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全自动数控双头镗床系统,包括依次布置的管件弯曲度检测装置、自动上料装置、双头镗床和自动下料机构,通过自动检测、自动上料、自动精镗、自动下料,一系列配合,将传统的手工操作改为全自动操作,大大提高了加工效率,也提高了数控双头镗床的加工利用率。(*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ー种加工管件的双头镗床,具体涉及ー种自动上下料的全自动数控双头键床系统。
技术介绍
在加工施工升降机标准节的主弦管时需要对其内管壁进行加工处理,通常是加工两端的内管壁,常用的加工设备是数控镗床。由于加工件是管件,并且只需加工其两个端头,于是出现了专用于加工主弦管的双头镗床,加工效率相对于单头镗床提高了不少。但是,针对管件加工的数控双头镗床,每ー根钢管进行加工时都需要人工送料下料,费时费力,而且人工上下料会浪费大量的时间,无法将数控双头镗床的加工效率最大化。再者,针对管件加工吋,往往需要检测被加工管件的弯曲度,现目前采用单独的设备进行弯曲度检测,检测完成后需要将检验合格的管件转运到双头镗床处进行加工,不仅费时费力,而且会严重影响双头镗床的加工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全自动数控双头镗床系统,能够自动实现被加工管件的上料和下料,大大提高其加工的效率。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全自动数控双头镗床系统,包括依次布置的管件弯曲度检测装置、自动上料装置、双头镗床和自动下料机构,所述管件弯曲度检测装置包括翻转检测机构、控制电路和不合格品翻转机构,所述翻转检测机构包括直角支撑部和纵向设置于直角支撑部两块侧板的两组检测头,且每组检测头设置至少3个;所述的两组检测头均与控制电路连接;所述控制电路的输出分别与翻转检测机构和不合格品翻转机构连接;所述自动上料装置包括支架,所述支架上设有推送料架气缸和滑座,所述滑座上设有送料架,所述送料架与推送料架气缸的活塞杆固定连接,所述送料架上固定连接了进料托架和推料气缸,所述推料气缸的活塞杆端部固定了推料头;所述自动下料机构包括下料支架,所述下料支架上设有支撑管件的下料托架,所述下料托架转动连接在下料支架上,所述下料支架上固定有下料气缸,下料气缸的顶杆固定在托架上;所述直角支撑部与进料托架通过翻转检测机构连接。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吋,将待测的管件放置于直角支撑部上,开始进行检测,两组检测头将检测到的信号传递给控制电路,控制电路接收到每个检测头的信号后,按照预先设定的程序,如果每个检测头输出的信号均满足要求,则控制电路将输出ー个控制信号给翻转检测机构,将管件翻入进料托架,等待加工;如果两组中有一个检测头或多个检测头输出的信号不满足要求,则控制电路将输出ー个控制信号给不合格品翻转机构,使不合格品翻转机构翻转,从而将管件落入不合格品区,完成管件的检测操作。经过检验合格的管件会等待加工,通过推送料架气缸带动送料架进给,送料架带着推料气缸以及进料托架一起进给;当推送料架气缸到达最大进给行程后,推料气缸再启动,其活塞杆端部固定的推料头将待加工件送入数控双头镗床。加工完成的管件,被下ー个待加工的管件顶出双头镗床,进入下料托架之上,通过下料气缸的顶托,将下料托架顶升,由于エ件为圆钢,随着下料托架顶升而自动滚落,实现了自动下料的功能。本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将传统的手工操作改为全自动操作,大大提高了加工效率,也提高了数控双头镗床的加工利用率。进ー步,所述检测头为接触式传感器,每组检测头设置3个。采用接触式传感器,不仅能够将其与管壁接触点的信息准确传递给控制电路,而且接触式传感器工作原理非常简单,成本也低,可以满足企业大批量的生产需求。将每组检测头设置3个,充分利用了三点ー线的原理,不仅保证了检测的准确性,而且,操作起来非常简单,成本也低,具有非常好的实用性。进ー步,所述滑座至少为2个,沿送料的直线方向设置。为了保持进料阶段各个部件的稳定,设置至少两个滑座进行限位。进ー步,所述管件弯曲度检测装置、自动上料装置、双头镗床和自动下料机构的控制按钮布置在双头镗床的控制面板上。将各个装置的控制按钮统一布置在双头镗床的控制面板上,能够便于操作者进行操作。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ー步详细的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管件弯曲度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直角支撑部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全自动数控双头镗床系统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中自动下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技术全自动数控双头镗床系统,包括依次布置的管件弯曲度检测装置、自动上料装置2、双头镗床3和自动下料机构4,如图1和图2所示,管件弯曲度检测装置包括翻转检测机构12、控制电路和不合格品翻转机构11 ;翻转检测机构12包括直角支撑部13和纵向设置于直角支撑部13两块侧板的两组检测头14,且每组检测头14设置3个;检测头14为接触式传感器;两组检测头14均与控制电路连接;控制电路的输出分别与翻转检测机构12和不合格品翻转机构11连接。待测的管件5放置于直角支撑部13上,开始进行检测,检测头14将检测到的信号传递给控制电路,控制电路接收到检测头14的信号后,按照预先设定的程序,如果检测头14输出的信号均满足要求,则控制电路输出一个控制信号给翻转检测机构12和不合格品翻转机构11,使翻转检测机构12自动翻转,使不合格品翻转机构11不翻转,并且从而将管件5翻入进料托架25 ;如果两组中有ー个检测头14或多个检测头14输出的信号不满足要求,则控制电路将输出ー个控制信号给翻转检测机构12和不合格品翻转机构11,使翻转检测机构12翻转同时操作不合格品翻转机构11翻转,打开不合格品翻转机构11控制的翻版,从而将管件5落入不合格品区,完成管件5的检测操作。如图3所示,自动上料装置2包括“门”字形的支架21,在支架21的顶部沿直线进给方向固定了ー个推送料架气缸22和两个沿送料的直线方向布置滑座23,滑座23上安装了ー个送料架24,送料架24与推送料架气缸22的活塞杆221固定连接,所述送料架24上固定连接了进料托架25和推料气缸26,所述推料气缸26的活塞杆端部固定了推料头261。[0021 ] 由于推送料架气缸22固定在支架21上,送料架24通过滑座23也固定在支架21上,且送料架24与推送料架气缸22的活塞杆221固定连接。通过推送料架气缸22的活塞杆221的直线往复运动,带动送料架24直线往复运动。再者,由于推料气缸26和进料托架25固定在送料架24上,随着送料架24 —起做直线往复运动。上料吋,经过弯曲度检测的管件5通过合格品翻转机构11翻滚到进料托架25的滚轮251上,通过推送料架气缸22带动送料架24进给,送料架24带着推料气缸26以及进料托架25 —起进给;当推送料架气缸22到达最大进给行程后,推料气缸26再启动,其活塞杆端部固定的推料头261将管件5送入双头镗床3的夹持通道31内。如图4所示,自动下料机构4包括下料支架41,所述下料支架41上设有支撑管件5的下料托架42,所述下料托架42转动连接在下料支架41上,所述下料支架41上固定有下料气缸43,下料气缸43的顶杆固定在下料托架42上。所述下料支架41倾斜设置,其下方设置有成品料框。双头镗床3的下料端设置了自动下料机构4,加工后的管件5被下ー个待加工的管件5顶出双头镗床3的夹持通道31,的进入下料托架42之上,通过下料气缸43的顶托,将下料托架42顶升,由于管件5为圆钢,随着下料托架2顶升而自动滚落在成品料框内,实现了自动下料的功能。以上所述的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全自动数控双头镗床系统,包括依次布置的管件弯曲度检测装置、自动上料装置、双头镗床和自动下料机构,其特征是:所述管件弯曲度检测装置包括翻转检测机构、控制电路和不合格品翻转机构,所述翻转检测机构包括直角支撑部和纵向设置于直角支撑部两块侧板的两组检测头,且每组检测头设置至少3个;所述的两组检测头均与控制电路连接;所述控制电路的输出分别与翻转检测机构和不合格品翻转机构连接;所述自动上料装置包括支架,所述支架上设有推送料架气缸和滑座,所述滑座上设有送料架,所述送料架与推送料架气缸的活塞杆固定连接,所述送料架上固定连接了进料托架和推料气缸,所述推料气缸的活塞杆端部固定了推料头;所述自动下料机构包括下料支架,所述下料支架上设有支撑管件的托架,所述托架转动连接在下料支架上,所述下料支架上固定有气缸,气缸的顶杆固定在托架上;所述直角支撑部与进料托架通过翻转检测机构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全自动数控双头镗床系统,包括依次布置的管件弯曲度检测装置、自动上料装置、双头镗床和自动下料机构,其特征是 所述管件弯曲度检测装置包括翻转检测机构、控制电路和不合格品翻转机构,所述翻转检测机构包括直角支撑部和纵向设置于直角支撑部两块侧板的两组检测头,且每组检测头设置至少3个;所述的两组检测头均与控制电路连接;所述控制电路的输出分别与翻转检测机构和不合格品翻转机构连接; 所述自动上料装置包括支架,所述支架上设有推送料架气缸和滑座,所述滑座上设有送料架,所述送料架与推送料架气缸的活塞杆固定连接,所述送料架上固定连接了进料托架和推料气缸,所述推料气缸的活塞杆端部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泽元,陈吉川,陈世教,刘传禄,陈武,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盈丰升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