轧辊轴承箱与供应油脂设备的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571477 阅读:1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14 13: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轧辊轴承箱与供应油脂设备的连接结构,它包括有与软管连接的供油嘴连接筒和与轴承箱连接的轴承箱连接筒,所述的供油嘴连接筒通过连接件与轴承箱连接筒连接;所述的供油嘴连接筒的内孔、连接件的内孔、轴承箱连接筒的内孔形成油脂通行的空腔,并且空腔中有钢球和弹簧组合形成的自密封系统,防止油脂外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结构简单,易操作,只需要人工将轴承箱连接筒装在轴承箱的注油孔上,将供油嘴连接筒与软管的供油嘴连接,启动供油泵就可以方便有效的供油,可以实现在线或者离线供油。2、供应润滑油的油泵压力可以增加到40Mpa,供油时间可减少到每个轴承箱半个小时。3、制作简单,便于推广应用。(*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连接结构,尤其涉及一种轧辊轴承箱与供应油脂设备的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一般热轧轧辊都使用4列或者6列圆柱或者圆锥辊子轴承,由于在使用中受环境限制,很少有在线供油的装置,而轧辊轴承箱的工作周期又较长,在使用中经常出现因缺乏润滑油脂,而导致轴承烧损或者卡死,造成生产停机或者生产事故,由此也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再则现有的轴承箱体积都较大,设计的油脂润滑孔较长,而且在进油端未设计相应的接口,供油时需要人工按着油嘴对轴承箱供油,这样使得提供油脂的压力不能太高,给离线或者在线供油带来较大的麻烦。现有的供油操作步骤为将供油泵打开,将供油软管头部接喷嘴,用人工将喷嘴对准轴承箱的供油口,待供油完毕后收回软管。现有供油方式的缺陷为1、当供油压力过大时,人工按油嘴造成劳动强度大;2、所供的油脂为硬质甘油,且轴承箱供油阻力较大,导致供油量有限;3、轧辊在使用中处于高温及水冷的环境,无法实现在线供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轧辊轴承箱与供应油脂设备的连接结构,能快速将轧辊轴承箱和供应油脂设备进行连接,达到为轧辊轴承箱提供润滑油脂的目的,并且可以实现在线供油。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轧辊轴承箱与供应油脂设备的连接结构,它包括有与软管连接的供油嘴连接筒和与轴承箱连接的轴承箱连接筒,所述的供油嘴连接筒通过连接件与轴承箱连接筒连接;所述的供油嘴连接筒的内孔、连接件的内孔、轴承箱连接筒的内孔形成油脂通行的空腔。按上述方案,所述的供油嘴连接筒上设有外螺纹和内螺纹,所述的轴承箱连接筒上设有外螺纹,所述的轴承箱上设有连接接口,所述的连接接口上设有与轴承箱连接筒上的外螺纹相适配的内螺纹。按上述方案,所述的连接件的内孔的直径比轴承箱连接筒的内孔的直径小;所述的轴承箱连接筒的内孔内设有自封闭机构;所述的自封闭机构包括自封闭珠和弹簧,所述的自封闭珠的直径比连接件的内孔的直径大;所述的弹簧的一端与自封闭珠连接,弹簧的另一端与轴承箱连接筒的端部固定连接,既保证固定弹簧,又不阻碍油脂从内孔通过。不供油时,自封闭珠堵住连接件的内孔。自封闭珠在后面弹簧的推动下顶住连接件的内孔,防止润滑油脂外泄,当润滑油脂从供油嘴连接筒的内孔进入时,在一定的压力条件下,将自封闭珠顶开,保证润滑油脂进入轴承箱连接筒,进而保证润滑油脂顺利进入轴承箱内。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结构简单,易操作,只需要人工将轴承箱连接筒装在轴承箱的注油孔上,将供油嘴连接筒与软管的供油嘴连接,启动供油泵就可以方便有效的供油,可以实现在线或者离线供油。2、供应润滑油的油泵压力可以增加到40Mpa,供油时间可减少到每个轴承箱半个小时。3、制作简单,便于推广应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结构框图。图2是轴承箱与连接结构的连接端口的放大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轴承箱连接筒,2、供油嘴连接筒,3、连接件,4、钢球,5、弹簧,6、轴承箱,7、连接接口,8、供油孔。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实施例。参见图1和图2,一种轧辊轴承箱与供应油脂设备的连接结构,它包括有与软管连接的供油嘴连接筒2和与轴承箱6连接的轴承箱连接筒1,所述的供油嘴连接筒2通过连接件3与轴承箱连接筒I连接;所述的供油嘴连接筒2的内孔、连接件3的内孔、轴承箱连接筒I的内孔形成油脂通行的空腔。为了便于供油嘴连接筒2与不同型号的软管连接,可以在供油嘴连接筒2上设外螺纹和内螺纹,为了便于轴承箱连接筒I与轴承箱6连接,可以在轴承箱连接筒I上设外螺纹,在轴承箱6上设连接接口 7,该连接接口 7上设有与轴承箱连接筒I上的外螺纹相适配的内螺纹,所述的连接接口 7与轴承箱6的供油孔8相连通。为了防止润滑油外泄,可以使连接件3的内孔的直径比轴承箱连接筒I的内孔的直径小;且在轴承箱连接筒I的内孔内设自封闭机构;所述的自封闭机构包括自封闭珠4和弹簧5,所述的自封闭珠4的直径比连接件3的内孔的直径大;所述的弹簧5的一端与自封闭珠4连接,弹簧5的另一端与轴承箱连接筒I连接。当不供油时,自封闭珠4堵住连接件3的内孔。本技术设有便于与供油软管连接的内螺纹和外螺纹,便于在轴承箱装拆的外螺纹,轴承箱连接筒I的内孔有自密封机构。自封闭珠4在后面弹簧5的推动下顶住连接件3的内孔,防止润滑油脂外泄,当润滑油脂从供油嘴连接筒2的内孔进入时,在一定的压力条件下,将自封闭珠4顶开,保证润滑油脂进入轴承箱连接筒I,进而保证润滑油脂顺利进入轴承箱6内。本实施例中,自封闭珠4可以为钢珠。连接件3可以为螺母。也可以直接将轴承箱连接筒I和供油嘴连接筒2,直接做成一个整体,只是在制作时将供油嘴连接筒2的内孔的直径做成比轴承箱连接筒I的内孔的直径小就行。技术的操作方法为1、将轴承箱6的供油孔8的进油端改为连接接口 7,将轴承箱连接筒I通过螺纹与轴承箱6的供油孔8相连通;2、将供油软管接合适接头接在供油嘴连接筒2上,启动供油泵,可实现在线或者离线供油。本技术应用情况专利实施时间2012. 06. 15至今专利实施地点武钢股份公司热轧总厂中厚板分厂轧钢车间专利实施效果经过改进后,轧机工作辊轴承润滑状况得到了改善。由于前期供应油脂量及实际润滑情况未知,导致工作辊轴承箱轴承烧损。改进后未出现此类轴承箱烧损事故,且每次润滑供油时间减少到每个轴承箱20分钟,并且满足润滑油脂量。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技术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利用上述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做出些许简单修改,等同变化或修饰,均落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轧辊轴承箱与供应油脂设备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与软管连接的供油嘴连接筒和与轴承箱连接的轴承箱连接筒,所述的供油嘴连接筒通过连接件与轴承箱连接筒连接;所述的供油嘴连接筒的内孔、连接件的内孔、轴承箱连接筒的内孔形成油脂通行的空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轧辊轴承箱与供应油脂设备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与软管连接的供油嘴连接筒和与轴承箱连接的轴承箱连接筒,所述的供油嘴连接筒通过连接件与轴承箱连接筒连接;所述的供油嘴连接筒的内孔、连接件的内孔、轴承箱连接筒的内孔形成油脂通行的空腔。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轧辊轴承箱与供应油脂设备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供油嘴连接筒上设有外螺纹和内螺纹,所述的轴承箱连接筒上设有外螺纹,所述的轴承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建宾闫桂杉张光新代元段东明汪蔚胡振义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钢铁集团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