图3为图1所示的发动机加工工作台的转动部的示意图; 图4为图1所示的发动机加工工作台的旋转台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其为本技术一较优实施例的发动机加工工作台10的主视图。请一并参阅图2,其为图1所示的发动机加工工作台10的俯视图。 发动机加工工作台10包括:台架100、两个第一引导轮210、两个第二引导轮220、第一转轴230、第二转轴240、第一驱动装置310、第二驱动装置320、第一齿轮副330、第二齿轮副340、转动部400、旋转台500及多个托轮600。 请再次参阅图2,两个第一引导轮210及两个第二引导轮220与台架100转动连接,两个第一引导轮210通过第一转轴230连接,两个第二引导轮220通过第二转轴240连接,并且,第一转轴230的轴线与第二转轴240的轴线相互平行。在本实施例中,台架100为四方形框架结构,两个第一引导轮210及两个第二引导轮220分别位于台架100的四个边角位置。 第一驱动装置310及第二驱动装置320安装于台架100上,第一驱动装置310通过第一齿轮副330与第一转轴230连接,第二驱动装置320通过第二齿轮副340与第二转轴240连接。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驱动装置310及第二驱动装置320均为电动机,且可以正转及反转。 第一驱动装置310及第二驱动装置320同时启动工作,第一驱动装置310通过第一齿轮副330带动第一转轴230转动,第一转轴230进一步带动分别位于其两端的两个第一引导轮210转动,第二驱动装置320通过第二齿轮副340带动第二转轴240转动,第二转轴240进一步带动分别位于其两端的两个第二引导轮220转动。进一步的,两个第一引导轮210及两个第二引导轮220架设于平行的直线轨道上,以使得整个发动机加工工作台10可沿着轨道来回运动,进而使得发动机加工工作台10可以运动至不同的工位上。 要特别说明的是,发动机加工工作台10采用双电机四轮驱动,增加了整部机器的动力性能,可以运载位于其上的发动机在不同工位之间运行自如。 如图3所示,其为图1所示的发动机加工工作台10的转动部400的示意图。转动部400安装于台架100上,转动部400包括下定心座410、上定心座420、轴承430、定心轴440、支撑板450及压注油杯460。下定心座410通过轴承430与上定心座420转动连接,下定心座410、上定心座420及轴承430形成一中空腔体470。定心轴440收容于腔体470内,支撑板450固定于上定心座420上并将腔体470密封,压注油杯460穿设于支撑板450并与腔体470连通。压注油杯460用于向腔体470内注入润滑油,以减小腔体470内的各个连接部件之间的摩擦力,使得整个转动部400转动顺畅。在本实施例中,压注油杯460为旋盖式压注油杯,轴承430为推力轴承。 请参阅图4,旋转台500固定于支撑板450上,多个托轮600设于台架100上,旋转台500的一端面抵接于多个托轮600上,多个托轮600形成环形阵列。 工人手动转动旋转台500,使得旋转台500可以通过转动部400绕台架100旋转。具体的,旋转台500带动支撑板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发动机加工工作台,其特征在于,包括:台架;两个第一引导轮、两个第二引导轮、第一转轴、第二转轴,两个所述第一引导轮及两个所述第二引导轮与所述台架转动连接,两个所述第一引导轮通过所述第一转轴连接,两个所述第二引导轮通过所述第二转轴连接,所述第一转轴的轴线与所述第二转轴的轴线相互平行;第一驱动装置、第二驱动装置、第一齿轮副、第二齿轮副,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及所述第二驱动装置安装于所述台架上,所述第一驱动装置通过所述第一齿轮副与所述第一转轴连接,所述第二驱动装置通过所述第二齿轮副与所述第二转轴连接;转动部,安装于所述台架上,包括下定心座、上定心座、轴承、定心轴、支撑板、压注油杯,所述下定心座通过所述轴承与所述上定心座转动连接,所述下定心座、上定心座及轴承形成一中空腔体,所述定心轴收容于所述腔体内,所述支撑板固定于所述上定心座上,所述压注油杯穿设于所述支撑板并与所述腔体连通;旋转台,所述旋转台固定于所述支撑板上;多个托轮,设于所述台架上,所述旋转台的一端面抵接于多个所述托轮上,多个所述托轮形成环形阵列。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建平,
申请(专利权)人:徐建平,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